大兵綠草三十天環法自駕游遊記之斯特拉斯堡、蘭斯(8)

0

   本節將介紹我們環法自駕游的最後一段—— 里昂至巴黎的旅行TIPS和遊歷集粹,主要內容有斯特拉斯堡和蘭斯的城市及景點介紹等。下圖是本段旅程路線圖。

   下面還是先從TIPS開始說起,後面再介紹斯特拉斯堡及蘭斯(科爾馬部分將在下節介紹)的見聞吧。

一、TIPS

1、先還是說說行程安排吧,也許細心的朋友已經看出來了,我們的環法自駕游行程安排總的來說有“前細後粗”、“前鬆後緊”的傾向,最開始從巴黎出來,到盧瓦爾河谷,這一段行程安排得比較細,百十來公里就到達城市和景點參觀,而盧瓦爾河谷到尼斯,一、兩百公里也會安排到一個城市或景點轉轉,到了從里昂至巴黎,上千公里,只安排了斯特拉斯堡和蘭斯兩個城市,這中間其實還是有許多城市,如第戎、南錫等城市應該是值得看一看的,但是時間沒有了,再就是前面做功課比較細,後面時間緊迫了,做得也粗了,總之我們在行程安排上是有不足的,希望以後準備環法遊的朋友們要吸取我們的教訓,要把總時間打足,這樣在後半程的安排上,可以把活動安排得更豐富多彩一些。
2、再就是想說說我們在車輛運行過程中出現一些故障的應對和處理。雖然現在汽車技術已經十分完善,但汽車作為一般機械設備,難免會出現一些故障,本人兩次國外租車自駕,都出現了輪胎壓力偏低,監測指示燈報警的情況,這也許是租車常遇到的問題吧。第一次遇到時,當即將車靠到路邊查看,發現輪胎壓力偏低,雖然報警指示燈亮了,但是,目測或是用腳蹬,感覺幾個輪子好像差不多,沒有明顯的差別,於是就繼續前進,當到加油站加油時發現,加油站裡有加氣設備,後來發現國外比較正規的、大的加油站一般都配有加氣設備,有的是免費的,有的收一、兩元(歐元、美元)。我們就試著給輪胎加氣,果然加了氣後,報警燈熄滅了。不過運行了幾天后又報警了,當時,心裡沒有底,還是找了個修理店補了一下胎。這次我遇到胎壓偏低報警時,就沒有那麼著急了,當然首先還是要確認確實是胎壓偏低,而不是胎壓不足,確認的方法,一是目測或腳蹬,二是就近找個有加氣設備的加油站,給輪胎加氣前,測一測各個輪胎的胎壓,我們都是其中一個輪胎胎壓偏低,一般胎壓在2.5-2.8左右,而其中一個輪胎只有2.3-2.4左右,這時把偏低的輪胎氣壓加到和其他幾個輪胎壓力一樣,這時報警燈會熄滅,這樣就可以把車開出去了,當然跑的時候還是要經常注意報警燈,如果兩、三天都沒有報警,說明漏氣不嚴重,可以基本放心了,當然要是隔天就報警了,我想還是只有去補胎了。這是我的方法,不知道處理得是否恰當,也請高手指點。
3、再說說還車的事。一是滿油還車的問題,我們的租車合同規定滿油租車,滿油還車,我們約定是2017年11月23日下午六點還車,由於路上耽誤了一下,等我們到租車店附近時,已經快七點鐘了,這時我們的油箱里大概是八成滿的樣子,我們原打算到附近找個加油站加點油,可是當時是下班高峰期,怕再轉一圈,還車時間就更晚了,只好沒有滿油就還車了,總比時間晚了、門店關門、找不到人了要好些吧,於是,就這樣去還車了,驗車時,工作人員檢查了油表,記錄油量是80%,就簽字確認了,心裡想扣錢就扣錢吧,沒想到回國後不久,租車的押金如數退回來,看來他們在這方面還是可以通融的。二是還車時一般會檢查車輛,至於怎麼檢查就不清楚了,由於我們這次租車時間比較長,經歷了下雨、山路等路況,車身就比較髒了,還車前曾擔心會影響驗車,就準備找個地方把車洗一下,結果轉了一大圈,楞是沒有找到洗車場,只好趁著夫人到巴黎購物村購物的空隙,用大號礦泉水瓶裝了點水,在停車場上簡單把車衝了衝,搽了搽,還車的時候,車行的工作人員檢查得很仔細,不過對於不太乾淨的車身倒也沒有說什麼。這是我們的還車經歷,與大家交流一下。
4、出國旅遊,購物也一種重要的體驗,我想每個人都希望在環境美、服務好的條件下購物吧。我們到斯特拉斯堡之前,幾乎沒有到大商場去過,在斯特拉斯堡市區遊玩時,看見了老佛爺百貨,就進去看看,確實感覺不錯,人不多,服務員非常熱情,我們原來沒打算在這裡買東西的,最後還是在這裡買了不少東西,回到巴黎後,到巴黎的老佛爺百貨一比較,覺得還是斯特拉斯堡的老佛爺百貨在購物體驗上要好的多,雖然可能有些品牌、品種、尺碼上會有些不全,但還是建議盡可能在其他城市的老佛爺百貨或其他商場去購物,因為巴黎老佛爺百貨的購物與在北京王府井百貨購物感受差不多。

二、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斯特拉斯堡位於法德邊境,它位於萊茵河西岸,與德國巴登 -符騰堡州隔河相望,是阿爾薩斯大區(Région Als ace)的首府和下萊茵省(Bas- Rhin,67省)的省會。歷史上,斯特拉斯堡處於多個民族活動範圍的重合地帶。從最初的凱爾特,再到高盧、日耳曼以及後來的法蘭克、查理曼,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跡。
1681年,斯特拉斯堡被劃入法國領土,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終止了斯特拉斯堡併入法國的進程,從1871年到1918年,斯特拉斯堡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阿爾豐斯•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就是描寫這個時期的故事,一戰後,1918年法國又重新獲得了斯特拉斯堡的主權。二戰中,德國曾經佔領過斯特拉斯堡,但二戰結束後,它又回到法國的懷抱。
伊爾河是流經斯特拉斯堡的一條河流,它在斯特拉斯堡的“小法蘭西 ”附近分岔為許多條運河,穿過佈滿中世紀木桁架房屋和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群後,最後環繞斯特拉斯堡老城的“大島”,流向下游。我們在斯特拉斯堡的遊覽是從小法蘭西開始的。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伊爾河上的沃邦攔河壩(Barrage Vauban)。

沃邦攔河壩
在這附近我們看到了亨利•杜南的塑像,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1828年5月8日-1910年10月30日),出生於瑞士日內瓦,是著名人道主義者,他創辦了紅十字會,被後人尊稱為“紅十字會之父”,因此而獲得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他是一位不可不知的偉大人物,開闢了一項譽滿全球、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

亨利•杜南
繼續往前走就到了河流分叉處了,它被幾座小橋分成幾條運河,在小橋的旁邊樹立著幾座方形的高塔。

運河邊上的方形高塔
順著運河往下游走,就到了“小法蘭西 ”了,這裡運河、橋樑縱橫交錯,沿途都是褐色屋頂、外牆用黑木條搭建的古舊房屋古意盎然,雖然名字叫“法蘭西 ”,但實際上卻洋溢著濃郁的德式風情。

運河兩旁的褐色屋頂、外牆用黑木條搭建的古舊房屋

古老的街道散發出悠遠年代的氣息
在這古老的運河上居然發現了一個船閘

這應該叫上游閘門

這是船閘閘身

這是上游閘門的下游側,看得出有些漏水,應該是年久失修了。

       離開運河,往老城走了沒多遠,就看見了聖多馬教堂,它是斯特拉斯堡最主要的新教教堂。
在斯特拉斯堡的老城區有個古登堡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古登堡的雕像,這位德國人由於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而聞名於歐洲文明史上。至今,凡是學習歐洲新聞史的學生,開篇總是先要記住古登堡的大名。自幼學習金匠手藝的古登堡,在1434年他37歲時離開家鄉,來到斯特拉斯堡,他主要是與人合夥磨製寶石和製鏡,業餘時也從事活字印刷的實驗。開始時,他嘗試用木活字。他發現木活字雖可以排版印刷,但由於木塊強度不夠,小號的木活字製作和使用十分困難。於是,他改用金屬材料製活字,開創了世界上金屬活字印刷的先河。
很早我們就知道我國的畢昇早在11世紀發明了活字印刷,但畢昇的活字是用膠泥製成,極容易破碎。後來,中國人和朝鮮人對此進行了一些改進,並且在15世紀,朝鮮宮廷就有金屬活字製造,不過,在很長的時期裡,活字印刷在中國並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而歐洲的活字印刷術,是由谷登堡獨立發明的,他同時還發明了鑄字盒、沖壓字模、鑄造活字的鉛合金、木製印刷機、印刷油墨以及一整套印刷工藝,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印刷業大發展和文明的傳播。

谷登堡廣場

谷登堡塑像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位於老城區的中心,始建於1176年,直到1439年才全部竣工,用孚日山的粉紅色砂岩石料築成。因而通體呈鍺紅色,在正面的屋頂上,原設計為一對對稱的尖塔,由於當時財力的原因,只修建了一邊的高142米的尖塔,另一邊卻只有一座平台,現在反倒成了它的特色了。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它那圓花窗、石花邊及三道門廊的精緻雕像也極負盛名。

教堂旁邊有斯特拉斯堡美術館

教堂旁邊還有聖母院博物館

在斯特拉斯堡老城商業中心附近有一個克萊貝爾廣場,它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將領克萊貝爾( Jean Baptiste Kléber 1753.3.9-1800.6.14)而興建的。

克萊貝爾廣場及塑像

在廣場附近巡邏的荷槍實彈的法國大兵,倒是給人一些緊張的感覺

老城裡的商店裝飾

三、蘭斯

        蘭斯(Reims)是法國著名的宗教文化中心,被稱為“王者之城”。自11世紀以來,法國國王都必須到這個“加冕之都”受冕登基。在法國歷史上,共有25位國王在蘭斯聖母大教堂加冕。也是在這座聖城,納粹德國於1945年5月7日簽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書,歐洲乃至世界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蘭斯大教堂以法國國王加冕的場所而聞名,它在平面達到近乎完美的左右對稱,在教堂正面有許多華麗的玫瑰窗,玫瑰窗上方的眾多雕像是它的一大特色。

由於教堂正門前的廣場上正在搭建聖誕小屋,所以顯得有些雜亂

這是大教堂正面部分的建築模型,表明它左右是完全對稱的

教堂大門旁的塑像

教堂側面的建築裝飾

教堂內景

教堂內精美的塑像

在蘭斯大教堂北方大門的一側,有一座背後豎有軍旗的聖女貞德立像,它表明聖女貞德在推動當時的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在這裡舉行加冕禮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背後豎有軍旗的聖女貞德立像
大教堂旁邊還有蘭斯美術館和圖書館

蘭斯美術館

蘭斯圖書館

       我們預定的酒店就在Drouet d’Erlon廣場附近,廣場中央有一座勝利之翼的鍍金塑像,這是我們晚上出來散步時拍的。就以這張夜景照作為本節的結尾吧。

——本節完——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