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是在布魯日解決的,嚐了嘗當地特色菜淡菜(Mussels),裡面是用白葡萄酒調味,加上芹菜和洋蔥等材料。小伙伴們覺得很好吃,但作為我這個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人來說,還是覺得淡菜就應該煮熟了沾醬油和醋,原汁原味的似乎更合我意。
🇱🇹 立陶宛·維爾紐斯
本來在安排歐洲行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要去波羅的海(Baltic Sea)三國,後來看了朋友在塔林拍的照片後,完完全全被安利一臉。想著玩完中歐就一路直奔塔林,但因為連續玩了快兩個星期,再加上行李特別多,體力嚴重超支,就決定在立陶宛稍作休息。住宿是臨時訂的,主要是看它便宜,但離中央車站有些距離,加上是晚上到的維爾紐斯,我就叫了Uber,但一點都不貴,差不多5歐元。
那天沉睡了將近14個小時,醒來的時候都已經下午了。充滿電又耐不住清閒的我還是和旅館的工作人員拿了一份地圖,問清楚路線後繼續暴走。雖然住宿的地方離車站遠,但離景點都特別近,出門拐個彎就到了。
在山上看著車子飛馳,露出來的皮膚都被太陽曬得微熱,但在路上的心情無可描述。常常會有這樣的時刻,一些原本你不抱期待的日常,毫無預警的被美了一臉。維爾紐斯就是給人這樣的感覺,不必擔憂和未知的一切相遇。遊客又或是當地人,都在這里安靜的消磨時光。
隔天早上,在車站等去塔林的車時,還遇到了一對準備去德國的上海爺爺和奶奶。可能是因為在維爾紐斯很難看到亞洲面孔,老爺爺一見到我就特別高興,一個勁兒得和我聊天。說是退休了就帶著老伴出來玩,對著奶奶滿眼的溺愛,可把我羨慕壞了。
爺爺似乎對東歐歷史特別感興趣,但鑑於我是個歷史白痴,全程只能回复「嗯嗯」、「是嘛」、「哇好厲害唷」。(中國歷史都沒搞懂,更何況是歐洲歷史嘛!)
雖然是旅行中短暫相遇的人,但這些小事都是我想牢牢記住的。
🇪🇪 愛沙尼亞·塔林
有的時候覺得語言真的是一門藝術呀!愛沙尼亞語的Tallinn,中文直翻為塔林實在是太恰當不過了!古城裡真的到處都是塔啊~
這次的住宿直接訂在了古城裡。去的那時古城正在修路,本來石子地行李箱就特別難拉,修路又弄得到處坑坑洼窪,最後我幾乎是扛著快30KG的行李箱到的旅館(心疼自己一秒)。
在塔林我可是把能爬的塔幾乎都爬了一遍。剛才翻了一下手機裡的運動記錄,足足有38層耶!那天的小腿肌肯定特別發達~
東歐小國雖然沒有西歐國家的奢華感,但四周色彩斑瀾的,好像積木的童話世界一樣。塔林古城里布滿了迷宮般的街道,蜿蜒交錯的石子路,從高空俯視整個古城,怎麼看怎麼美!
哈哈又是個長得像洋蔥頭的教堂~聽說許多愛沙尼亞人都想拆掉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堂(St.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可能是因為它標誌著俄羅斯的統治。不過,我去的那時候,教堂後側被圍了起來,貌似是在修復。
有趣的是,相比維爾紐斯,塔林的亞洲遊客特別多,附近的小情侶互相拍照撒嬌,耳邊聽到的都是中文和韓文,有種特屬於亞洲氛圍的安全感。
波羅的海耶!藍色果然是能讓人緩一口氣的存在。鏡頭對焦著無盡的大海,那時覺得自己擁有了世界上所有的好運。在塔上對著柔和的光發了很久很久的呆,中午的海風並不大,反而非常非常的溫柔。
一個人旅行我絕對是地圖不離手!(這都要擺拍一張?!)雖然有時候我看不太懂路線,但好像路痴都有謎一般的自信心,覺得自己肯定能找對路哈哈哈哈哈!
推薦我去塔林的朋友告訴我一定要去Radisson Blu Sky Hotel的頂樓露天酒吧(Sky Bar)看日落,所以我早早劃線加粗的安排在行程裡。
我總覺得夏天的日落最晚最晚應該也就7-8點吧,所以6點多我就從古城出發,到Radisson Blu Sky Hotel大約要走10-15分鐘,特別好找,看著最高的那棟樓走就行了。
可惜可惜,我還是太天真了。酒吧服務員和我說大約要等到晚上點才看得到日落吶!哎喲餵啊!反正要等四個多小時,我就順便在那兒吃了晚餐加甜點,味道還行就是有些貴。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頂樓的溫度也越來越低。雖然那天上半身穿了一件薄毛衣,但下半身是裙子呀,大風吹得我直哆嗦。環顧四周發現來露天酒吧吃飯的人幾乎都包的像粽子一樣,有些甚至穿了羽絨服,他們果然早有準備吶。最後沒辦法只好問服務員要了幾個毛毯披在身上,但還是很冷,真的很冷,真的超級冷。
看著天空從暖融融的橙黃色,到曖昧迷離的深紅色,最後慢慢消失在地平線時,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想一直在這看完日落看日出,看完日出再看日落。當然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當時簡直牛逼哄哄啊!那麼冷的天氣,按快門的手卻完全沒抖哈哈哈哈哈。
那個看著夕陽緩緩落下的夜晚,那個裹著三個毛毯仍是冷得瑟瑟發抖的夜晚,那個頭髮被風吹得一撮一撮的夜晚。看著這幾張照片寫下這幾行字的時候特別想哭,就像是跳進了一場金黃色的老電影裡,太濃烈而覺得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