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雲南
七彩雲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是一個讓人終生難忘的地方,我用心去感悟自然,風景自然會有靈性,只是有的深刻,有的膚淺罷了。我相信只要走到那裡的人無不著迷、嘆驚!
無意間發現自己去雲南旅遊是最多的,這不是刻意的安排,只因雲南有太多令我嚮往的地方。
這不是遊記,是我云南旅遊的匯總,有些已經寫進遊記裡了,有些卻還在電腦的文件夾裡,為了記住這些曾經去過的地方,於是有了今天的這篇遊記。
在西雙版納旅遊的照片怎麼也找不到了,這是我寫遊記的另外一個原因,遺失了旅遊照片是很悲催的事情,因為你可能會遺忘在那裡發生的精彩瞬間,感謝馬蜂窩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平台,不但能讓我們記憶保存起來,並且還能彼此交流美好的時光。
雲南簡稱“滇”,之所以稱為“ 雲南 ”是因為雲南大部分地區都在雲嶺山脈以南。昆明是雲南的省會城市,名字取自“與日月比明”。昆明的少數民族是彝族,也是阿詩瑪的故鄉。昆明的氣候很宜人,真不愧春城美譽,四季如春,因為溫差不大而四季不分明。
去過四次昆明,但是每次都是匆忙走過,從來沒有好好看一下這個城市。
唯獨讓我有記憶的是,在昆明吃過的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曆史,五十多年前傳至昆明。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里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舌尖上的建水
建水古城位於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漢時屬益州郡母掇縣地,西晉屬寧州興古郡,唐為南寧州都督府東爨烏蠻地。南詔政權於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後)在此築惠歷城,屬通海都督。惠歷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因為當時每逢夏秋之季,壩子裡溪水漲溢如海,漢語譯為建水。元時設建水州,屬臨安路(路治在通海),並在建水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統轄臨安、廣西(今瀘西縣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臨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為臨安縣,次年復稱建水縣。
朝陽樓建成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餘年,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主要標誌之一,祖國邊陲老重鎮的象徵。唐元和年間南詔政權在此築惠歷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軍平定雲南後設臨安衛,築臨安衛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礎上拓地改建為磚城。城有四門,東叫迎暉門,南叫阜安門,西為清遠門,北為永貞門。明末,西南北三樓毀於戰火,僅存東城樓。
雙龍橋是一座雙閣十七孔大石拱橋,坐落在建水城西5公里瀘水與塌村河會合處,因兩河猶如雙龍蜿蜓盤曲而得名。所謂“雙龍”,即是以塌衝河、瀘江河兩條河,有一橋鎮鎖“雙龍”之意。
建水燒豆腐又稱臨安豆腐是雲南省建水縣的特色傳統特色名吃。經《舌尖上的中國》提及過後,臨安城的建水燒豆腐早已名聲大振,遍及滇南城鄉,建水城街巷、菜市、夜市、風景旅遊景點的燒豆腐攤,人來熙住,成為古城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吃一顆豆腐,投一粒玉米,用這種方法記數,買賣雙方十分默契”,《舌尖上的中國》這樣敘述吃建水豆腐的計數方法
建水坊間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說法。
相傳,在明朝年間,朝廷在建水大量徵兵,有一個小伙子被朝廷選中,在即將離開建水投身戰場的前夜,小伙子的母親擔心兒子在路途中挨餓,便連夜將剛剛做好的豆腐用一塊塊小紗布好,之後,用石塊將豆腐裡所含的水分壓幹,製成豆腐果形狀,放入包裹,等天明讓兒子帶著這些豆腐上路。因為長途跋涉,兒子到了軍營,取出包裹裡的豆腐,一塊塊豆腐早已經發霉、變臭。想把這一大包豆腐扔了,又覺得可惜,於是,便將發霉變臭的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等到豆腐烤出焦黃色,原本已經發霉發臭的豆腐散發出一股香味,放一塊在嘴裡,咬破脆皮,就見熱氣從無數蜂窩狀小孔中散出,一嚼之下,汁液四濺,味道極佳。從軍營回到家鄉,小伙子如法炮製,鄰里嚐過小伙子的烤豆腐之後,均對這種別樣的吃法贊不絕口。就這樣,豆腐的這一吃法一傳十,十傳百,建水縣城家家戶戶都學會了烤豆腐。
建水的水井很出名,不但數目眾多,而且造型獨特,五花八門。有人曾用一副對聯描述建水的六大名井:“ 龍井紅井諸葛井,醴泉淵泉溥博泉”。
坐落於建水縣臨安鎮西門西正街旁的溥博泉,即大板井,建於明洪武初年,是建水乃至雲南最富盛名的一口井。大板井的“大”是名不虛傳,井欄由六塊石板鑲嵌而成,井口直徑三米有馀。至今仍然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般熱鬧,井水冬暖夏涼,甘甜潤口。
一口三眼井,叫做竹葉井,起源和名字的來歷無法查到資料。
四眼井,位於城南桂林街,古井建於元代,是建水比較早期的水井。
建水街道還是保留的當初的味道。
小磨公路
為什麼會走小磨公路,因為我們要從磨憨口岸出境去老撾和泰國。小磨公路的貫通,標誌著昆曼國際大通道云南省境內段全線建成通車。小磨公路建設里程199公里。
踏上小磨公路,就像踏上了綠色風情之旅的路途。不必路牌提示,路邊的熱帶雨林表明你已經進入了讓人夢縈魂牽的西雙版納核心地帶,不斷延伸的公路就好比是綠色氛圍中的一條優美曲線,一碧如洗青翠欲滴的橡膠林、原始森林一閃而過,林子的上空雲霧繚繞,林子深處似乎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行人突然會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感覺到“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的愜意,“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熱愛自然、回歸自然”的享受撲滿胸懷。
那些掩藏在樹蔭之中的高橋,就像是蒼天和古木間的空中走廊;甚至於不時出現在視野中的“請勿鳴笛”、“請勿酒後駕駛”、“請勿疲勞駕駛”、“前方進入保護區”等人性化、個性化的用中、英、傣三種文字書寫並配以寫意畫的提示牌,讓人倍感溫馨、親切……
小磨公路的終點。
磨憨口岸與老撾磨丁口岸對接,是中老兩國唯一的國家級一類口岸。磨憨口岸是中國一個最南端的陸地邊塞小鎮,磨憨口岸前有條“東盟大道”,名字很響亮,其實只是一條長約300米的小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