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租了辆小红车,这是所有岛上能租的车型里最便宜的啦,岛上的路况还不错,所以开着它也比较放心了。
万里晴空,心情大好,环岛行开始!
驱车慢慢沿着岛上最南端的巨大火山坡向上攀爬
来到高处的观景台,环顾四周,整座复活节岛尽览眼前
我们所处的山体都覆盖着茂密的植被
山脚就是机场跑道
稍远处的Hanga Roa村也尽收眼底,这里是全岛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再远眺,是复活节岛西北端的海岸线,基本上都是断层海崖结构,没有看到沙滩。
奇特的是海面上还有无数道蜿蜒曲转的水纹,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
用长焦拉近拍了张海面奇妙的水纹
岛体的中部区域,也散布着一些小村落。北端那处最高的山峰,是构成复活节岛主体的三大火山之一的拉诺拉拉科火山,最高处叫泰雷瓦卡(Terevaka),海拔有507.41米。
中部区域散落着一着比较小型的火山口
东南侧海岸线,画面左侧最高处,也就是复活节岛的最东端,那里同样有着一个巨大的波伊克火山(Poike Crater),海拔高度370米。
继续往上行,抵达了第一个目的地,拉诺考火山湖(Rano Kau)。
这个场景曾在我脑海里出现过无数次,因为在若干年前,还在疯狂迷恋大航海时代OL这个游戏时,每次当我单帆横渡南太平洋,中途都会登上复活节岛,然后站在这个被芦苇包围着的巨型池塘前,静静的发呆。
曾经只是存在游戏和脑海里的画面,如今真实的呈现在面前,这种虚幻与真实的切换,妙不可言。
此处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口,与前面提到的两座火山共同喷发才诞生了如今的复活节岛。拉诺考火山口是岛上最大的火山口,同时也是岛上三个储存着淡水的火山口之一.
整座火山口的直径约为1.5公里,深度落差近200多米。从远处看,火山口就像一个巨大的石碗,碗底乘着一个蔚蓝色的淡水湖,湖水最深处有9米,而这天然巨大的蓄水池则为岛上的居民提供着生活用水。
而在这石碗外侧的悬崖峭壁外就是浩瀚无垠的南太平洋,千万年来狂风暴雨的冲刷侵蚀,已使石壁的一侧出现了一个大豁口。
当我站在这巨大的凹陷面前,深吸一口气,再闭上眼。
能感受到当初它喷发时的所带来的毁天灭地之感,那种浓厚的莽荒力量,携带着古老沧桑的味道,在天地间酝酿升腾着,当一切归于平静之后,最后才形成这座远古之岛。
火山口里面独特的地形形成了这片被芦苇覆盖的湖泊,从南面崩塌的缺口望出去是一抹纯净的蓝色。
湖面上覆盖着的这一片片奇特的高大芦苇,叫做“拖拖拉芦苇”(totora reed)。这些芦苇被植物学家称之为美洲淡水芦苇,是一种罕见的品种。这种芦苇与秘鲁印第安人在“的的额额湖”(Lake Titicaca)沿岸用来建造房屋和船只的芦苇相同。
那么这种美洲淡水芦苇,是如何从遥远的秘鲁生长到复活节岛上的呢? 至今也还没有一个定论.有种说法是原住民最早的一位名叫乌鲁的祖先带来,在这个火山口湖里精心培育的.而一些人类学家则认为,这种芦苇有可能是在史前时期由古秘鲁人从南美大陆带到复活节岛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通过鸟类的迁徙,才把这种芦苇种子带到了复活节岛。
不过不管这种芦苇是怎么来到岛上的,现在都已经成了岛上最重要的植物之一。
复活节的先民们不仅用它来制造小船,也用它来搭建房屋。在日常生活中,它还可以用来编织垫子,篮子和帽子等。
长满芦苇的苔地被湖水分割成一块块的小绿地
湖水蔚蓝 海风凉爽
正是因为有了这口火山湖,拉帕努伊人才能在这座火山岛上生存下来。
望着湖面,心想如果此处有潜水条件的话,真想潜入其中去探索一番
说不定还能寻到那个曾经巨大的喷发涌道,找到通往地心的神秘之处,复活节岛那些巨大石像的秘密也能因此而解开。
哈哈,以上纯属小说看太多了,瞎YY!
火山,青石
少女,大海
裙摆随着海风轻舞
长发飘飘,如波浪一般滑腻柔软,就像翻着朵朵黑色的浪花。
见到有老外在操控无人机航拍火山湖
拍了几张才发现,居然是大疆的小精灵。看来这国产的品牌是真正的走出国外了啊,民族产业值得称赞。
沿着火山口朝着Orogno村的方向走去 一条小路通向天际
娜娜迎着风,雀跃在前
蓝天白云,黑发长裙
灵动的气息
时而无常的倾盆大雨将岛上的一草一木都冲刷得尘土不染,再加上远离文明的污染,世间最纯净的地方,莫过如此吧
行到奥朗戈村(Orongo Village)前的一处小草坪,木栏之外蔚蓝大海。
进展厅前,在石碑上刻着一条长长的,很抽象的鱼
沿着一条小土路前行 右侧悬崖之下就是南太平洋。
一眼望去,整个世界里只剩下了蔚蓝色的大海,绿油油的草地,还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
那蔚蓝色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猗。
面向大海,烟波浩渺,就好象人的心灵面向着无限辽远,这样的蓝,真正是让人沉醉得快要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突然意识到,我正面朝着正南方,那大海的尽头不就是那片,一直向往着的南极大陆了吗,那里,也许就是不久之后的下一个目的地了吧。
继续前行,见到这些用石片垒成的建筑体,垒建得平整有序,严严实实,看上去就像是一堵堵平整的石墙。靠近后细看,发现在这些石墙后部的下方,都有着一些很小的方型开口,里面黑漆漆的,不可视物。
而这些建筑都是曾经住人的房子,那些小方孔则是出入房子的门。当初住在这里的人就是从小方孔爬着进入房子的。
这跟其他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用茅草和芦苇盖的房屋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问题来了?是什么会人选择在这火山口旁的悬崖峭壁上建造这些石头屋?他们又是从那里来的呢?
放眼望去,沿着火山口面朝大海的悬崖上有着好几处这样的建筑。从某些角度看,像极了漫画里的天空之城-拉普达。
身侧就是临海3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由近至远依次分别是莫图考考(Motu Kao Kao)岛,莫图伊提(Motu Iti)岛和莫图努伊(Motu Nui)岛。
到这里不得不提下复活节岛上与巨石像截然不同的“鸟人”(Birdman) 文化
整个复活节岛的人类文化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最早为公元1000年以前的史前时期,那时波利尼西亚人刚迁移到岛上定居。第二阶段为公元1000至1680年建造巨人石像的时期。第三个阶段则是公元1760-1868年的“鸟人”文化时期。
而现在我所在的奥朗戈村正是“鸟人”文化的发源地,前面看到的那些石屋,大都建于公元1200年左右。
所以可别小看这三个岛非常小。但就是在这里,曾举行过一年一度惊心动魄的“鸟人”竞赛。在每一年乌燕鸥(Sooty Tern)的繁殖季节,岛上各部落都会派出一名族人,聚集到奥朗戈村。
鸟人们住在石屋里,等待着乌燕鸥到那三个小岛上筑巢生蛋。当等到乌燕鸥飞离后,鸟人们就会一起来到面前的悬崖峭壁上,然后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徒手爬下将近300多米高的陡峭悬崖。
接着继续游过2公里的距离,穿过鲨鱼频繁出没的海域。
部分鸟人也许会用旁边火山湖里的美洲淡水芦苇扎成小筏子,游到更远的莫图努伊(Motu Nui)岛上寻找鸟蛋。
但如果乌燕鸥是将鸟窝筑在莫图考考岛上,那获取鸟蛋的难度则为增加许多
因为这座小岛极难攀爬,脊梁上全是锋利的石刃
一个不小心就会受伤或者丢了性命。
这些鸟人必须在三个小岛上找到乌燕鸥产下的第一枚蛋,还得在众多竞争者的围堵下,带着这枚蛋回游至悬崖下。再重新徒手攀爬上悬崖,回到奥朗戈村里,最后再把完好无损的鸟蛋交给部落首领。
所以,谁第一个带着完整鸟蛋返回,谁就将成为新的“鸟人”,并将成为新的一年里的全岛首领,控制和管理整个复活节岛的资源和事务。而他所在的部落,也将而此而得到其他部落的供奉。
不过,尽管“鸟人”有很大的特权,但一旦成为“鸟人:就必须剃掉所有身上所有的发毛,头顶涂成白色,在特殊的住所里把自己禁闭起来。除了主持宗教仪式,平时都不能与家人接触,不许洗浴理发或者修剪指甲。一直等到新一年新的“鸟人”被选出来为止。这种生活被认为是对神的一种牺牲,所以“鸟人”死后也会获得很大的荣誉。
不过如今看来,这仍然是是一项充满着血腥,危险和死亡的残酷挑战,。因为每年鸟人比赛,都会有大量的参赛者永远无法返回奥朗戈村,因为这些回不来的人,不是在悬崖上坠亡,就是葬身在鲨鱼的血盆大嘴里,又或者死在其他竞争者的各种手段下。
“鸟人”文化的兴起的原因应该是在石像时期结束之后,由于石像时期的建造耗尽了岛上所有的自然资源,各部落的生存十分困难,从而导致部落间为了生存而厮杀,争战也连年不断。
最后各部落之间达成协定,共同分享资源,但得采用这种残酷的比赛来选择首领。
后来到了1868年,天主教传教士来到岛上传教,各部落在皈依天主教后,“鸟人”文化时期才从此被终止。
其后还在几块火山岩上看到了曾经颇为有名的”鸟人”石刻画像,它们都是半鸟半人,长着人的手脚和鸟的脑袋,让人感觉十分神秘,就跟之前刚下飞机在机场见到的壁画一模一样。
不远处还有一种石刻叫做玛克玛克(Makemake),据说,玛克玛克是复活节岛神话信仰里的造物神,而“鸟人”则是玛克玛克在岛上的神之代言人。
所以在拉诺考火山湖口和奥朗戈村地区,一共约有1800多幅石刻。其中有376幅是“鸟人”的,另外140幅是画的玛克玛克,而其它的则是一些乌燕鸥和海鱼的石刻。
站在悬崖边观望,想象着当年激烈的比赛和祭拜仪式的场景,与这绝美的风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这般绝美静怡的海崖
直想就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有间小木屋,围排小栅栏,有条狗,还有爱的人,每天和她一起看海。
走到奥朗戈村的尽头,从另外一个方向看火山湖
再次按奈住了沿着陡坡下去的欲望
半坡上一棵枯败的树
突然觉得这火山口又好像陨石坑
此处离右侧山体的豁口很近啦,可惜前方立有景区的禁止警示牌不让过去,只能作罢。
总觉得这个画面该多点什么,想来想去,原来是差了我这双大脚Y呀,哈哈。
总觉得这个画面该多点什么,想来想去,原来是差了我这双大脚Y呀,哈哈。
回到展厅里,画里就是跟“鸟人”(Birdman)文化息息相关的乌燕鸥了(Sooty Tern)
乌燕鸥
这是整个拉诺考火山湖和奥朗戈村的卫星俯瞰图,左下角能看到前几天潜水时的莫图考考岛(Motu Kao Kao)。
原住民在奥朗戈村进行雕刻绘画
出发仪式
从悬崖上爬下
鸟人用美洲淡水芦苇扎成小筏子渡海
带着鸟蛋成功归来,成为岛上首领的鸟人
游览完火山下到山脚,经过了一处叫做Ana Kai Tangata的小海湾。
此地遍布黑色的火山岩,非常的扎手磨脚。
沿着港湾左侧的路口,顺着石梯下到海边一个由潮汐冲击而形成的海蚀洞里。
在此抬头仰视便会发现许多精美的人身鸟头图案的岩画被描绘在洞顶
遗憾的是有些岩面已经被风化脱落
还是能从岁月斑驳的痕迹中窥得曾经的明艳。
坐在崖洞里,看着海浪冲刷着礁石
几近黄昏,不远处见到有人推着自行车停在了海边,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面前的海。
黄昏来临,想来这还是上岛几天来第一次看日落
不过今天海面上的云层太过厚重,夕阳应该是没法穿透云层了
正略有失望,一丝血红色的光带在厚重的云屋和海面之前慢慢延展出来
天黑后,回小庭院的路上,看到了挡风玻璃上这个搭顺风车的小家伙,它的五个小脚趾好萌,哈哈!
3月16日
大清早,翻开地图三人稍作商议后,决定今天就去西北侧沿海的各处景点逛逛。
依稀记得昨晚下了一夜的雨,刚踏出门,抬头就见到天上横着一道巨大的彩虹
一夜之间,木本曼陀罗的花开满了枝头,香味好迷人呢,像女人。
来到这片岛上唯一的墓地,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最偏远但也可能是最美的墓地。
鲜花开满在这个海边的墓地上,墓地里一排排雪白整齐的墓碑和十字架,在远处彩虹的衬托下,像极了传说中天堂的模样
整个墓地被火山石垒起来,包裹在并不太高的矮墙里。
这里没有特别豪华装饰的墓碑,但每一座墓碑前都有生长着鲜花,立着跟岛上文化风格相融的石刻木雕,还有逝者生前最喜爱的物件。
曾经也去到过很多欧洲很美的墓园,但只有身临此地,望着远处无垠的大海,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归栖之地,散发着并不是让人畏惧的死亡气息,而是一种吐纳着详静的轮回之意。
在这极乐之地中,好像弥漫着一种自然的气息,犹如温玉般让人内心深处平静无波。
停留在这里数刻,静静的站着,脑海里好像闪现着无数的光影,犹如记忆的片断拼凑在了一起。
那种轮回之意,如轮缓转,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好像漫长的时间,在悄然的流逝
极目远处的无尽之海上,突的一道淡淡的雾气升腾起来,幻化成一弧七色炫丽的彩虹
海面波光粼粼,在那道虹彩之下,那座盛满鲜花的十字墓碑,却是有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沧桑荡漾在其中,仿佛自成轮回。或许,逝者的灵魂也会获得新生吧!
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面对逝去的问题,如今身在此地,想象着如果这里就是自己最终的安息之地,似乎也是很搭的人生结局。
离开极乐墓地,在不远处看到一组面向大海的雕塑,这是智利女雕塑家的作品,在雨后穿透云层光线的照耀下,给人细腻中有带着刚硬的感觉。
回头望向海边,仔细看,原来天空上挂着双弧彩虹,神奇的一刻。
回头望向海边,仔细看,原来天空上挂着双弧彩虹,神奇的一刻。
偿试移动机位来找不同的角度
最后,定格在了这个角度。
石像兄就这样被我玩坏了!哈哈!彩虹嘘嘘!
海边草坪上还有一个巨大的船锚
驱车沿着地图上的一条没有多少景点标识的小路前行,所以想来大多游客也不会到这里来游览。
十来分钟后,看到了这座名为Ahu Hanga Kio’e阿胡,上面的石像孤零零的背对着大海,望着我们。
据说这是复活节岛上最后一个阿胡,阿胡上的摩艾曾经在岛上的战争中被推倒,后来被考古学家在1968年时重新恢复。
整座海岛是由三座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这里的海岸,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火山岩构成。
有马儿在岸边安静的觅食
有隼鹰挥翅飞过
眼前最高处的拉诺拉拉科火山也感觉越来越近
山脚盛开着好多碎花
随着海风吹抚 盈盈荡漾
随着深入路况变得越来越差,地面布满着很多大裂缝,小红车很险难的在其上缓缓攀行
二个小时后终于驶出了小路,拐上大道
不一会,著名的巨人石像群-阿胡阿基威(Ahu Akivi)慢慢出现在我们面前。
台上屹立着的石像,岛民们称它们为“摩艾”(Moai),而七尊石像下用来放置的大平台,则被称为“阿胡” (Ahu)。
整个阿胡长33米,七尊石像在传说中代表了七个探险者,他们是被最初渡海而来的波利尼西亚人酋长“霍图.玛图阿” (Hotu Matu’a)派到复活节岛上的先遣侦察队。这位酋长在原住民的心目中,就是最伟大的王者,也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神,而这七位则是他们敬佩的勇士。
不过可惜的是,19世纪的一场大劫难让复活节岛上本就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完全断代。那些靠历代口传下来的先祖经历,也完全的湮灭在历史中了。
七勇士据推测建于1450年,它们可以说是复活节岛上的谜中之谜。因为除了在小码头附近看到的那尊因人为而放反朝向的石像外,这七尊石像的位置和朝向都让人产生不少迷惑。
岛上其它所有的阿胡都基本是沿着海岸线修建而成,坐落其上的石像也都是背对着大海,而唯独阿胡阿基威是建在远离海岸的内陆处,距离海岸将近2.5公里,而且上面的七尊石像全是面朝大海。
它们是在守望着什么又或是隔海遥望着故乡?那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又不建在海边而是建在远离海边的岛部深处呢?
也许这样的谜题永远都没法解开了。
跟其他阿胡还有不同的是,一般的阿胡都是建造成高台,可是此处却只是高出地面不到半米。而且在阿胡后方还有一些用小块石头垒成阵列的形状,在其中发现过人的尸骨,骨灰,以及贝壳和一些渔具,所以考古学家推测,阿胡也许就是当初的岛民用来埋葬逝者或者举行祭祀用的场地。
摩艾石像和阿胡的连接处
石像间还绽放着一些紫色的小花
石像们端坐其上,神态显得很祥和,相貌五官略有不同,手臂均是自然下垂
它们就这样守望着面前的这片海,而这个朝向,正好面朝复活节岛的正西方
3月17日
今天是休整日。
之前租车的时候反复问过老板,有没有租金更便宜的车,老板说你们过几天来看吧,那辆最便宜的已经租出去了。
所以今天小红车租期一到,我们就一大早冲到租车行去守着。
终于是见到它了,看着还好啊,不过为什么比小红车还便宜一小半呢
打开车门,看见排挡杆居然在这个位置,好有年代的味道,极具快散架的廉价古董车即视感
办好新的租车手续,结果老板一句话差点没把我们噎死。
他说这车,开是可以开,只是这车没有方向盘助力,尼玛,这是要我锻炼臂力吗?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是多么痛苦的一种体验。
车跑起来还好,但是在刚起步或者原地调头倒车的时候,要转动方向盘,那简直就是超负荷的体力活啊,完全是双只手在跟整辆车的重量抗挣。
最后,老板还特别提醒一句,时速千万不要超过50公里哟,不然车有可能会散架的。
我@#$*(@#&$@*#$@#$@#………
算了,看在它够便宜的份上,我忍了,以后就叫它小破车吧。至少,还有个可以放歌的车台,让我可以边环岛边嗨!
不过后来我估摸着车况,还是开到了80的时速左右,在岛上差不多这速度也合适了,嘿嘿。
租车搞定后,该去补充一些食物了,但是每次提到这个,我的内心就会充满特别的凄惨感。
前面不是说到过,我们的主食就是袋装方便面混合意面嘛,吃了几顿感觉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就想着去买点蔬菜加进去吧,好歹能增加一些维生素。
到了菜市场,这么大一个卷心菜,折算下来人民币要70元!
这下我们彻底对岛上的物价服气了,最后忍痛把这棵菜抱回来,每顿撕几片菜叶放在面里,足足吃了它七天!吃了七天!七天!!!
后来在我和阿乖的强烈抗议下,娜娜在里面加了蛋!
再后来买了包墨鱼干,放在面里,算是有了肉!卷心菜吃完,就换成更便宜的西红柿,你们感受下!
这个是后来娜娜煎的什么饼来着,忘记了,不过总算能填饱肚子了!
之前每顿没吃饱时,我就跑到院子里一直盯着老板娘自家菜地里种的西瓜看
还好热情的老板娘,从我的眼神中读出了那道深深隐藏着的渴望,最后那片地里的西瓜,被我们啃掉了一半。又甜又多汁,还免费,哈哈!
当晚,旅店的隔壁又住进了三位波兰姑娘,因为共同使用厨房的关系,碰见都会互相点头微笑啥的。
厨房的wifi信号比房间里更好一些,所以我也总是抱着笔记本坐在厨房的餐桌上修照片。
修着修着,抬头一看,娜娜和阿乖回房间去洗衣服了,厨房就剩下了我和一个身材高挑,抽着烟,长得还比较漂亮的波兰妹纸,另外两个妹纸也没见到,不知道去哪儿了。
自然而然的,那个波兰妹纸就凑过来看我的屏幕,然后开始问我各种问题。
我的英文水平很烂,也就听力还行,但是说的话,除了简单的语句,太复杂的就只能绷单词了。
于是两个人就这样有的没的聊了起来,基本上就是她在问我在答,后来才发现这个妹纸是个话匣子,她不停的夸我的照片拍得好看,然后就开始说起她自己的故事。
我也就听懂个大半,大意是她毕业已经二年,做设计师的工作,但是工作和感情都不顺利,现在是单身,这次和两个闺蜜来岛上度假,不想再回去面对烦躁的生活,想逃避什么什么的。
过了一会她又回屋里提了瓶红酒过来,问我喝不喝,我这人平时基本上不怎么喝酒,所以笑着婉拒了。然后就见她开始自顾自的喝了起来,不多会,一瓶见底,脸上也泛起了红晕。
再然后,她突然拉住我的手,问我有没有故事要给她讲,我怎么感觉她看着我的眼神也开始变得奇怪了,尼玛!我心里纳闷了一下,不是吧!看这个情况,不会是想把我打来吃了吧?反了不是!
于是我抽回了手,对她说,我还要继续修片呢,一会晚上可能还要出去拍摄,然后就装着听不懂她说的什么了。
后来她看我没什么表态,就跟我说了晚安,然后嘴里也不知道念叨些什么的走开了…
想占基哥的便宜!没门!哈哈,这里有点瞎扯,也可能是我自己多想了,笑笑就好,笑笑就好~!
3月18日
今天计划沿着中部内陆线环岛,不多会就开到一处火山锥脚下,看了看地图,应该是叫做Maunga Pui,海拔刚好200米。
突然心血来潮,我问阿乖想不想去爬火山?两人对视了一眼后,就将车停靠在了路边。
所以说和行动派的小伙伴出来就是爽,想到什么,就会马上去做,不会有太多顾忌,那怕我此时穿的是一双拖鞋,额!因为今天完全没想到会去爬山。
深呼吸一口气,蓝天白云,管他这么多呢,拖鞋就拖鞋吧,大不了走慢一点
娜娜因为身体不舒服留在车上正好休息,于是我和阿乖就一前一后开始爬火山
路上全是齐膝深的草丛,我们几步一回头,随着高度慢慢在变化,眼前的视野也是不停在变化着
爬到中段时,草丛不再茂密,稀疏的地方也露出赤红色的泥土。
由于我穿的是板拖,坡度又较陡,所以只能寻着一丛丛草堆踩下去,以增加摩擦附着力,不然踩上颗粒状的泥土上,脚底板就会滑出,简直就是从来没有这么吃力的爬过山。
终于快到山顶了,虽然200米算不得太高,但穿着板拖作死的我,真的是耗费了比平时多数倍的气力。
越过顶坡,硕大的火山口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没有想象中的模样,只有青草覆盖了整个凹陷的部分。
站在火山口上,大片绿野尽收眼底,其上白云涌动
极目向东,是三座并排的火山锥。最左边的那座已经坍塌掉一半,所以地图上并没有标出名字。中间和右边两座分别是叫Maunga Parehe和Maunga Vai-Heva,海拔为216米和280米。
更右侧则是位于全岛最东端的三大火山之一Maugna Pukatikei,海拔370米。
这应该也是一处较小的喷发锥体
北边的两个锥体 海拔都不到100米
再转向南边,看见了那片巨人的墓地,拉诺.拉拉库火山口(Rano Raraku)
再看看我们的老爷小破车
感受下,在蓝天白云下,在满眼绿野里,没有催赶和时间观念的自驾,心情会是多么的愉悦
拿长焦拍了张火山口的中心位置。
也许是因为火山喷发物在此冷却堆积后,封住了原先由喷发而形成的涌道,而喷发物里所含养份更为充足,所以感觉中心位置的草丛长得比外圈的更加茂盛,颜色也更显青绿。
火山石特写
咦,火山口中心是不是有个小黑点?
放大看,原来是阿乖被我怂恿着下到了喷发口处,哈哈。
随后我也爬了下去,跟阿乖一样,摆了个大字睡在草丛里。
闭上眼睛,随着风抚过的节奏,好像能听到大地的脉动。
睁开眼睛,就好似身在一口绿色的巨大碗口中,被青草的芬香包裹着。仰望蓝天,有着白云陪衬。
还真没想过自己会睡在一个曾经的火山口里。
突然,想到万一此刻要喷发了怎么办,然后哇呀呀的就跳了起来,纯粹自己吓自己,哈哈。
二个小时后,我和阿乖才心满意足的回到路边
阿乖大吼着,小基!我想来张装逼的!
阿乖大吼着,小基!我想来张装逼的!
下一站,是复活节岛上为数不多的三处海滩之一,阿纳凯纳(Anakena),看了下里程表,这里差不多离镇中心有 30多公里。
望着眼前的椰林白沙,还有渐变蓝的大海,这那里还是遍布火山凝岩的神秘小岛,如果不是身旁的摩艾石像提醒着我,还真以为回到了以前去过的那些美丽的热带小岛。
这里原来是没有椰树的,这片椰林也是在几十年前由智利海军运来种下的,相比岛上另外两处光秃秃的沙滩,此处也就更加的迷人了。
传说这里曾是波利尼西亚人大首领霍图.玛图阿(Hotu Matu’a)率领着第一批移民在公元400年时登陆的地方。当时霍图.玛图阿在复活节岛西北面的故乡马克萨斯群岛(Marquesas Islands)中战败,这才带着他的部落子民分别坐着两条独木船漂泊了两个多月后,最终发现了复活节岛,并开始世代定居于此。而阿那凯那海滩也就成了各代酋长们居住的地方,直到19世纪中期时,最后一代酋长和长老们被秘鲁的奴隶贩子抓走为止。
椰林一侧的阿胡叫做那乌那乌(Nau Nau),长60米,宽12米,其上有七尊带着红色帽子的摩艾守卫着这里。
只有五尊摩艾还保持着完整,其中四尊有着红色熔石制成的帽子(Pukao),还有两尊已经破损的摩艾,应该是在之前岛上的部落冲突中被砍掉的。
在这个阿胡处,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发生。
有个考古学家意外的在此处发现了由白珊瑚做成的巨人眼睛以及用红熔岩色的用成的巨人瞳孔,这成为了整个复活节岛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
因为在此之前,没人知道这些石像居然还有着眼睛,就算岛上的原住民,也只是记得传说中称这些石像有着祖先们的鲜活面孔(the living face of our ancestors)的说法,但如今石像们只是毫无表情的静静屹立在阿胡上。
但当考古学家把发现的那块由人工雕琢过的碗状珊瑚和一个用赭红色凝灰岩制成的小圆盘放在石像空洞的眼眶中时,却惊奇的发现,眼球和眼眶居然完全吻合。而当石像有了眼睛后,感觉五官和面貌立刻变得鲜活起来,好像此时的石像有了生气,它在注视着它的子民们,守护着它的家园,这不就正是鲜活的面孔(the living face of our ancestors)吗?
后来,遗迹修护机构按照那颗眼球重新复制了几只,并给那乌那乌的几尊石像都嵌入了眼球,但后来遭到了考古界的强烈反对,又不得不将所有眼球给取了下来。
当时很多慕名的人们,都是冲着重新有了眼睛的石像而来,最后却失望而归。
后来复活节岛的长者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最终选择在著名的日落观景处-塔海(AHU TAHAI)附近的一尊单独的石像上装上眼睛。
所以它就成为了整个复活节岛上唯一有着眼睛的石像,而那只意外被发现的著名眼球则一直被保存在小镇的Antropologico博物馆里。
绕到石像背后,能看到每尊石像在下半身处都有着一些类似鱼钩和绳子浮纹雕刻图案,区别于岛上其他没有类似雕刻图案的石像,这也说明霍图.玛图阿带着第一批族人登上复活节岛上时,最初仍然是保持着在马克萨斯群岛的捕鱼习惯,这是当时获取食物的主要途径。
这里也能看到类似于七勇士阿胡阿基威(Ahu Akivi)处的石头阵列,下面应该也是埋着一些先民的遗骨吧。
在阿胡那乌那乌的右边,还有另一个单独屹立的阿胡阿图胡基(Ahu Ature Huki)。
这是挪威考古学家在1955年率队在阿纳凯纳海滩登陆,请求12位岛民用先主们曾经使用过的方法,耗时18天,最终将这尊高6米,重25吨的复活节岛现代史上的第一尊石像竖立在阿胡阿图胡基上。
这是自1838年岛上最后一尊石像被推倒后,第一尊重新竖立在阿胡上的石像,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两座阿胡背后就是美丽的海滩
海面有邮轮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