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塘老街,古運河邊僅存的一條千米石板路

0
古鎮篇

 “DJI_0048”為智能對象-12.jpg

每一條老街 ,似乎都有一條刻滿歲月印記的青石板路。而在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南門外的南下塘,或許是古運河的河道邊僅存的一條。

“_DSC7536”為智能對象-1.jpg

南下塘老街,位於無錫南門外古運河的東岸,它北起跨塘橋,南止有著無錫第一古橋之稱的清名橋堍,整條老街的長度約為千米。老街上有數幢建於明清時期的老宅,大部分房屋建於民國和解放初期,是一條有著濃厚江南水鄉建築特色的老街。

“_DSC2029”為智能對象-1.jpg

南下塘的由來,其實是跟它一河之隔的南長街有著密切關係。以古運河河道為中軸線,河道的西岸為南長街,東岸便是跟南長街平行的南下塘。一說古時的南長街,也稱作為南上塘,與南下塘相對應。所以無錫的地方誌上便有了一句經典的描繪:上塘十里盡開店,下塘十里盡燒窯。

“_DSC7527”為智能對象-1.jpg

這裡的上塘,便是今日的南長街。興許在古時,南長街便就是一條商業街,而僅隔開四五米之寬的河道的南下塘,卻是個製作業發展的之地,燒窯製磚,是南下塘歷史上的一筆重彩。

“_DSC7518”為智能對象-1.jpg

其實現今能看到的老窯窯址,基本上都集中在南下塘老街的延伸路段大窯路上,而南下塘,能見到的卻是舊時絲廠的遺址。據資料記載,1930年的時候,千米之長的南下塘,擁有四家絲廠,繅絲女工達數千人。可惜日軍侵占無錫時,大部分絲廠都毀於戰火。現今在南下塘的口頭上,依舊能見到刻有“泰昌絲廠”字樣的老廠房。

“_DSC2048”為智能對象-1.jpg

因為製造業的發達,造成了今天能見到的南下塘老街的模樣。寬度不足兩米的老街,鱗次櫛比地蓋起了民宅,有錢的建造小洋房,沒錢的就蓋普通黑瓦白牆。整條街上看不到高聳的樓房,以二三層房屋為主,臨河的建築群,每隔數幢便有個豁口,那邊必定修有一處碼頭,也是為了街區上的人去古運河洗漱方便。

“_DSC0405”為智能對象-1.jpg

老街的房屋大多是有年頭了,牆縫里長著的苔蘚或綠草,便能告訴你它的歲月創痕。為了防止過往的車輛或行人誤撞壞自家的房屋,幾乎每戶人家的外牆角,都會選擇一塊石塊,把它砌進牆內,作為一種對牆角的保護。

“_DSC0440”為智能對象-1.jpg

因為臨河,老街上甚少打井,居民百姓平常的飲水、洗汰,走幾步路就能到運河的碼頭上去解決。大戶人家的門樓前,總能見到雕刻著的石獅子,歲月彌久,卻還是栩栩如生。朱紅色的木門,一律裝有圓形的鐵環,若是上一把鎖,便能讓外人感受到庭院深深的氛圍。

“_DSC7529”為智能對象-1.jpg

整個南下塘老街,因為地處沿河 ,街的中央便有了公用的排水窨井,這條長長的窨井通道上,排滿了整條一米見寬的青石板、黃石板,石板之間的縫隙,剛好能將多雨的江南的地面積水排幹,因而即便是雨季裡來南下塘,也不用穿雨鞋。

“_DSC2043”為智能對象-1.jpg

南下塘的過去,除了居民多,便沒有什麼商舖,有的也是一些便民的大餅油條店、糧油店、煤球店等。像那個還留有“泰昌絲廠”遺址的地方,過去便是南下塘的一家國營糧店。

“_DSC0451”為智能對象-1.jpg

南下塘的命運,似乎一直沒有一河之隔的南長街那麼好。解放後,南長街作為一條主要的交通要道,通上了公交車,開闢了諸多的商店。而南下塘,因為道路狹窄,無法通汽車,也一直處於個較為閉塞的生活場景,也因而得以幸運地保留了老街的原貌。

“_DSC0040”為智能對象-1.jpg

好多人沒有見識過江南水鄉老街的百姓,是如何居家過日子的。從每年的春季開始,一直到冬季來臨,每天傍晚的老街是最熱鬧的。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開始歸家燒晚飯,晚飯燒好後,便會在自家的門前擺上一個小桌,或是一張方凳,擱上飯菜,一家人就會圍坐一起,有滋有味地吃起晚飯來。

“_DSC0409”為智能對象-1.jpg

親不親,都是同一條巷子的人,李家今晚燒了紅燒肉,王家的小孩看了嘴饞,李家便會夾一塊肉放到王家小孩的碗內。吃晚飯的時候,也是老街上的人們聊天的好時機,今天在外面遇到什麼新鮮事,巷子內哪家的女兒要出嫁了,不到一頓飯的時間,便會從街頭傳到街尾。

“_DSC7539”為智能對象-1.jpg

每年夏季的時候,巷子裡的人們便會從屋子裡搬出一個竹躺椅,或者一張竹榻,放在自家的門前。竹榻下面用兩張長凳支住,蚊蟲多的時候,在竹榻下麵點一串蚊香,就這樣,在運河夜晚清朗的風中,美美度過一個酷熱難耐的暑期。老街上的人喜歡把這種生活方式稱作“困露天”,困,無錫話的意思便是睡覺,因為從前人們沒有電扇和空調。

“_DSC0026”為智能對象-1.jpg

隨著時代的變遷,老街上的生活日益變得不易,沒有抽水馬桶,家裡無法安裝現代化的電器設備。好多人的在生活條件改善後,都不自覺地選擇搬離了老街,住進了高樓大廈。老街也變得日益消沉。而旁邊的南長街,因為搞起了旅遊開發,變成一條紅紅火火的商業步行街了。

“_R4A6554”為智能對象-11.jpg

2014年,南下塘也終於迎來了重生的機會,這裡跟南長街一樣,也搞起了旅遊,只不過定位變成了文化街,管理部門希望能將南下塘改造成一條有文化品位的老街。

“_DSC2062”為智能對象-1.jpg

幾年下來,南下塘確實起了變化,原先破舊的一些老房得以翻新,街上也開起了書場、咖啡館、茶室、泥人製作工坊等,雖說老街還是那條老街,但畢竟引進了商業特色店,昔日冷清的老街,變得日益熱鬧起來。

“1R4A5958”為智能對象-1.jpg

現今的南下塘,是一種混搭的風格。一邊是依然有不少居民居住生活在老街,一邊是各種店鋪紛紛駐紮於老街,雖說生意各不相同,比起隔壁的南長街來,還不算繁華,但卻招來了日益增多的遊客。

“_R4A6527”為智能對象-1.jpg

整個南門古運河、南長街、南下塘,還有臨近的大窯路、伯瀆港,組成了一個4A旅遊景區。景區不收門票,遊人可以隨時出入。來無錫旅遊的人,大都會衝著古運河來看看,來老街上走一趟。

“1R4A5941”為智能對象-1.jpg

相信大多人會跟我一樣,想比較隔壁那條繁華的南長街,更喜歡這條略微平淡的南下塘老街。說它平淡,是因為南下塘是整個景區內保留古建築最多的地方,也是最能代表江南水鄉特色的老街,更主要,每一個來游覽的人,都會喜歡在那千米之長的石板路上走一趟。

“_DSC0448”為智能對象-1.jpg

那鋪在窨井通道上的石板路,或許沒人統計過共用了多少條石板,然而卻能分辨出每塊石板是不是被人磨圓了棱角,是不是踩上去依舊能發出“塔塔”的聲響。站在老街的石板路上,閉上眼睛,可以想像到曾經有個一位像丁香花一樣的美貌女子,穿著旗袍,打著油紙傘,踩著蓮花碎步,從曾經的石板路上走過。

“_R4A5278”為智能對象-1.jpg

到江南,如果你從未在這樣的石板路上走過,或許你就從未到過真正的江南。記住,南下塘的石板路,那可是古運河邊上唯一的一條。

“_R4A6539”為智能對象-11.jpg

小貼士

地址:無錫市南門外

門票:古運河清名橋街區全部免費開放,但你若是參觀以下景點需要單獨購票

永泰絲廠舊址( 中國絲業博物館 )門票20元

窯群遺址博物館門票10元

祝大椿故居門票10元

運河遊船票:日間全程票價60元,夜間全程票價80元,建議購買半程票,從景區入口處乘坐到底,再從南長街或南下塘老街步行返回,這樣既能領略江南水弄堂的韻味,又能體驗老街的風情

交通:公交3、15、23、27、40、51、67、81、105均能到達景區周邊,景區是開放式的,可以從任何一個站點進入景區核心部位

地鐵:1號線清名橋站下,然後步行1.5公里才能到達景區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