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自己的影子——武漢印象

0

這是一場遲到的旅行,我與武漢已經幾次擦肩而過了。本來今年去九州賞櫻花,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總算擠出4天,匆忙整理行李,直奔武漢。只有一個人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像的寬闊。每一個城市都承載著不一樣的歷史,記錄著不一樣的聲音,滲透著不一樣的風情,古希臘作家歐里庇得斯說過:“出生在一個著名的城市,是一個人幸福的首要條件。 ”長江東去,漢水西來,晴川歷歷,芳草萋萋,水城的魅力總在不經意間顯露無疑。說到城市印象,大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比如:武漢大學;珞珈山櫻花;東湖;辛亥革命;黃鶴樓;一碗熱乾麵……以下是我的武漢印象。

D0:16:52上海虹橋- 漢口火車站,入住好百年大酒店

D1:戶部巷武漢大學湖北省博物館亢龍太子飯店

D2:歸元寺 古琴台漢陽造藝術園區晴川閣漢陽樹漢口江灘

D3: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辛亥革命紀念館東湖櫻園曇華林戶部巷

D4:寶通禪寺 長春觀 古德寺武漢美術館15:52漢口火車站-上海虹橋

出漢口火車站時,地鐵與其相連,我覺得這跟上海的虹橋火車站並無二樣,基建還是做的很不錯,雖然長江和漢江將武漢分為三鎮,但地鐵已經成功地將其相連,大大地改善了江城的交通,武漢的地鐵卡像上海以前的輪渡票,很是可愛;地鐵站牌也非常有特色。漢口的地鐵最晚是22:50左右,所以晚班高鐵的時間要選好,否則就只能打車了,武漢的機場也不近,打車150元進市區是很普遍的。

清晨的江漢關,肅穆威嚴,入住的好百年大酒店是保留建築,以前是漢口日清行大樓,從酒店步行5分鐘就是輪渡站,過江後就是戶部巷,我來體會下過早吧。多少年沒有搭乘過輪渡了,想當年,上海去浦東,經常坐輪渡,高中的某個夜晚,跟同學在十六鋪碼頭坐輪渡,閨蜜怔怔地把”勤奮“看成了”報春“,呵呵現在想想都是件值得回憶的事情,一個城市一旦有水,便變的溫柔起來,試想過個江30分鐘,難怪水城都能孕育浪漫淳樸的藝術作品。

戶部巷

漢口擺渡過來步行10分鐘就到了戶部巷,沿途還路過武漢的居民區,也看到了武漢市民們清晨的早餐文化,這個點,戶部巷人並不多,來了武漢當然要嚐一下赫赫有名的蔡林記熱乾麵,這幾乎已經成了這個城市的招牌,就跟無錫的熙盛源,蘇州的陸稿荐一樣,我要了炸醬味,不過熱乾麵略有些硬,作為南方人表示不是很吃得慣,上海味香齋的麻醬麵也毫不遜色呀。還有出名的豆皮之類,作為特色還是值得嘗試。蔡林記裡清一色都是遊客,作為國營老字號,還是要把服務和特色抓好,僅僅吃老本是不夠的。

出了戶部巷就是長江大橋,陰天的武漢,能見度並不高,而且溫度也有些低。打車去武漢大學,遇到一個長髮飄飄、有藝術家氣質的司機,說話不緊不慢,旁徵博引,沿途向我介紹了放鷹台等景點,還與我討論了李白的籍貫,這大概是我與司機閒聊中最文藝的一次對話了:

他問:“你去不去東湖?”

我回答說:“要去的,不過我要挑一天艷陽天去”

他笑說:“對哦,有陽光的時候,東湖的水是藍綠色的,不過陰天也有另外的味道,潑墨山水的意境嘛;”

“武漢的霧霾也挺嚴重,陰天的時候能見度低,哪裡見得到潑墨山水啊。”

他說:“那倒也是,不過心中有山水就好。”

我又一愣,心裡嘀咕他到底是不是司機啊,怎麼處處都說的那麼有哲理,是不是藝術家來兼職當司機體驗生活啊,不禁讓我對武漢市民刮目相看。他把我放在凌波門,每年櫻花季節,外來車輛一律不准入校。

陰天,又是周四,東湖邊上顯得有些蕭瑟和落寞,視野開闊,有些蒼茫微涼的意境,我倒是很喜歡。

武漢大學

美麗的櫻花我來了。每年春天就要念想的地方,這次終於拔草了。武漢的櫻花如此出名,而武漢的市花卻是梅花,奇怪吧,大概是覺得諸如櫻花之類的不夠有氣節,嘿嘿中國文人之病根深蒂固啊。武大校區之大,內部已經有公交車了,可見幅員遼闊,步行10分鐘左右,便來到了著名的櫻花大道,已是人頭濟濟,各種凹造型的自拍,整條櫻花大道並不長,映襯著中西合璧的宿舍樓,儼然是武大的精神堡壘,渾厚圓潤的顏體字,訴說著她曾經輝煌的歷史,宿舍樓是按千字文來排序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很是高級。

除了櫻花大道,武大另一個著名的賞櫻點就是行政大樓,其實武大櫻花並不多,當時我覺得還不如黿頭渚,略有些失落;武大的圖書館建在了山上,建築非常有特色,也很有名。走著走著路過一個食堂,門口播放著武大的原創校園歌曲,大家都駐足聆聽,我這才知道,第一任文學院院長是聞一多,第一任地質學院院長是李四光.. ….我想這才是武大的精神,對真理的態度,對知識的渴求,對原則的堅持,這也才是中國文人應有的人生態度,那一刻,心中的感動和溫暖難以言表。回想起湖南大學,貌似也是相同的建築風格,類似的人文情懷,我想著應該是我們民族獨有的品質,也是應當堅守的精華。武大賞櫻的核心大抵在此,若僅僅是賞花那大可不必千里迢迢趕來人擠人。

不知道為什麼,這張櫻花讓我想起徐志摩的一句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武漢大學梅園餐廳

貌似是挺有名的,大學裡的餐廳,可以點菜,“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我當然是要嚐一嘗,高校的食堂因為有政府補助,一般20元以內可以吃飽吃好。我這一頓也不貴,59元。

慢悠悠地走在武大校園內,到處可見各種名人塑像和中西合壁的學院建築,茶花也開的漂亮,櫻花季節,武大要收取20元的門票,大門口也開始有圍欄,百年前武大的那種人文精神希望能長久的保持和傳承下去。

湖北省博物館

省博都是我必到景點,講解需要提前預約,而我打預約電話的時候正好他們已經下班,所以沒約成,只能藉了個講解器了事。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屬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以及越王勾踐劍。品字形的博物館分為綜合館、楚文化館和編鐘館。我本來打算2個小時應該差不多能結束,沒想到一直看到閉館。所以還是要留一個下午去觀摩學習。

曾侯乙,出土編鐘、尊盤、鴛鴦錦盒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文物,特別是尊盤這樣的工藝,我覺得在現在的科學技術下都未必能做到那個精緻。現在為什麼都沒有好的作品了呢,我想這大約跟人的功利心有關,古時候斫琴也好,制器也罷,都不趕時間,如果一個工藝流程要曬乾2週,沒人會去投機取巧,要知道世間萬物皆有個定數,你若拿個吹風機,效果是一樣的,可是卻沒有了過程,自然最後的成品就少內容。現在都提倡慢生活,其實關鍵我覺得不是慢,而應該是單純的生活。

曾侯乙尊盤

篆字很是古樸漂亮。

這是香具,很特別,我曾見過同類型的茶具。

曾侯乙編鐘

君子能決斷而佩玦。好一個能決斷。

編鐘演出

每天就幾場,20分鐘/場,15元。編鐘作為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還是應該演繹傳統曲目為佳,至少要有2-3首經典曲目,中國的民樂本來普及度就不夠,5首曲目中竟一半是國外名曲,如友誼地久天長之類,我覺得是不合時宜的,即便需要文化的穿插,1首即可,淺嚐輒止嘛。總體來說湖北省博還是不錯的。

這組作品我最喜歡。十二件一套的青花壓手杯,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蓮花,七月蘭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巧妙地將詩、書、畫、篆刻多種藝術與瓷器巧妙地結合起來,讓我不住讚歎古人真會玩啊。

赫赫有名的楚文化,當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

亢龍太子大酒店

出省博,邊上就是武漢市美術館,可惜都關門了。對門就是亢龍太子大酒店,據說是武漢推薦的飯店之一。於是我去體驗一下。服務果然好,菜品也不錯還不貴。店裡的招牌是烤鴨,本來我想嚐嚐他們的當地特色菜,架不住服務員一再推銷,說這裡的大師傅都是從大董挖來的,燒製流程也與大董無二。上海的大董如果沒預約估計吃不上,如果能吃上,也要硬排3小時隊,那我試試吧。再點了個沔陽三蒸,這個是傳統菜,辣的鮮。總體就餐環境也好,216元,是本次武漢行最奢侈的一頓。

歸元寺(門票10元)——了了有何不了

歸元禪寺不同於其他寺廟的橫匾而為豎匾,主要是由於曾經得到過道光皇帝御賜的一方印章而榮陞為皇家寺院,無論是”歸元禪寺“還是”藏經閣“都是藍底豎排,顯示其皇家寺院的氣度。

寺廟創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世間萬物最終歸元,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寺廟原共有三塊黎元洪所提之牌匾,其中一塊毀於文革。已故方丈昌明法師在文革期間上書周總理,終於得以保全該寺。

在我去過的寺廟中,這是唯一一個提供免費講解的寺廟,必須要贊一個。現任方丈為了普及佛法,每隔30分鐘安排一次講解,整個過程大約40分鐘,是非常好的體驗,推荐一定要聽一下。

歸元寺中有副對聯頗值得再三玩味:“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是不是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到了歸元寺,必然要去羅漢堂數羅漢,有三種數法,不過推薦還是隨緣數。走入堂中,見到哪個羅漢對眼緣的就從那尊連續數,直到自己的周歲年齡,記下數字後出門拿簽文,細細品來,意味深長。

到了寺廟,總要體驗下素面,10元/碗,味道鮮美,這樣的素齋總能讓人體會到“行善人生、淡泊自若,明心見性、安詳幸福。”

出歸元寺,前往古琴台,武漢人民對距離的概念跟我們的落差相當大。歸元寺門口的保安跟我說步行去古琴台就可以。事實上才走了1/3的時候我就打車了,完全沒可能步行,還是不要考驗自己了。以至於我日後問路,都會補充一句,還有多少米,否則真是沒有概念。

追遠·古琴台(門票15元)

古琴台、晴川閣和黃鶴樓是武漢景點三大名勝。作為古琴愛好者,這是必須要去朝聖的地方呀。古琴台始建於北宋時期,

出租車司機跟我說,這個景點只要5分鐘,我很認真地說,這個景點至少要40分鐘。首先可以觀摩短片,也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順帶說一下,門口的對聯是馮友蘭先生的手跡,書法很是儒雅。伯牙子期自古傳為美談,而古琴台不遠處就有鍾家村,知音難覓,總在這樣的時刻我就會想到人生究竟還是孤獨的吧。

1972和1973年,美國相繼發出了攜帶“地球名片”的探測器,其中有27首曲目,代表了整個地球人類發展的歷史,而唯一一首代表中國的曲目,就是管平湖先生彈奏的“流水”,被視為人類意識與宇宙共鳴的冥想曲,而在古琴台的背景音樂就是該曲目,既然無法操琴,那麼聽琴也不失是一種樂趣。古琴台有一股清雅之感,可能也是因為人少,更多的是古風。

這幅對聯是馮友蘭先生所書,字也是寫的相當的不錯啊。

御筆”印心石屋”。

琴台二字相傳是米芾的手跡。

隔湖相望的琴台大劇院

憶往昔·漢陽造文化創意園區

從古琴台出來,穿過地道就是漢陽造文化創意園區。這裡曾經是清朝洋務時期赫赫有名的漢陽兵工廠舊址,解放後番號為“824”的兵工廠,90年代兵工廠轉產為名操一時的鸚鵡磁帶廠。這樣的演變帶著強烈的歷史色彩,也間接地訴說著歲月的沉浮。如今的漢陽造有點像北京的798,由廢棄的舊廠房改建為文化創意園區,零星地佈局著各种红酒吧、咖啡店、寫真攝影棚以及廣告創意公司等等。

陰冷的天氣裡還是來一杯咖啡吧,這家咖啡館有點特別,是個室外的集裝箱。都說要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看什麼書聽什麼音樂,這家咖啡館的書架清一色是村上的書,嘿嘿。屋裡還有一個山東來的遊客,也是對武漢的旅遊指南之貧瘠頻頻搖頭,而當問及武漢籍咖啡師時,他對那些景點的記憶更是停留在小學時期,還懵懂地問我,漢陽鐵廠有什麼可看的?武漢有漢陽樹嗎?好吧,看來是話不投機了。而對於武漢的餐飲,據他的推薦,現下熱門的也不是特色菜,都是些全國連鎖,或者說熱門的都是上海有的飯店,我也興趣缺缺。一杯咖啡的時間,得出的結論就是還得靠自己摸索。

步出漢陽造,就是龜山公園,他們說晴川閣不遠,路沿著龜山山腳蜿蜒向前。於是看到了“武漢鸚鵡音像公司”,紀念一下曾經的輝煌吧,是不是有點像NOKIA,一度叱詫風雲,卻因為對未來的方向把握錯誤而倒下了,有的時候未必是有錯誤才會失敗。

這樣的外景有很多拍藝術寫真和婚紗照的,路上基本沒人,青苔長的鮮。沿途的工作室也很有時代感,羽毛球場館也修的有個性,如此也讓步行有了樂趣。

漢陽鐵廠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為“自強、求富”,在武漢大力推行興實業、辦教育等新政,創辦了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漢陽火藥廠、漢陽針釘廠、漢陽官磚廠等,在漢陽龜山至赫山臨江一帶,形成蔚為壯觀的十里“製造工業長廊”。現代製造業的興起,直接成就了張之洞的“湖北新政”。1890年誕生的漢陽鐵廠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廠,也被西方看做是中國覺醒的標誌。如今已無處覓踪跡,也只有這塊碑訴說著他曾經的輝煌。

晴川閣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黃鶴樓夾江相望。晴川閣又名晴川樓,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

楚文化的婚紗照,很有古意呀,嘿嘿。

漢陽樹

幾乎每篇武漢的遊記都會提到“晴川歷歷漢陽樹”的詩句,可這漢陽樹如今在哪裡呢?我問了好幾個人,均搖頭表示不知,最後還是問了晴川閣的門房,告訴我去武漢市第五人民醫院,好麼,這樹難道在醫院裡?

匆匆攔車前往,果然是在第五人民醫院的一角,500多年的古銀杏樹,據說也是動遷了周圍的幾戶住家後才圍起來保護的,早春時節,只有枝幹可賞,想必時值金秋,必是一樹迷離的黃。醫院的對面居然是天主教堂(顯正街),只有周末做彌撒時可進入參觀,從外觀看,有幾分巴黎圣母院的味道,就是在破落的老城區,有那麼一點格格不入。

下一站想去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

問了路人說這裡還有一個牌坊,熱心的武漢老人帶我前往,我想說真正的武漢本地人,而且上一定歲數的話,是對交通很熟悉的,而且也很有底蘊。她問我去看過漢陽樹嗎,我回答她剛看過,可惜不是秋天。她卻對我說,只看枝幹,也有一種別樣的美。她的回答出乎了我的意外,一下子讓我覺得武漢這個城市的人文底蘊還是相當厚實。

夾在現在高樓中的牌坊,據她說是老貢院牌坊,考生經常在考前來參拜求好運,如果不說,我估計沒人會注意。聽說我要去張之洞博物館,武漢老人又熱心地告訴我去搭地鐵。

出站後轉左,要走一個路口轉左就是,可是這一個路口相當的長,我發現武漢的每個BLOCK都很長,要有思想準備。

門房師傅隨手一指告訴我這裡就是張之洞博物館,但是現在只修了外觀,尚不能進入參觀,我說我在晴川閣明明看到週末來參觀還要預約呢,出入如此之大,於是他說整修才剛開始,還問我這個外觀像什麼?我答是鍘刀嗎?他吃驚地朝我看看,說這分明是艘船。政府請了知名設計師擔綱設計,我想說,這個錢白花了。

我帶著對張之洞的滿腔敬意而來,失望而歸,不過這也正是旅行的意義吧,總有意外、也會有驚喜。

劉胖子家常菜

要找一家地方特色餐館真的是太難了,打車回到酒店附近,一搜附近就有個人氣爆棚的劉胖子家常菜,藏匿在小巷裡,問了好幾個路人,其中有個今天結婚的新郎官,來送喜糖的,一路領我過去,還說因為今天結婚,所以一定要做好事,真的是又熱情又可愛。

據當地人說劉胖子總店是從一個小舖子做起,還經歷過一次動遷,任然生意紅火,我想價廉物美是主要原因。

一個人,也要吃好,呵呵,我點的特色菜,火爆三鮮和豬蹄悶藕,話說菜量大,價格實惠,難怪不到6點滿堂都是等位的人,我打包回酒店享用了,這一頓65元,這性價比還是相當的高。

稍事休息,因為住漢口江邊,沒有不去江灘的道理,估計也跟上海的外灘差不多,有很多人在放孔明燈,無處不在的廣場舞,光影迷離的夜燈還有亙古不變的西式建築,比起上海的外灘商業氛圍淡多了,而且江灘很長,建議走一段就可以了。

“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張照片是不是這個味道?

跟上海有幾分相似吧。

下次來武漢,我還是選擇住漢口,不過我要住馬可波羅。

走著走著就看到了吉慶街,據說也是小吃街,我感覺略高檔一些,但是招商情況也不怎麼理想,感覺沒什麼主力店,人氣也不高。主要我覺得還是少特色,缺定位。

來武漢兩天,陰冷無比,終於迎來了艷陽天。原以為今天的行程最簡單,登黃鶴樓,然後去東湖賞櫻,結果那天徒步26公里,絕對的刻骨銘心。

擺渡到武昌就是武漢長江大橋,2元搭電梯上去,就遠眺的到黃鶴樓。30年一遇的黃鶴樓整修被我遇上了,黃鶴樓的公告牌上寫:“30年一遇的黃鶴樓大修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好吧,這等阿Q 般的精神勝利法人人需要啊。

黃鶴樓(門票80)

”天下江山第一樓“,是武漢門票最高的景點了,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我曾去過江西的滕王閣,要說這些樓有沒有意思,我想說都不會讓你覺得很特別,一方面多半是後期重建,另一方面歷史的介紹也不夠到位,不過一個人慢悠悠地逛逛拍拍,登高看看遠景,也是十分愜意的。

劉海粟先生所書對聯。

岳飛廣場

傳說王羲之的鵝碑亭。

李白的壯觀

黃鶴樓有碑廊,除了毛主席的書法外,還有陸儼少、趙冷月、吳建賢老師的力作,值得一觀。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人們口中的“紅樓”,是辛亥革命起義的軍政府。憑身份證,可以免費參觀,推薦去觀摩一下。還是非常值得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必須傳承。

why do we even try when the barriers are so high, and the odds are so low.

Why don’t we just pack it in and go home

It’d be so so much easier.

It’s because in the end there’s no glory in easy.

Mere mortals can not do that only superheroes can!

張之洞書法,果然厚重而有氣派。

黃興的四屏條。

宋教仁的草書對聯:“存誠自不妄語始,寶性​​惟治怒字難。”

號稱賣國賊的袁世凱書法,且慢罵他,先看看你能否寫出這一手好字來再說,嘿嘿。

年輕時的蔣介石,典型的高富帥,這張照片彌足珍貴。

於右任的書法出神入化,必須贊。

東湖櫻園(門票60元)

從司門口打車去東湖。還沒到植物園,已經66元了,而且車堵的不行,只得下車步行。

”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東湖櫻園,是賞櫻的主要去處,踏春遊客眾多。櫻園深處就是磨山,我去的時候櫻花已經盛放,景色怡人。

小蜜蜂採蜜忙。

特別喜歡白茶,清麗的緊。

東湖

從櫻園出來,要擠上公交是不可能了,要打到車估計是做夢,天氣甚好,我就環湖步行吧。於是往梅園的方向走去,來到湖邊,據說可以坐船,不過東湖坐船沒有西湖坐船的味道,太空曠,也沒什麼特別的景緻。論靈秀,東湖不如西湖,論景緻,東湖不如瘦西湖。那麼東湖的特色是什麼?我的感受是開闊和大氣,同時還有一種寧靜和質樸。

曇華林

稍作休整,我還是地鐵去了曇華林。主要是我對武漢的交通不熟悉,曇華林離我住的江灘只有2-3站地鐵的樣子。晚上的曇華林別有一番滋味,有點像鼓浪嶼,據說原先是給美院畢業的學生當畫室,逐漸形成氣候,最初這裡是瑞典的教區,可謂歷史悠久,我聽司機說,原先這裡是武漢有錢人的別墅,文革的時候,變成了72家房客,我想真的是什麼毀壞力都不如人。

螃蟹岬地鐵站出來是曇華林的另一頭,有個中學,我還以為走錯了,走入深巷才發現別有洞天。各種小店都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二八年華的時候,愛情是人生的全部吧,在繁重的學習間隙,有個人可以思念是件多麼浪漫而又美好的事情;步入社會後,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有那麼多的不公平,要么坦然接受,要么憤世嫉俗,努力奮鬥的過程中,才發現滿園春色統統辜負,於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慢下來,靜下來….. .其實以怎樣的方式生活都可以,關鍵要有內容有追求,努力任性地加油吧。

曇華林論小資不如鼓浪嶼,主要是先天不足,硬件上就有差距,一路都是咖啡館,也就是裝修和口號的區別了,實質性的差異化並不能感受到,長久以往是不能共生的吧,我覺得武漢不必事事學人,只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堅持且放大就好。

快走到頭了,看到了她,我是有多激動,這個高地女神太可愛了,真想抱一抱,可惜店打烊了。

戶部巷

轉出曇華林,戶部巷在不遠處,我還想感受一下,夜晚燈光下的小吃街,以及人頭攢動的景象。還是那句話,無論是燒烤、甜品,都是常規品種,我也就嚐一下炸香蕉,主要是看看人群,嘿嘿。

論老街的味道不如重慶的磁器口,論小吃的種類不如西安的回民街。這樣的戶部巷就略顯尷尬,何況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無論是熱乾麵還是豆皮吸引力一般,而且地方特色小吃還是偏少。單一個熱鬧勁,我覺得還是單薄了些。

依舊是輪渡回酒店,夜晚的江灘是不是格外迷人?

清晨的江漢路

沒有摩肩接踵的人群,沒有喧囂叫賣的商舖,清晨的江漢路格外寧靜。駐足享受一下,這個城市別樣的美。

江漢路上一處老宅的房門,這斑駁的門後曾經有多少故事?

寶通禪寺

原本想放棄的景點。因為起早,所以還是選擇去看看,沒想到出乎意料的好。寶通禪寺是武漢最古老的寺廟,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位於武昌洪山南麓,地鐵2號線可直達。歷來寶通禪寺就是皇家寺院,故氣派非凡。寺院後方有洪山寶塔。入寺後,門房特意告知,寺院後方有寶塔,如有興趣可以登塔,我沒想到寶通禪寺竟有如此規模,清晨的陽光灑在大殿上,時間尚早,並無多少香客,多數還是來鍛煉的。

走著走著來到了羅漢堂,我起初並不知,殿內全是立體的人像,像故事又像畫卷,看的我迷茫,我還想是不是佛教故事,帶著疑問我走出大殿。洪山菜苔非常有名,殿外大片種植,有個慈眉善目的老媽媽在開鐵門,於是我上前詢問,是否可以登塔,她說可以,這就開門;我問塔高嗎,她回答我說慢慢地登,挺好的,去體驗一下吧;我忍不住又問,大殿裡的四周究竟是說什麼故事,她回答我說那是500羅漢,我隨口說這羅漢倒挺生活化的,她不緊不慢地回答我,羅漢當然是生活化的呀,修行離開了生活就沒有意義。那一刻我愣了幾秒鐘,彷彿一下子悟了,佛學宗教沒有那麼玄,應該是每一個人都在身體力行,也是每一個人能說出來的哲理,我們只要認真地活在當下就好,其實我們也都在修行。這一刻的感動,真的是難以言喻。

2元的登塔費,我將背包存在了賣票處,僧人只淡淡地告誡我別忘了回去取就行。寶塔的台階相當高,而且樓梯非常窄,幾乎沒什麼遊客,所以爬的不費勁,憑塔眺望,武漢三鎮景色盡收眼底,可惜仍有輕微的霾,能見度有些弱。

長春觀

離寶通禪寺公交2站路,始建於元代,明永樂年間和清康熙年間(1661-1722年)再次重建,號稱道教“江南一大福地”。長春觀內崇奉的是道教“全真派”,以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弟子邱處機的道號“長春子”命名。現任道長吳誠真,是1800年來絕無僅有的女掌門,觀內隨處可見盤髮髻,衣衫飄飄的童子。

20元的講解費,一位女童子按照八卦的路線圖,帶我依次參觀了元辰殿(供奉的是斗姥星君),七真殿、三皇殿、太清殿等,道家與佛教不同,所供奉的均是歷史上確有其人,道家一脈相承地清靜無為、見素抱朴也是中國歷代文人所信奉的修身之道,只是長春觀的商業氣息太過濃郁,反而失去了她應有的寧靜。道士解簽符的創收用意也讓人一眼看穿,減分了不少。當然我覺得還是值得一去,只有自己去過才有評論的資格嘛。

六十花甲子。大家都不陌生,道教裡,有六十個歷史人物是各個太歲的掌管者,找到自己的出生年份(農曆),就知道哪位是你的主管者啦,去拜拜吧,討個吉利。

古德寺

從長春觀出來到古德寺,對於武漢的交通完全抓瞎,這時我意外地發現了神器,就是百度。查詢後給了5種公交路線方案,類似丁丁地圖。將近1個小時,我輾轉來到了古德寺。

曾經看過某篇精華遊記,把黃昏餘暉下的古德寺拍的那叫一個美,於是古德寺也在我武漢行的願望清單中。

古德寺三個字是黎元洪所提,寺廟始建於清光緒三年,是融合了佛教三大流派:大乘、小乘和藏傳佛教於一身的寺廟,建築風格獨樹一幟,在國內任何一座佛教建築中絕無僅有。儘管他如今嵌在高樓中,可你站在古德寺前,或許會認為這裡是一座教堂、或是一座東南亞的佛教寺廟,充滿濃濃的異域風情,與印像中的國內佛教寺廟完全不一樣。

大殿外的迴廊和立柱上,彷彿可見古希臘神廟的影子,而立牆上的園窗和尖尖的拱頂,又有東正教的神韻,主殿外觀又像基督教堂,總之非常有特色,值得去親身體會一下。

遇見·武漢美術館

出古德寺,我已經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的行程,打算回酒店拿行李奔赴火車站。坐車來到了南京路與江漢路的交界處。

走進一看橫幅,不禁啞然失笑,“整治膠囊房”,可見曾經的老建築,如今已是面目全非。一轉彎,我遇見了武漢美術館。

曾經的漢口金城銀行。現在的武漢美術館,我越來越相信,一個人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地方都是緣分,本來是回酒店取行李的,竟然在轉角遇到了美術館,那就把午餐時間讓給藝術作品吧。

我去過的美術館分兩種,一種就是在城市的老建築裡,比如上海、神戶;一種就是完全新建的,比如奈良、南京;各有特色,我更喜歡前者吧。正在展出的是“武漢印象”的主題展,是邀請了各地的藝術家來武漢采風,然後根據各自對武漢的理解,創作作品,3個展廳中,可以看到武大櫻花、漢口老街、東湖美景、黃鶴樓等武漢標誌,我最喜歡兩幅作品,一個是漢口印象,那種五彩抽象的雜糅,多層次地表現了武漢的內容;另一個是弄堂即景,從一個小窗口-武漢的生活展現了這個城市的歷史,可惜的是全程只有不超過5名觀眾,我想除了推廣宣傳不夠外,整體武漢市民對美術的熱情也有些寡淡。

原來武漢印像這樣的主題展出已經堅持了好幾年,我不禁為主辦方鼓掌,也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這樣深度的挖掘才能讓人們關注到文化和歷史的重要性,也許只是每天上班經過的地方,都是值得回味和保護的,人的意識需要這樣的喚醒。

漢口火車站

上海的火車站太現化而顯得沒有味道,歐洲的火車站,如果不告訴你,你會以為是某個歷史建築,一個城市的文化是靠這些點滴匯聚而成的,漢口火車站一下子讓你回到了民國時期,內部空間也非常大。如果地鐵過去,那麼在站內就有周黑鴨和麥當勞之類的,可以稍作休整和購買手信。周邊快餐店,酒店林立,來往人群眾多,環顧四周,武漢,後會有期啦。

行在武漢。武漢旅遊整體配套和信息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無論是酒店前台還是路人,對很多景點都是一問搖頭三不知,要么就是隨意指點。晚上22:19到達漢口火車站時,我給前台打電話,問怎麼過去,前台讓我打車,其實那個點還有地鐵,後來是地鐵人員告訴我怎麼走;在司門口要去修眼鏡,問路人直接給我指反方向,還是言之鑿鑿;難怪在咖啡館遇到另一個遊客時,他忿忿地說來了沒幾天,打車費已經過500,而且有個地方就是路人來回指,他來回坐。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