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對於江南最初的印象,來源於幼時背誦的一首漢樂府名歌——《江南》,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並非兒時就對江南心生嚮往,而是在於這首詩簡單易記。
家鄉離書本上的江南很遠,有了距離,隨著接觸描寫江南的詩越來越多,便有了想像的空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去過的文人騷客無不對之抒發懷戀之情!漸漸地,這些戀語竟在心頭縈繞出一段段揮之不去的情結,人啊,一旦有了好奇和渴望就會有執念,對於我來說,這個執念就是去一趟江南!
可何處是江南!是吳儂軟語交錯聲中的水鄉人家是柔風細雨下緩緩前行的烏篷船是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十里秦淮亦或是水石相應、靈動多姿的古典園林還是許仙邂逅白娘子的殘雪斷橋!
可選的地方越多,反而有點驚慌失措,既然想去結識這位久久印刻在夢中的翩翩”佳公子“,那隻有根據上天的啟示來安排我這段江南之旅了。恰好最近迷上了舊版書,得知湖州南潯有個非常著名的藏書樓,那麼,我的尋夢之旅就從南潯開始了……
江南古鎮南潯位於美麗富饒的杭嘉湖平原腹地,歷史悠久,經濟繁榮,文化燦爛,風景秀美,被譽為“江南古鎮的封面”。明清時期為江南蠶絲名鎮,擁有中西合璧的豪宅、詩意濃郁的園林、欽若嘉業的書樓、蠻生海外的湖絲、巧奪天工的雕飾。
江南古鎮南潯位於美麗富饒的杭嘉湖平原腹地,歷史悠久,經濟繁榮,文化燦爛,風景秀美,被譽為“江南古鎮的封面”。明清時期為江南蠶絲名鎮,擁有中西合璧的豪宅、詩意濃郁的園林、欽若嘉業的書樓、蠻生海外的湖絲、巧奪天工的雕飾。
【當地氣候】
南潯區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濕潤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5.5~C~16~C之間,1月氣溫最低,平均2.8~C~3.8℃;7月最高,平均28~C ~28.3~C。年平均雨日142~155天,平均降水量在1050—1850毫米左右,平均濕度為78%左右,年平均風速為3.2米/秒左右,無霜期224—246天。年日照為45%,氣候溫和宜人。
【地理特徵】
南潯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平原,地勢較低,平均海拔在5米以下。境內河流縱橫,湖漾密布,共有河道1035條,總長1674公里,總水域面積84.7平方公里,河網率為12%。地形平坦,僅有數座海拔百米以下的小山。長超山為全區最高峰(98.5米),近郊和孚漾、橫山漾邊各有一座小山,為龍王山、倪橫山;西部有市山、毛山,位於菱湖下昂;東部有一著名土丘,位於善璉,名為含山 ,含山為蠶花勝地,矗立在京杭大運河畔,為京杭大運河南潯段的標誌景觀。土壤主要為沖積土和水稻土。全區河網密布,屬典型的水網平原。蘇南運河( 鎮江諫壁— 常州 —南潯),全長224千米,貫穿江蘇經濟最發達的常州、鎮江、無錫、蘇州等縣市,溝通了長江、太湖水系,與上海、浙江等周邊地區的省際河流相連。浙江段(南潯— 杭州 ),全長120多千米,溝通了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分為東、中、西三條路線,一般以東線代表運河的位置,河道狹窄、彎曲,終年可通機動船舶。
【交通方式】
自駕路線
1、上海方向遊客:A9—申蘇浙皖高速(南潯出口下)—吳越路—南潯
2、杭州方向遊客:杭寧高速轉申蘇浙皖高速—申蘇浙皖高速(南潯出口下)—南潯/杭寧高速—申嘉湖高速(練市南潯出口下—湖鹽公路—南潯
3、寧波方向遊客:杭州灣大橋–乍嘉蘇高速(即蘇嘉杭高速)–申嘉湖高速(練市南潯出口下)–湖鹽公路–南潯
乘車路線
上海—南潯:上海客運總站、上海客運南站、虯江站長途汽車站、上海巴士高速客運(滬太站)、上海長途公司北區客運站都有到南潯的汽車
杭州-南潯:杭州汽車北站每天有數十趟班發往南潯車站的汽車,行程約2個小時,抵達南潯車站可乘當地三輪車到古鎮景區。
蘇州-南潯:蘇州汽車南站(南環東路迎春路口,市內公交29路、30路、31路和101路可達)每半小時發一班到南潯的班車。另外,蘇州汽車西站(蘇州新區長江路金山路口, 蘇州樂園北側,火車站乘3路可達)也有車發往南潯,行程約1小時。
嘉興 -南潯:嘉興汽車北站乘車,北站每天08:30-16:30有8趟班次到南潯,約半小時、1小時一趟不等,行程57公里。
湖州 -南潯:原湖州汽車總站(現在叫浙北客運中心)每天06:30-17:30有快客到南潯,約15分鐘一班;湖州汽車新站,發往南潯泰安路客運站的車很多,快客20分鐘一班,約1個小時車程。
高鐵路線:
坐高鐵到湖州站下,乘坐101路 ,15分鐘左右一班,晚間間隔60分鐘一班,全程90分鐘左右,到泰安車站下車,車費8元,上車有售票員。到站後坐三輪車或者滴滴打車直接到景區門口。
首班時間:06:00:00
末班時間:22:40:00
另:如果不願坐公車,可以在湖州站下車後叫滴滴順風車,拼到人一起去的話車費30不到,如果沒有人一起,只要司機接單車費在40-50之間,比較省事方便。
公交
南潯長途汽車站(318國道旁)
諮詢電話:0572-3061139
泰安路汽車站(公交車總站)
諮詢電話:0572-3082131
航空
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相距約100公里
與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相距約90公里
與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相距約135公里
【旅遊信息】
景區門票:100元,旅遊網站上有優惠票出售,大約80元左右
遊船船票:景區門票只能參觀景點,如果想要乘船水上游覽需要另外購買船票
路線一:廊橋碼頭—— 廣惠宮
單程160/船,雙程240/船
路線二:廊橋碼頭——小蓮莊
單程240/船,雙程320/船
(每船限坐8人)
添加拍攝地
Day1:嘉業藏書樓-小蓮莊 -民國風情灣
Day2:張石銘舊宅 –劉氏梯號 -絲業會館
Day3:張靜江故居 –百間樓
【拍攝裝備】5D MARK III機身+24-70鏡頭 , 大疆精靈4pro無人機
注意:在其它地方或酒店航拍記得先詢問相關人員(目前如果在禁飛區發現亂飛無人機將會被行政拘留,嚴重的還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圖片後期】Lightroom,photoshop
【視頻後期】Davinci
【必備用品】
1、運動套裝和拍照服飾, 比如傳統服飾以及傘、扇子等配飾。
2、墨鏡,帽子,太陽傘,防曬衣也都是出門必備,除非你不怕被曬黑。
3、雨傘和雨衣,因為天氣陰晴不定,帶著以備不時之需。
4、暈車藥,乘車暈車的童鞋記得出發前帶好當地山路較多。
百間樓依河而立,河道蜿蜒逶迤。
有石橋與騎樓式長街相連。屋宇之間均有形式各式的封山火牆、河埠石階、木柱廊簷,與應在水上的倒影,構成了一副江南水上人家的畫卷。這裡有南潯最好的夜景,入夜,四寂無人,蟬聲鳴鳴,坐在河岸邊,微風拂面,小扇搖曳,彷彿整個水鄉都是你最好的夢境!
我們這次入住的是詩緣江南酒店,詩緣江南民宿臨水而建,位於風景絕佳的百間樓,具有最佳拍攝點、最佳地理位置和最好的視點,是體會南潯美景的最佳落腳點。
辦理入住的大廳裝潢的古色古香,遞上身份證給前台的工作人員,迅速辦理好了入住。因客房與大廳不在一起,工作人員怕我們找不到,親自送我們去客房。
我們是幾個女孩一起結伴出遊,他們貼心地給安排了30號獨棟樓,推開木質大門,裡面是一間佈置精美的小客廳。
除了一進門的藤製圓桌,還有一張木質的四方桌,入住的客人可以在這裡沏茶,看書,也可以在這與三五好友一起暢談。
沿街的房屋多為前店後宅式,民宿在修建的時候將這原本常用作開店鋪地方佈置成了客廳。
雕花的木質家具,所有的擺設都沿襲當地的古老傳統,一旦走進這裡,就像走進了舊時的江南。
進門的左手邊有一個木質的小書架,上面擺放著很多關於南潯的書籍,可供客人翻閱。
穿過大廳往裡走便是客房,樓下從左往右有三間,沿著樓梯上到二樓還有兩間。這樣的房型特別適合一大家庭集體出遊或者三五好友約伴前來,很私密。
客房依舊延續了大廳的整體風格,古色古香,實木的大床,沿河的雕花門窗,藤製的桌椅。
大床柔軟舒適,床頭還配有起夜燈,因為夏天蚊蟲很多,抽屜裡有電蚊香片,空調的遙控器和電視遙控器都整齊地擺放在床頭的小盒子內。
枕邊還擺放了香薰瓶,淡淡的香味瀰漫著整個房間。
此前在烏鎮西柵時也住過臨河的民宿,但人太多,相當嘈雜,而坐在這裡,我能清楚地聽到窗外潺潺的流水,聽到居民們在河邊澴衣嬉戲,枕水而眠應當如此。
客房的辦公桌佈置的筆墨很有心意,因為南潯古鎮盛產湖筆,所以桌上放置了筆墨,還有可以練習寫毛筆字的字帖。
閒來無事時,住客在自己的房間內就能練習書法,簡單方便。
如果練字累了的話可以切壺茶,品著茗閉目養神一番。
盥洗室很大,淋浴房單獨隔開,這樣就不會弄濕其他地方了。馬桶是全自動溫控馬桶,很方便使用!
所有的洗漱用品都被擺放上木質的托盤內,就連牙刷和梳子都是木質的.
枕邊的花籃放著一些關於南潯古鎮的書,可以幫我們更好的了解古鎮的方方面面!
其他住宿信息
花間堂
求恕裡是嘉業藏書樓主人劉承幹於1930年所建之別墅,2017年經花間堂修繕後將南潯雅譽生活典藏其中,重新向世人開放。
江南庭院
位於群樂路,依院而立,與古鎮景區相依相望。
沉香會館
與景區融為一體,按5星標準建造的度假酒店。
穎園飯店
系南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庭院式飯店
都市聚落
位於古鎮洗粉兜的青年旅社
君瀾度假酒店
由老廠區改建的一體旅遊綜合體
還有其他價格檔次不一的酒店和民宿可以選擇。
自古江南多美食,作為魚米之鄉的南潯當然也不例外。南潯有周生記餛飩、諸老大粽子、姑嫂餅、丁蓮芳千張包、臭豆腐、定勝糕,熏豆茶、百年老店“野荸薺”的橘紅糕、糯米棉糖、火腿炒螺絲、清蒸白水魚等美食。桔紅糕、定勝糕與南潯香大頭菜一起,被人們譽為南潯”三寶“。
我們的第一餐是從民宿的餐廳開始的,有專業的廚師掌勺,當我已經飢腸轆轆的時候,美味的食物頃刻間治癒了我的胃。
一小碟糖醋蘿蔔片作為開胃菜是極好的選擇,爽脆中帶著酸甜,滑溜溜地和味蕾接觸著。
茄夾的色澤金黃鮮亮,脆嫩適口,裡麵包裹著鮮肉糊,爽脆可口,味道很獨特的一道炸製食品。
鹽水毛豆是江南的傳統小吃,此菜清香鮮嫩,佐酒最美,加了點辣椒,更加的開胃。
五香皮凍鳳爪,因為江南飲食偏甜膩,所以鳳爪在這邊也不是剁椒的了,對於不能吃辣又喜歡啃鳳爪的人來說,這個菜是福音。
鱸魚富含多種營養價值,是淡水魚中含DHA量最高的,因此清蒸鱸魚最補腦。這道菜吃起來魚肉剛熟,細嫩爽滑,魚肉的鮮美完全的呈現。湯汁帶著米酒的甜,豉油的香,吃到嘴裡絕對每一口都是享受。
海參湯有補益五臟,強腎益精,理虛養血的功效。
作為一個愛吃蝦的人來說,每次吃飯必點的菜。
鮑魚,7碟都是我的哦
除了秋葵,我們還品嚐了據說只有在當地才能吃到的繡花錦,有點像我們平日里吃的小青菜。
如果秋天來的話,九月底正趕上吃蟹的時節,南潯的特色美食很多,但一年一度的螃蟹宴不可錯過.每年9至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
正因如此,廚師們也是費盡苦心,搞了許多有關“蟹”美食創意,如生蒸大閘蟹、香辣蟹、薑蔥蟹、椒鹽蟹等。在古鎮裡有專門的土灶,這樣的灶台還是我小時候見過的,用土灶蒸蟹,可謂妙哉.
吃螃蟹也有許多講究許多技巧,正確的吃法是,先把螃蟹身上圓形的蓋子揭開,如果是母的,你會在肚子的地方看到黃澄澄的蟹黃,這是螃蟹身上最好吃的東西。
你也會在兩邊靠近大腿的地方看到一些白的像刷子毛一樣的東西,那是不能吃的。吃完蟹黃,就可以吃蟹肉了。
蟹肉是白色像魚肉一樣的東西。最好把螃蟹掰成兩半,這樣可以把白花花的蟹肉暴露出來。
另外,在吃蟹時要放姜,其原因在於海產品性寒,再倒上香醋,十分美味.
為了祛寒,專門買來”天國桑園”的桑果酒,酸酸甜甜,酒精度數不高,就算是不會喝酒的人也能小飲幾杯.
油炸臭豆腐也是江南的美食之一。臭豆腐乾一般吃法有兩種:一種是臭豆腐乾用油煎,拌上甜蔥醬、蔥末等佐料即可食用:另一種是臭豆腐乾放入蔥、醬、薑末等佐料,隔水清燉,即成清燉臭豆腐乾、臭豆腐乾雖有臭氣,但吃起來香,其味甚佳。
想吃幾塊炸幾塊,作為零食是不錯的選擇。用南潯人的話來說,這是“純正的南潯風味”。
看到這雞爪,不由得又眼前一亮,記得大學時有浙江的同學,每每回家都會給我們帶當地的紅燒雞爪,比我們平時吃到的雞爪個頭兒要大不少,醬香濃郁,肉質酥嫩,那真叫是一個懷念,眼前這南潯的雞爪出的也就是同宗了。
諸老大粽子據科學測定,諸老大粽子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及十七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歷來為湖州的傳統美食,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這可是南潯古鎮著名的特色傳奇菜——“潯蹄”。謝霆鋒《十二道鋒味》節目強勢推薦的,潯蹄是南潯當地老少咸宜的一道名菜,以傳統古法燒製而成的大蹄色澤紅潤、口感軟糯、味道咸鮮、香而不膩。老底子普通百姓家中也就是過年過節時才會吃到的,如今,只要你來,美味永遠在等你!
我是個不愛吃糕點的人,但這家糕點舖的糕點又糯又香,真讓人回味。買了一盒,很快就吃完了,同伴也說好吃,後悔沒多帶些回來。
桔紅糕
“野荸薺”桔紅糕是南潯傳統特產,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野荸薺”桔紅糕,軟而不粘,色澤桃紅,桔味醇正,香糯可口。
菱湖雪餃
菱湖雪餃是南潯區菱湖鎮的特產,據傳已有三百餘年曆史。在外的菱湖人回鄉探親,總不忘記買上幾盒家鄉的特產帶回去,吃著就像在故鄉一樣親切。菱湖雪餃是傳統茶食珍品,“白如雪,形如餃”,口感鬆脆,甜度適中,不沾牙,風味獨特,是江南傳統名糕點之一。“雪餃”是個形象化的名稱,所謂的“雪”,是一種炒熟了的秈米(一定要用秈米)磨成粉,再加入綿白糖,其色如雪而味甜。
熏豆茶
熏豆茶是南太湖地區的傳統土特產品,農家待客素有自製和飲用此茶的習俗。
香大頭菜
南潯香大頭菜一般在二、三月份加工而成,加工的好壞取決於選料和醃製過程。製作方法要經過整理、曬乾、切片、鹽醃、裝甏等環節。主要風味特點是色澤黃嫩、口味鮮美、鹹淡適宜、回味香甜,略帶清香,菜頭脆嫩,纖維細膩,每個菜頭展成扇面形。佐膳皆宜,是加工蔬菜之上品。
風枵
南潯人稱鑊糍(即糯米鍋巴)為風枵。風枵加白糖沖開水叫風枵湯(農村叫待帝茶)。春節期間用風枵湯待客,在農村一帶盛行。
雙交面
在絲行埭靠近三清橋一帶,多年來頗負盛名一種交頭面,交頭有滷汁、牛肉、白雞、素絲、雪菜等十餘種,尤以雙交面(又叫酥肉爆魚麵)為上品。鎮上狀元樓、五福樓等麵店都有出售。
繡花錦菜
南潯繡花錦菜外形與普通青菜相似,只是菜莖稍細,菜葉的邊緣有細細的鋸齒形,葉面上的脈胳富有一種曲線美。此菜炒熟以後,依舊碧綠。品嚐此菜,不僅菜汁中有一種清香,而且還有一種比普通蔬菜糯軟得多的愜意。奇怪的是此菜隻長在南潯方圓十里之內,十里之外這種菜就變種,有形而無香。
雙林姑嫂餅
雙林姑嫂餅,南潯雙林傳統名點。扁圓形,厚薄均勻,粉質細膩、油潤,呈淺灰色,有麻油香味,酥鬆爽口,由於體積小面精,一口一塊,口即酥溶,鹹甜可口。雙林姑嫂餅用料講究,先用上白麵粉用文火成嫩黃色,再將炒熟脫殼的黑芝麻磨成麻屑,加糖粉;然後放上熬好的豬板油、少量精食鹽,放進適量的水,拌和成酥性麵團用印模壓製而成。
定勝糕
定勝糕色呈淡紅,鬆軟清香,入口甜糯。主要是將米粉放入定勝糕模型內,摁實,面上用刀刮平,上籠用旺火蒸20分鐘,至糕面結攏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
練市醬羊肉
又稱紅燒醬羊肉。取成年湖羊(雄性為上品),活殺剝皮後,切成大塊入鍋加之黃酒、醬油、食糖、紅棗、薑等佐料烹之。其特點是精而不油、酥而不膩、香而不羶,色澤紅亮,鮮美無窮。秋冬的練市,紅燒醬羊肉香飄滿街,是農家、賓館、酒店餐桌之佳餚。
“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潯半個鎮”
這句古老的諺語放在今日的南潯依然正確。南潯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先民生於斯長於斯,它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形成精巧獨特的建築佈局,鎮上粉牆黛瓦,小橋流水, 老街深巷,洋溢著濃郁的江南水鄉氣質。南潯自古就是江浙雄鎮,在南宋時便已“耕桑之富,甲於浙右”,明清時更是興盛,成為重要的桑蠶絲產地,形成了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
一條河穿鎮而過,古老的拱橋,整齊的駁岸,綠柳迎風,街河映波。
最有風情的是鎮東邊的百間樓 ,這是明代董份的家眷住處,沿河百十間民居臨水而築,順河彎曲,一道道聳起的山牆,一重重圓拱的過街捲門,一排排沿河的排柱廊簷,一座座河埠石階,灰屋頂、白粉牆、木扇門,倒映在水波之中,是一幅精緻的水上人家畫卷。
南潯不但外美,而且內秀,歷來崇文重教。這裡名門輩出,曾有“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之說。
南潯的不少名宅大院建築氣勢恢宏、中西合璧、裝飾精良、世所罕見。
南潯還是個園林之鎮,最盛時有26座之多,冠蓋全國。
六月的初夏,沿街的柳樹早已鬱鬱蔥蔥,池塘的小荷也開始綻放。
在橋頭一坐,看水中倒映的橋影,看橋上往來的過客,然後低頭吃一碗撒著蝦米和胡椒的本地大餛飩,心情閒適,舌尖愉悅!
對於一個外來女子,這種閒情逸致自然不甚平常,也只有虛度江南的這幾日才會有,太過沉醉,一時忘了身處何方,眼裡只有這詩意的水鄉圖景,當站起身時,望見對岸張石銘故居高高的圍牆,便會想起這個古鎮的獨特之處:它的趣味不在於這小橋流水般所謂溫柔之中,而在那些圍牆裡!
流經南潯的運河略顯寬闊,方便走大船的橋洞高高聳起,疏朗的景緻與其他江南小鎮有所區別。
行走在古鎮上,令人驚異的嚐著一座座大院深宅,歲月雕刻在圍牆上,故事都在圍牆裡。
水在這,橋在這,歲月帶來的風霜,卻帶不走戀戀風塵的深深故情!
高牆,深院,青磚,石階。時光倏忽而逝,此地花開花落。什麼都已不同,只有真心前來會面的人襟懷未改。
無舟無水,不成江南,船在其間,恰是點睛之筆!
橋邊臨水的窗前,一杯亦或一瓶花草生長於窗台之上,生命是條小河,靜默而有活力。
荷花柔得似棉,靜得若水,她深刻理解著古韻般的造作,婀娜不由人,我自成畫。
現代人或許已經不需要書籍來寬慰自己,那年的黃金屋,如今已庭院空空。
葉子大部分漂浮於水面,層層的葉子中間,嬝娜地開著一朵白花。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亭台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葉子肩並肩密密的挨著,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魚兒,不能見一點顏色,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沉醉在這如畫般的景緻中,他們都是做著一個難以忘卻的“江南夢”。“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碧柳黃鶯啼早春,古橋淨水醉紅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南潯的景緻像陳年的鼻煙壺,中西合璧;南潯的景緻像一段絲綢,絢麗光潔:南潯的景緻像一幅水墨畫卷,描繪出她的幽靜,描繪出江南的別緻……
二,小蓮莊
小蓮莊是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南潯“五巨構”之一,因慕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建湖州蓮花莊而得名。小蓮莊的主人是劉墉,當然並非是清朝的宰相劉羅鍋劉墉,而是清末南潯“四象”之首的大商人。所謂“四象”,乃是清光緒年間江浙一帶流傳的一句俗語“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五十到一百萬者稱之為牛,二十到五十萬者就是狗啦,以動物形體大小來比喻南潯富商的財富。他發跡後深感有錢財無文化的尷尬,極力教兒子讀書,應舉科試,這座劉家私家園林,就是其構造書香門第的苦心所在。
小蓮莊的營建,從清光緒十一年(1855年)開始,到民國13年(1924年)建成,歷時四十年之久,成為中國園林史上掉尾的大作,也吸納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在古典園林中加入西洋元素,成為有趣的收官一筆。
這裡的嵌入,絕非加入像西式柱頭、落地玻璃鏡、自鳴鐘這些物件,也不像其他皇家園林一樣完整的模仿出一座西洋園林,而是將西洋建築聯綴於東方的亭台樓閣之中,參差相合,別開生面。
這個建築叫“東昇閣”,在池塘西南角,紅磚白牆,石膏吊頂,陽台鐵欄,均為歐式,窗戶上配以百葉窗,面向朝陽 ,可窺全園景色。這是園主女眷休憩之地,故又名小姐樓。
作為私家園林的精品,其造園方法不拘一格。
一汪水池,
一群樓閣,
一堆假山,
山用牆隔,
池用河圍,
樓用廊連,師法自然,佈局疏朗,景觀舒暢。
滿池荷蓮,
垂柳長堤顯露於曠地之中,不似有的名園shen深藏於高牆深院內,含而不露,小蓮莊則像清純雋秀的村姑落落大方於群芳之中。因此,你在沿河慢走的時候,就能隱約地看到對岸的樓閣與垂柳。
小蓮莊位於鎮西南萬古橋西、鷓鴣溪畔,與嘉業藏書樓毗鄰。午後,鷓鴣溪上來了幾隻鸕鶿,它們十分乖巧地靜立在船上,正在為自己的下一餐物色著食物。
北岸長堤的東端亦有西洋門樓一座,額上是鄭孝胥書寫的“小蓮莊”。
群體建築由園林、劉氏家廟和劉氏義莊組成。
整個外園的主體就是這佔地十畝的荷花池,俗稱“魚池涇”。
現在的時節荷葉正盛,荷花初開。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些詩句,早已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放眼望那湖面上,每一朵荷花都似一位姿態不凡的仙子,在荷葉的襯托,微風的扶持下翩翩起舞。每一朵荷花,都有一種獨特的風韻。有的還是一個花骨朵,含苞欲放;有的才開出兩三瓣,迷人醉眼……
千萬片荷葉,千萬鍾姿態,靜靜的湖面上佈滿了碧翠欲滴的葉子,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的嚴嚴實實的。嫩葉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把波光粼粼的湖麵點綴得更加燦爛奪目。
荷花的花瓣,粉白若脂,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
紅鯉魚綠鯉魚在荷葉間忘情嬉戲,正如漢樂府描述的那樣: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不就是我夢中的江南!
從荷花池往裡走有一處四面開有窗扉的四面廳,名曰:淨香詩窟。廳為典型的歇山頂,垂脊端上坐有八仙雕塑,十分罕見。
湖筆亦稱湖穎,是“文房四寶”之一,被譽為“筆中之冠”,湖筆的故鄉在浙江湖州的善璉鎮,沒想到南潯古鎮內也能看到製作湖筆的過程。
據說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污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
如果喜歡的寫毛筆字,可以在這購買幾支。
小蓮莊東側的五曲石橋旁紫藤垂掛,這顆紫藤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待到紫藤花開的時節,一定很唯美!
穿過五曲石橋和聽雨亭,走進這個圓形的石拱門,就到了小蓮莊的內園。內園的主體是是一座太湖石疊成的假山,仿照唐代詩人杜牧《山行》的詩意取景,因此我覺得最佳的觀賞季節是在秋天假山石旁的楓葉紅了的時候。劉氏的家廟在園林的西部,門前有兩座石雕牌坊,精緻小巧,建在狹窄的通道裡。兩座牌坊為清朝光緒帝御賜,這是東牌坊,刻有“樂善好施”四個大字,因年代久遠,日曬雨淋,如今這兩座牌坊都開始有不同程度的剝落,景區怕有東西掉下來砸傷遊客,因此在兩座牌坊四周裝了防護網。
家廟前有八字照壁,一堆石獅形態生動,劉字的燈盞高懸於半空中。
家廟共三進,第一第二進是門廳和轎廳,第三進是祭堂,正中懸掛著清朝宣統皇帝所賜的金匾。
家廟之後有”馨德堂“樓房四周還有廊道,小院雅緻清幽。
一汪水池,一群樓閣,一堆假山,一片垂柳,縱觀小蓮莊,無論是從園林的景色來說,還是從造園的佈局來說,都不愧為園林之中的精品,在整個江南的眾多園林中,亦是孤例。
一,嘉業藏書樓
所謂藏書就是收藏、整理、保管圖書。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設立國家藏書機構和圖書管理員的國家之一。在河南小屯殷墟中發現的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小屯遺址也就是最早的藏書樓了。按照藏書性質不同,可分為:官藏、私藏、書院藏書和寺廟藏書。私家藏書的出現要晚於官藏,藏書的最初目的是出於對知識的渴求。在唐中早期出現了雕版印刷技藝,至宋代雕版大興 ,出現了出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刻尤其是浙刻本,雕版之精、字體之美、印刷之良至今都是藏書家趨之若鶩的甄品,而藏書也因此大盛。明清兩代是私家藏書的鼎盛時代,藏書數量在幾萬卷的藏書家數以千計,私家藏書樓也大量湧現。
大凡知道藏書史的人,都知道這有名的嘉業堂,它被著名藏書家韋力稱為保存最好的私家藏書樓。江南一地,以前藏書樓眾多, 寧波天一閣,蘇州春在堂, 常熟絳雲樓、脈望館、汲古閣、溫州玉海樓 ,都是著名的藏書樓。南潯鎮也一度集中了數座藏書樓,如張氏的適園、劉氏的眠琴山館、蔣氏的密韻樓,可見斯文之盛,而嘉業樓是其中翹楚。
此藏書樓建於1920左右,佔地20畝,總體為園林式的佈局,書樓呈正方形,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層建築。
朝南正中設有瓦簷磨磚貼面門樓,入內是一個佔地2畝的四方天井,天井高大敞亮,使書樓光線充足,並可晾曬書籍,考慮很是周到。圍有迴廊的兩層樓房,上下共有庫房52間,存書三十萬餘冊,藏有不少珍貴的明代抄本,稿本和清代禁書。
後排正廳內懸有清末代皇帝溥儀題的“欽若嘉業” 九龍金匾,書樓由此而得名。
書樓前排東座為“宋四史齋”,珍藏宋刻《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
樓上正廳為“希孤陋”,匾額為鄭孝胥所題。
整座書樓的落地長窗和圍欄,均用“嘉業藏書樓”和“希古”的篆文圖案。
欄杆用鑄鐵裝飾,在當時已是豪華裝飾。
藏書樓的正對面是一處風景絕佳的拍攝點,因與小蓮莊隔河相望,從這裡亦能看到十畝荷塘,園內假山林立,花木扶疏,幽靜清雅。
這座藏書樓的樓主是劉承幹,劉墉是他的祖父,經營湖絲成南潯巨富“四相”之首。劉承幹繼承祖業,也是富豪。劉承幹本人中過秀才,愛書如命,立志收盡天下好書。辛亥革命後,許多的前朝官宦家世敗落,大批的古籍流入市場,這時候劉承幹趁機收購了大批好書。
劉承幹不僅蒐集古籍,還自己雕版印書,做事十分認真,只要是嘉業堂的刊印古籍,都要經過學者仔細的校勘,他親自作題跋,印刷精良,因此嘉業堂還因雕版印書蜚聲海內外。
據說劉承乾為人豁達,刻了書便四處送人,當時日本學者來索書的有很多,所以嘉業堂在日本學者中很有名。1933年後,劉氏家道中落,嘉業堂一些珍貴的古籍逐漸失散,好在解放戰爭中,藏書樓受到了保護,沒有被破壞。
50年代後,劉承幹寫信給浙江省圖書館,自願將書樓與藏書樓捐給國家,因此現在嘉業堂為浙江省圖書館的藏書樓,存書共三十餘萬冊,版片三萬餘片,現作為南潯古鎮的景點之一,對外開放。
為了能讓更多的遊客了解雕版印刷術,現在嘉業藏書樓內設有專門的雕版印刷體驗區。
最初,在唐朝時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並在唐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
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也是唯一沒有區域限制影響遍布全國的文化形態,作為一種民族遺產,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二,小蓮莊
小蓮莊是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南潯“五巨構”之一,因慕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建湖州蓮花莊而得名。小蓮莊的主人是劉墉,當然並非是清朝的宰相劉羅鍋劉墉,而是清末南潯“四象”之首的大商人。所謂“四象”,乃是清光緒年間江浙一帶流傳的一句俗語“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五十到一百萬者稱之為牛,二十到五十萬者就是狗啦,以動物形體大小來比喻南潯富商的財富。他發跡後深感有錢財無文化的尷尬,極力教兒子讀書,應舉科試,這座劉家私家園林,就是其構造書香門第的苦心所在。
小蓮莊的營建,從清光緒十一年(1855年)開始,到民國13年(1924年)建成,歷時四十年之久,成為中國園林史上掉尾的大作,也吸納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在古典園林中加入西洋元素,成為有趣的收官一筆。
這裡的嵌入,絕非加入像西式柱頭、落地玻璃鏡、自鳴鐘這些物件,也不像其他皇家園林一樣完整的模仿出一座西洋園林,而是將西洋建築聯綴於東方的亭台樓閣之中,參差相合,別開生面。
這個建築叫“東昇閣”,在池塘西南角,紅磚白牆,石膏吊頂,陽台鐵欄,均為歐式,窗戶上配以百葉窗,面向朝陽 ,可窺全園景色。這是園主女眷休憩之地,故又名小姐樓。
作為私家園林的精品,其造園方法不拘一格。
一汪水池,
一群樓閣,
一堆假山,
山用牆隔,
池用河圍,
樓用廊連,師法自然,佈局疏朗,景觀舒暢。
滿池荷蓮,
垂柳長堤顯露於曠地之中,不似有的名園深藏於高牆深院內,含而不露,小蓮莊則像清純雋秀的村姑落落大方於群芳之中。因此,你在沿河慢走的時候,就能隱約地看到對岸的樓閣與垂柳。
小蓮莊位於鎮西南萬古橋西、鷓鴣溪畔,與嘉業藏書樓毗鄰。午後,鷓鴣溪上來了幾隻鸕鶿,它們十分乖巧地靜立在船上,正在為自己的下一餐物色著食物。
北岸長堤的東端亦有西洋門樓一座,額上是鄭孝胥書寫的“小蓮莊”。
群體建築由園林、劉氏家廟和劉氏義莊組成。
整個外園的主體就是這佔地十畝的荷花池,俗稱“魚池涇”。
現在的時節荷葉正盛,荷花初開。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些詩句,早已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放眼望那湖面上,每一朵荷花都似一位姿態不凡的仙子,在荷葉的襯托,微風的扶持下翩翩起舞。每一朵荷花,都有一種獨特的風韻。有的還是一個花骨朵,含苞欲放;有的才開出兩三瓣,迷人醉眼……
千萬片荷葉,千萬鍾姿態,靜靜的湖面上佈滿了碧翠欲滴的葉子,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的嚴嚴實實的。嫩葉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把波光粼粼的湖麵點綴得更加燦爛奪目。
荷花的花瓣,粉白若脂,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
紅鯉魚綠鯉魚在荷葉間忘情嬉戲,正如漢樂府描述的那樣: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不就是我夢中的江南!
從荷花池往裡走有一處四面開有窗扉的四面廳,名曰:淨香詩窟。廳為典型的歇山頂,垂脊端上坐有八仙雕塑,十分罕見。
湖筆亦稱湖穎,是“文房四寶”之一,被譽為“筆中之冠”,湖筆的故鄉在浙江湖州的善璉鎮,沒想到南潯古鎮內也能看到製作湖筆的過程。
據說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污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
如果喜歡的寫毛筆字,可以在這購買幾枝。
小蓮莊東側的五曲石橋旁紫藤垂掛,這顆紫藤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待到紫藤花開的時節,一定很唯美!
穿過五曲石橋和聽雨亭,走進這個圓形的石拱門,就到了小蓮莊的內園。
內園的主體是是一座太湖石疊成的假山,仿照唐代詩人杜牧《山行》的詩意取景,因此我覺得最佳的觀賞季節是在秋天假山石旁的楓葉紅了的時候。
劉氏的家廟在園林的西部,門前有兩座石雕牌坊,精緻小巧,建在狹窄的通道裡。兩座牌坊為清朝光緒帝御賜,這是東牌坊,刻有“樂善好施”四個大字,因年代久遠,日曬雨淋,如今這兩座牌坊都開始有不同程度的剝落,景區怕有東西掉下來砸傷遊客,因此在兩座牌坊四周裝了防護網。
家廟前有八字照壁,一堆石獅形態生動,劉字的燈盞高懸於半空中。
家廟共三進,第一第二進是門廳和轎廳,第三進是祭堂,正中懸掛著清朝宣統皇帝所賜的金匾。
家廟之後有”馨德堂“樓房四周還有廊道,小院雅緻清幽。
一汪水池,一群樓閣,一堆假山,一片垂柳,縱觀小蓮莊,無論是從園林的景色來說,還是從造園的佈局來說,都不愧為園林之中的精品,在整個江南的眾多園林中,亦是孤例。
三,民國風情灣
秋天如果來到民國風情灣,正趕上吃蟹的時節,南潯的特色美食很多,但一年一度的螃蟹宴不可錯過.每年9至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
據說,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說。“大腿肉”,肉質絲短纖細,味同干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蟹黃”,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磷脂、維生素等營養素,營養豐富.
正因如此,廚師們也是費盡苦心,搞了許多有關“蟹”美食創意,如生蒸大閘蟹、香辣蟹、薑蔥蟹、椒鹽蟹等。在古鎮裡有專門的土灶,這樣的灶台還是我小時候見過的,用土灶蒸蟹,可謂妙哉.
吃螃蟹也有許多講究許多技巧,正確的吃法是,先把螃蟹身上圓形的蓋子揭開,如果是母的,你會在肚子的地方看到黃澄澄的蟹黃,這是螃蟹身上最好吃的東西。
你也會在兩邊靠近大腿的地方看到一些白的像刷子毛一樣的東西,那是不能吃的。
吃完蟹黃,就可以吃蟹肉了。
蟹肉是白色像魚肉一樣的東西。
最好把螃蟹掰成兩半,這樣可以把白花花的蟹肉暴露出來。
另外,在吃蟹時要放姜,其原因在於海產品性寒,再倒上香醋,十分美味.
為了祛寒,專門買來”天國桑園”的桑果酒,酸酸甜甜,酒精度數不高,就算是不會喝酒的人也能小飲幾杯.
當然,還有同類的各種桑果小零食可以品嚐。
小心翼翼的剝著蟹肉,大快朵頤之後,最享受的是吮吸裡面的蟹黃,看,我們歡迎你來吃!
歷史上,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為代表的南潯商家巨賈過著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
他們以大都市的摩登時尚開風氣之先,西裝革履,住洋房,用電燈、冰箱,喝咖啡、牛奶,品洋酒,吃西餐,看電影,聽唱片,打網球,舉辦家庭PARTY等。
這些人悄然改變著南潯古老傳統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
民國風情灣復原原汁原味的老南潯風情,來到這裡慢慢體驗著南潯特色小吃、民國懷舊風情。
當然,這也是個可以拍出美照的好地方。
任何一個背景,穿著合適的衣服,只要你擺好POSE,歲月感馬上呈現出來。
我喜歡那個優雅的年代。女子身著旗袍,娉婷婀娜。男人們風度翩翩,詩書氣華。
坐在黃包車上,體驗那一去不復返的年華。
一,張石銘舊宅
南潯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宅是張石銘舊宅,由南潯“四象”之一張頌賢之孫張石銘所建。張石銘,名均衡,字石銘,號適園主人,不僅是中國早期從事外貿的儒商巨富,還是近代著名的收藏家,愛收藏古籍、金石碑刻、奇石等。
整個大宅從光緒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1899-1906),由張石銘花巨資在西南街上建起這座坐西朝東,分南、中、北三部分,有五落四進和中西各式樓房244間的大宅子。它是由典型的江南傳統建築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歐式建築群組成,號稱“江南第一巨宅”。
張石銘是光緒甲午年舉人,他繼承祖業,辦鹽務,據說當時江南吃的鹽一半都來自他家,開典當,醬園。在上海經營房地產,搞金融,他家在上海地產數量更是驚人,像大世界、天蟾舞台、大上海電影院、杏花樓、一品香等。
他的這座住宅原名”懿德堂”,佔地5135平方米,前門臨南西街和南市河,正廳懸掛著清末狀元張謇所書的“懿德堂”匾額。“懿”是對婦女的尊稱,古代女子多德便是“懿”,因張石銘幼年喪父,由母親帶大,為了表示對母親的尊敬和孝心所以取名“懿德堂”。
上聯“羅浮括蒼神仙所宅”,意指他家的房子很豪華富麗,像神仙瑤池一樣;下聯“圖書金石作述之林”,是說主人的愛好,金石、藏書、碑刻、書畫等。
大廳磚雕門樓上刻“世徳作求”,為著名書畫家吳昌碩所題,意在世世代代以德為求,這是張氏望族的家訓。
這座舊居風格獨特,結構恢弘,工藝精湛,眾多生動的木雕、磚雕、石雕以及從法國進口的玻璃雕,堪稱“四絕”。
張宅北落大廳磚雕門樓
舊宅處處可見雕刻
尤其門樓上的鏤空磚雕,樑枋、雀替、窗戶裙板等處的木雕,裝飾精巧,實屬上品。
芭蕉廳是從前張家用餐的地方,因為芭蕉代表四季常青,所以也叫美人蕉。芭蕉廳兩邊和門前的走廊上的芭蕉葉狀木雕扶欄,線條靈動,韻味獨特。在門口的走廊上,我看到這些當年從法國進口回來的瓷磚,保存完好,相當精美。
走出芭蕉廳就來到了張家的後院,院子很大,植被繁茂,是休憩的好地方。
南潯三大奇石之一“鷹石”,石峰僅高一米許,造型酷似一隻蒼鷹展翅高飛,形像生動,動態逼真,乃江南罕見之珍品。
而最具風情的建築要屬這頗具法式風格的西洋樓了,牆面和屋頂均由紅磚瓦砌築,二樓圍著頗具法國風情的鐵藝欄杆。
這座西式大宅,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一位時髦的江南美女,嫵媚多姿。
西洋樓裡有歐式的歌舞廳,地面舖有歐式地磚,百年前的那個晚上,當這個典雅小鎮慢慢進入靜謐時,在張宅這個據稱江南最早的私人舞廳裡,音樂奏響,高鵬滿座,笑語喧嘩,舞姿翩翩。那個西風漸進的歲月,留給後人太多的風流臆想,它歷盡滄桑留下來的具象,永遠駐留在這個柔美的江南水鄉。
二,劉氏梯號
劉氏梯號(又稱崇德堂 ),是南潯“四象”之首劉鏞三子劉梯青的居所,劉梯青於1905年從錢氏購下此地,同年冬破土動工,到1908年建成。劉梯青生於光緒二年(1876),曾在國子監受過中式教育,同時又受到了“西風東漸”的影響。
整座大宅由南,中,北三部分組成,從正門看,白牆黑瓦,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根本看不出裡面有兩幢紅房子。
中式部分的建築以江南傳統風格的廳,堂,樓,廂為主,設計獨特,高敞恢弘,展現了中國儒家文化的居住理念。
繼續向北,逐步由中式建築向西式建築過渡,南北建築融入西歐羅馬風格。
其中北部歐式建築更為壯觀,是南潯古鎮中西合璧建築的典型代表。因兩幢西式樓房皆用紅磚砌築而成,又被當地人稱作”紅房子”。
從木質百葉窗到花崗石羅馬柱,從歐式的玻璃到法國進口的花紋地磚,無不體現出十八世紀西歐的建築風格。
穿過一處紅牆小徑,以為眼前看到的就是紅房子了,其實不然,這只是逐步由中式建築向西式建築的過渡.
院子裡的水缸裡,在幾片荷葉的簇擁下,露出了幾朵荷花。有的白如玉,有的粉似霞。白的好像少女白嫩的皮膚,又似無暇的白雪。再看粉紅的,真不知它是被天邊的晚霞映紅了臉,還是怕羞。它們可以說是“出污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
劉氏梯號書房,“清醒書屋”體現了主人對文化的理解和追求,只有讀好書才能清醒為人處事。
西式的掛燈從中式的屋頂延展而落,別具一番風味。
荷花有六個瓣,也有八個瓣的,還有七個瓣的。她的顏色非常鮮豔,花瓣是粉紅色的,一個瓣像彎彎的小船。花蕊是金黃色的,包裹著還未成熟的蓮子。
以前曾在書畫上見過它的卓然風姿,甚至不知天高地厚試圖畫過它的容顏,今日得見它的高雅和不俗,驚艷欣喜之餘有說不出的高興。在這個虛度在江南的時光裡,總有值得高興的事,賞荷就是其中之一。
是啊,荷花不奢求濃艷,不遺憾平凡。當生命火花最熾熱時,它微微含笑,給藍天的畫卷上點金塗丹。它不強求浮華,卻擁有新鮮活潑的美麗內質;它不強求輝煌,卻擁有默守一枝的寧靜。
在巨大的碧綠的荷葉上,小水珠滾來滾去,在陽光的照耀下,水珠閃閃發光,顯得楚楚動人。
這座南潯古鎮上體量最大的洋房全用紅磚建築。
百年以後依然色澤明快,魅力依舊。
漫步於西式長廊下,恍若隔世,獨自體會百年前的散落在江南水鄉的歐式風情。
一會又來帶中式庭院,這樣不停穿越,有如空間的大門在這打開,讓你領略這不一般的中西合璧之美。
願世上有不絕的風景,願我有顆不會老去的心。
三,輯里湖絲館
湖州盛產蠶絲,湖絲名揚天下。至明代,湖絲已成為國內外市場上暢銷的商品,國內各絲織品產地亦要爭選湖絲作為原料。而南潯本地更以特產“輯里湖絲”揚名中外,若時光回溯到百餘年前,上海外灘的洋行里、碼頭上,堆放的貨物中時時可見湖絲的身影,它和茶瓷器一樣,曾在過去的日子扮演著主要的角色。
輯里湖絲館是中西合璧式建築,佔地950平方米。歷史上為南潯商會,由南潯商會會長梅履中等人於1926年發起建造。該館共五個展廳,是一個綜合性展館。
湖絲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其絲質比其他地方所產的要好,好在其繅絲過程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優質的水源。湖州地區瀕臨太湖,域內湖河港汊密布,又有許多清澈的泉水,是繅絲的理想水源。
為什麼叫“輯里湖絲”呢南潯附近的七里村所產的絲都冠以“七里”之名,“七里絲”成為了湖絲的代表。清雍正以後,“七里絲”訛傳為“輯裡絲”或“輯里湖絲”,不僅名揚江浙,蠻聲京師,而且“衣被天下”,行銷海外。
南潯在明代出過幾位宰相,他們相繼向皇帝推薦了家鄉的產品,“輯裡絲”也被指定為製作皇帝龍袍的用料。據《徐愚齋日記》載, 英國女王生日,有人把輯里湖絲作為禮品進獻而獲得獎勵。
每當新絲上市,南潯鎮上也就格外熱鬧,絲市上不僅客商雲集,四鄉絲農也赴市賣絲,十分熱鬧。
1842年,五口通商以後,洋商雲集上海,湖絲成為大宗出口商品,當時湖州各地絲行幾乎為南潯人所包攬,上海91家絲行中,大約7成為南潯絲商所開,南潯也就成為了富商巨富的聚集地。
20世紀30年代後,南潯蠶絲業日漸衰落。主要是因為日本蠶絲業興起,佔據國際市場,擊垮了我國的蠶絲出口市場。
一,張靜江故居
張宅大門門額上刻民國老人陳立夫所書“張靜江故居”,黑色的大字鑲嵌在水方磚上,沒有任何裝飾,樸實無華。
張靜江故居由張靜江之父張寶善於清光緒24年(1898年)而建,故居整座建築為典型的江南豪門大宅風格,高大幽深,尤其是韻味獨特的風火山牆,若站在洪濟橋上俯視,那靈動起伏的宅第天際線,可謂韻味獨特,堪稱南潯一絕。
張靖江 (1877-1950),名增澄,又名人傑,字靖江,號飲光,別名臥禪,南潯“四象”之一張頌賢的孫子。清末在法國經商期間結識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曾為辛亥革命做出巨大貢獻,孫中山稱之為“革命聖人”、“中華第一奇人”、曾題“丹心俠骨”四字相贈。
主政浙江期間,成功舉辦首屆西湖博覽會,那可不是過過場的花架子,而是有各類展館、展室、商店上百個,從六月持續了四個月,參展展品14餘萬件,參觀人數突破了2000萬。可以說,獎勵實業,倡導國貨,振興文化,推介西湖的諸多目的達到了。
張靜江是張石銘的堂弟,作為南潯張家最為亨達的一位,他的一生有太多傳奇值得回味。張靜江擅書法, 中山陵祭堂三道拱門門楣上“民族、民權、民生”六個隸字便出於他手。
張靜江故居又名尊德堂,位於古鎮東大街 ,共三進五間。
廳房高大,裝飾雍容豪華。大廳匾額出自大實業家張謇之手。兩側對聯是孫中山題寫的“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抱聯是清同治、光緒二帝的老師翁同龢寫的“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2011年張靜江故居重修後,正廳中堂之畫為著名書畫家吳昌碩於張靜江之父大壽時所贈,畫面上高聳的石頭像征南山 ,碩果累累,恭賀他壽比南山,子孫滿堂。
張宅內院門樓上的素面磚雕“有容乃大”乃著名儒商周慶雲所題。
雕轉門樓精美異常。
張靜江故居花廳裡有一棟中式小樓,走廊置歐式木蘭 ,門窗設計為西方古典卷券形,採用進口彩色玻璃。
據張氏後人回憶,當時還有一棟三層洋樓,可惜已經蕩然無存。
二,百間樓
一條彎彎的河流,一道道風火山牆;一個個圓拱券門,一座座河埠石級。如若你問我,江南古鎮中最富有水鄉特色的街巷在哪裡,那我一定會向你推薦南潯百間樓。在看過幾乎所有的水鄉古鎮後,偶然間與它的相遇,像是冥冥中註定的一種緣分。
百間樓依河立樓,騎樓式長廊順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橋相連,各樓之間均有形式各異的封火山牆,河埠石階,木柱廊簷,與映在河水中的倒影,構成了一幅江南枕水人家的畫卷。
百間樓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沿河居民建築群之一,相傳為明代尚書董份為女眷家僕而建的居屋。因一河兩岸,有樓房百間,故得其名。百間樓那條河本是運河 ,通湖州 ,蘇州和烏鎮 ,原叫百間樓巷,又稱百間樓河。此地長板橋東側有一小時,名叫洗粉兜,傳說范蠡大夫帶著西施等人渡錢塘江 ,路過南潯時,曾投宿在這個小村,西施曾用這河水洗掉臉上的脂粉,後來人們就把這小村取名“洗粉兜”。
百間樓的沿河民居建築群落很有特色,專家評點說其特點是:“封火山牆高聳入天,券洞牆門層次分明,過街騎樓錯落有致,河埠碼頭鄰里親近。”南潯有句俗語:讓了水面一尺地,佔了上面一方天。”意指南潯人造百間樓,既體現了聰明才智,又體現了謙讓精神。
吃過晚飯,推門而出時,夜色已經瀰漫開來,沿河的紅色燈盞逐一亮起,我踩著石板路慢慢往前走,水中紅色燈盞的倒影悠悠,如夢似幻。
隨著夕陽,緩緩前行,一絲涼涼的水氣撲面而來,溫潤如江南女子的纖纖玉手,時光在這裡,也讓它撫摸得輕柔潤滑。站在河岸邊,看著不遠處駛來的花船,忽而憶起張鎮曾讚美百間樓的詩句:
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
說起百間樓的由來,就不得不提明朝禮部尚書董份。當年他歸隱南潯後,其孫子與南潯白華樓主嘉靖進士茅坤的孫女結親,迎接親娘的時候,茅坤嫌棄董尚書家裡的房子不夠寬敞,於是便派媒人對董家人說,女方有一百個陪嫁的婢女,你家太小,住不下。老尚書立即回應:不妨,馬上就造一百間樓,讓每位婢女住一間。於是就在很短的時間內依河建了百餘間立屋,故為“百間樓”。
如今,只要你佇立在百間樓的河邊,放眼望去全是白牆黑瓦。黛瓦如頭髮,白牆如臉龐,廊柱如手臂,一座樓恰似一位低頭垂手站立的婢女,一百座樓,一百位婢女,面對河水,盈盈立了幾百年。
穿過小巷,踱過古橋,四周的景色盡收眼底。河邊洗衣的姑娘,河水映襯出她俊俏的臉龐,潺潺的流水,在夕陽下形成了暖色調,無言的訴說著千年的歲月。
古鎮的夕陽是幽靜的,三兩隻狗匍匐在家門前,百間樓的居民早早地圍在一起用餐,這裡的遊人較少,反而能真正體會與領略南潯古鎮的韻味之所在.熱情好客的奶奶向我介紹著她剛做完的糕點,一隻會說話的鸚鵡在自家門前,對每一位來往的過客說著:你好!
迷戀這樣的夜晚,有涼風陣陣吹過,我獨自坐在石階上,看水中的倒影,水波蕩漾,心生漣漪,
這一刻,就讓好的封存,壞的隨風吧!
依水而築的百間樓,蜿蜒逶迤的河道,善良淳樸的居民,清清的河水中,漁舟行過,水波蕩漾,無論是白天,亦或夜晚,都似一幅絕美的水墨畫卷。難怪有人說:遊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而水鄉豐姿的百間樓,更是到南潯不可錯過的地方。
人家兩岸柳蔭邊,出得門來便入船。以前的江南水鄉就是這樣,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萬工轎、千工床,十里紅妝迎新娘。
在南潯古鎮 ,娶妻婚嫁依然延續著一套相對純正的傳統風俗,唯美的水上婚禮,呈現出了一場震撼的視覺盛宴。
現在,在南潯可以乘船體驗當地水鄉婚禮,穿上當地的新娘服飾,參加一場水鄉特色婚禮。
真正的中國傳統婚禮,就應該是莊重典雅而不乏喜慶的。
南潯的新娘子,是要坐著搖櫓船慢慢搖到新郎家去的。迎親的船隊一到,鑼鼓一響,鞭炮一放,貼著喜聯的婚嫁船,就擺到新娘家門口。
新人們的婚船搖出碼頭,新郎新娘佇立船頭,身著鳳冠霞帔,頭頂大紅蓋頭,這時,撐船的船娘就會說起吉祥話,希望能給新人帶去好運氣。
伴隨著喜慶的樂曲,船遊古鎮。前面宏鑼開道,沿著悠悠的水巷來到人聲鼎沸的古鎮河道,兩岸景色淨收眼底。
從小蓮莊乘船前往專門舉行婚禮儀式的廣場,參加定時舉行的婚禮儀式,這個體驗很有意思,很受中年叔叔阿姨的喜愛,阿姨們換上新娘裝忍不住坐在船上就開始唱起歌來。
婚典儀式也是南潯傳統水鄉婚禮中驚豔的一環。敬天地之祥福、敬父母之尊孝、敬夫妻之和睦,一禮一式,都是“天地人和諧”的哲學。
拜過天地,新郎就要挑蓋頭了。左挑吉祥富貴,右挑稱心如意,中間一挑挑出一個美嬌娘。至於這新娘到底美不美,聽那周圍的喝彩聲就知道了。
南潯古鎮盡多佳景,可常駐幾日停下細看。聞鷓鴣溪上飄溢的嘉業堂書香;看疊石、植楓、築亭、砌牆、裝點的荷花池畔;可流連碑廊,曼聲誦讀傳世古帖;更可在百間樓的月下低聲吟唱!
江南一直是我的情結,在南潯的這幾日,感嘆於興衰成敗的人間世事,沉醉於水墨之鄉的柔美畫境,南潯,即疏朗又精緻,即東方又西式,即厚重又雅麗,即清新又深邃,說到底,江南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小心思,為了這位“翩翩佳公子”,我逐夢南潯,從初識到相知,一切即偶然又那麼命中註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