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聖境美若蓮

0

前言

暮春之際,赴五台山旅遊,雖行色匆匆,深感佛境之美,乃大美!

五台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並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台”,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與尼泊爾藍毘尼花園、五台山還與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五台山之壯美,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台,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巖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五台山故而得名)。五台山,顧名思義,就是五個山台,象五根手指一樣圍城一個圈,而海撥1600米的台懷鎮就座落在這個手掌心。元好問有詩曰:“山雲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入天巧見神功。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雲山氣象中。”

五台之美,還在於它的寺院。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國歷代建築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五台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我到五台山,雖行色匆匆,不能遍遊所有的寺院,我也非信仰意義的佛教徒,但是,明淨的風景,需要匆匆趕赴,聖潔的階梯,需要逶迤登攀,行走在世間明媚與似水的韶光,回首煙雲散落,多少感懷,從心頭湧起。

徜徉在那些美輪美奐的寺廟,佇立在菩薩頂的空曠中,東觀望海峰,雲蒸霧罩,白雲飄浮;南看錦鏽峰,青巒碧翠,生機茸茸;西眺掛月峰,架雲採月,奇中見險;北望葉鬥峰,高聳挺立,直指藍天;仰看翠巖峰,松如華蓋,峻秀偉岸。東南西北中,五峰聳峙,氣勢非凡。好一座五台,雲裡霧裡似曾相識,佛祖說有數千萬佛所,有恒河沙那麼多的佛世界。跨越時間和空間、印度恒河與華夏震旦,五台山與靈鷲山,相識就在這一恍然之間。

香煙裊裊中,霞光泛金,那炷香,於歷史縱深處,點燃東漢,漫過南北兩朝,抵達盛唐,從此,禪歌如穗,佛語驚心,檀香千炷,盡山廟宇,繞著靈鷲的神思,西域的夢境。在這萬法天然的禪境中,積澱寧靜的思緒。這裡的廟宇有的順山走勢,有的平地拔起,有的建在山巔,山巔古剎,隱在林間海市蜃樓。平地古寺,金頂紅牆相互輝映,寺內古樹,一牆之隔枝葉交匯,塔院寺的大白塔雄偉壯觀,藻瓶形狀,方圓搭配,粗細相間,高聳入雲。近視大德威坐法相莊嚴,遠眺廟宇巍峨肅穆莊嚴。這裡隨處可聽朗朗經聲,不時飄來陣陣梵音,這裡的每一尊塑像、每​​一件文物,幾乎都有一段神奇的演變和故事。這裡有文殊菩薩施法五台山的流傳,也就有漢明帝五台山修建大孚靈鷲寺的史實;這裡有埋葬楊繼業的令公塔,也就有楊五郎五台山出家的軼事;這裡有順治皇帝五台山清涼寺出家的隱諱,也就有康熙和乾隆几上五台山巡幸的記載……許許多多世世代代在民間流傳的民謠、神話、傳說故事,像神奇的光環,籠罩在五台山這個清涼世界裡。

悠遠的鐘聲響起,夕陽里,寺院和埋藏著佛骨舍利的大白塔在夕陽的照射下折射出佛性的光輝,愈發莊嚴而神聖。我若有感悟,佛境之美,在於悠久的歷史,宏大的規模,精美的建築,濃濃的佛學韻味,豐富的文化遺產,在於無處不在洋溢著美妙的詩情畫意,不由心生穆然和崇敬,《文殊經》說,人聞五台山名,踏五台山地,得五台山石,可以超四果聖人,接近無上菩提。作為信徒,不可不朝拜五台山,而作為遊客得我,身臨五台山,卻別是一番意境和情懷,佛境蓮花,人生徹悟,塔上飛雲,恍如塵世,《金剛經》中說: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即一片石,無非一片心。”佛傳遞著對“真、善、美”的追求。以其精巧奇麗,絕妙精倫傳遞著佛教的思想。世相之外的大美匯世間不可言之情愫,上天下地,生機意趣,彰顯“精、氣、神、韻”之志。佛家心境:一念開花,一念花落,用一顆出離的心,便可以從容地享受綠水無波的靜美,風雲萬端也會變得平靜從容,禪意,油然而生。

佛教聖地五台山

陸深<遊五台>:五云常覆五台端,天近清都特地寒。澗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幹。顧炎武<五台山>:東臨真定北雲中,盤薄幽並一氣通。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

五台山[1]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台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台”,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五台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時期,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唐代全盛時期,五台山共有寺廟300馀座,經歷幾次變遷,寺廟建築遭到破壞。台內外尚有寺廟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築。顯通寺(靈鷲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寺被列為五台山五大禪處。

五台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巖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而得名。

歷代帝王將相、騷人墨客、庶民百姓,以及海內外的善男信女,僧尼居士,都不遠萬里來到五台山避暑參觀,朝聖還願。四面八方湧來的信徒和香客,已將五台山的氣氛渲染得熱烈而虔誠。

在五台山,儒、道、釋三教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而最為奇特的是和尚和喇嘛這佛教兩種不同教派的僧人如此和諧地共處一地,青廟(和尚廟)和黃廟(喇嘛廟)彼此獨立,青色僧衣和黃色袈裟相互映襯,在餘音繞樑的佛教音樂里互不干擾,又相互依存,

夏季(7-8月)是來五台山旅遊的最佳季節,五台山一派生機勃發,萬木爭榮,松柏蒼翠,百草濃綠,野花鋪錦,牛驢騾馬在台頂牧遊,群鳥在亭塔樓閣上空飛翔,只上五個台頂大朝台可以5-9月去,人不多,景色美,南台還有各色野花看。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所有寺院內都供有文殊菩薩的雕像。多數寺院設有文殊殿,五台山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文殊像,造型有五十多種:

五台歸來不看廟,五台山是中國現存最大、最集中的寺廟群。這些寺廟多是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沿著五座台頂輻射出去,坐落在深山叢林之中,形成了一個山環水抱、藏風聚氣、綠樹掩映,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古代建築群。廟多塔自然也多。山上共有數百座塔,有磚塔、木塔、石塔、鐵塔、銅塔、銀塔、鍍金塔、玉塔、琉璃塔、水晶塔,還有稀世珍寶經字塔等,不勝枚舉。

高聳天際塔院寺

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塔院寺有五台山的標誌性建築——大白塔,通體潔白,塔頂上懸有兩百多個銅鈴,聲音清脆悅耳,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聳,大白塔也是朝聖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香客多繞行白塔還願,一邊走一邊唸經或叩頭,一邊撫轉法輪。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聖蹟”的第一聖蹟,就是大白塔。

仰望白塔,巍峨莊嚴。整個塔身高大挺拔,氣勢恢弘,雍容高貴,為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標誌。白塔高聳入雲,塔基六角形,一圈有近百個轉經筒。遊客順時針逐一撥動,成為來此必做之事。

大白塔的全名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此塔與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基本相同,北海的白塔塔高只有15米左右,而五台山的這座白塔塔高達50餘米,全為實心修築,建成實心塔是因為佛教講究的就是誠心實意。

大白塔,通體潔白,塔頂上懸有兩百多個銅鈴,聲音清脆悅耳,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聳,大白塔也是朝聖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香客多繞行白塔還願,一邊走一邊唸經或叩頭,一邊撫轉法輪。

大白塔本名“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寶塔”。元大德五年(1301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明萬曆九年重建,現為明代重建後的風貌。塔高56.37米,基座八角形。其上由粗及細的13層輪狀建築,稱為十三天。塔頂是4.52米高的風磨銅寶瓶。

收起

俯瞰萬象菩薩頂

康熙詩菩薩頂: 四十餘年禮世伽,本來面目是天家。清涼無物何所有,葉鬥峰橫問法華。

寺院密布,僧尼黃廟和青廟鱗次櫛比,隨處可見青廟黃廟的和尚庵尼,或三五成群或單獨而行,緊鄰的村莊里,遍住著從全國各地來的拜佛求經的僧尼。

寺院之外,桃花正艷。菩薩頂座落於五台山靈鷲峰上,相傳是文殊居住處,菩薩頂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黃廟首領廟。到清朝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尊。蒙藏教徒進駐五台山,於是菩薩頂成了五台山黃廟之首。

清康熙時,破格允許在殿宇上使用黃色,意為與皇家建築同等規格。顯示出皇帝“至高無上”和“尊貴富有”,這在四大佛教名山是絕無僅有的。康熙曾先後到菩薩頂朝拜了五次,乾隆朝拜了六次,留下了眾多的碑文和墨跡。

進五台山菩薩頂108級石階菩薩頂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驅車從菩薩頂的背後沿著盤山而上的水泥路進入,從菩薩頂的後門面進人寺院。一條就是登攀著的這條路。陳毅元帥有詩曰:本不遊五台, 迂道時日緊,至今有餘歡,曾踏菩薩頂從下往上仰望層層台階,猶如天梯,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琳宮。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亦稱文殊寺。原為青廟,到了清朝擴大重修改為黃廟,由喇嘛主持。

寺院規模宏大,佔地45畝,有殿堂房舍430餘間,均為清代重建。參照皇宮模式營造,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台山諸寺之首。

香火青煙飄渺繚繞,出家人念經打坐,佛法已經融進華夏

廟宇的建築展現著不同朝代的輝煌,寺區林蔭蔽日,寺前流水潺潺,景色絕佳。

清康熙年間,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從此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代表皇權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

俯瞰山下,古人詩曰:“沈沈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半坡的石碑上鐫刻著順治皇帝的歸山詞。

尚未接近菩薩頂的時候,就遠遠的被它那金碧輝煌、翠綠掩映、山嵐繚繞、巍峨壯觀的外貌所傾倒了。這108級石階是菩薩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抬頭望去,坐落於靈鷲峰頂的菩薩頂,既像氣魄宏大的布達拉宮,又酷似電視劇《西遊記》中祥雲繚繞、神秘莫測的天庭。而這108級台階,便如一架聳入天宇的雲梯,踏著它,彷彿就在一步步走向天宮。

108級石階,遊人如織,從山麓四望,陽光下飛簷斗拱,相託紅牆黃瓦,青山綠樹,

站在懸有“靈峰聖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面,遠望周圍林立的寺廟、翠綠的山色,等覺心曠神怡。

佛字石牆上,遊客們爭相合影留念

半道上有賣各種小物件,當然都與五台山佛教文化有關。

這座四柱三門七樓的高大木牌樓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所立。它色彩鮮豔,彩繪龍鳳,造型優美,形像生動,結構合理,堅固精緻,是五台山木牌樓之冠。穿過天王殿,來到前院,院內古樹參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靜。

放眼望去,遠處台頂隱約可見。千山皆綠,排青滴翠;流水沉碧,風光如畫。星羅棋布的寺廟坐落於萬綠叢中,若隱若現,幾多玄妙,幾多神秘。

菩薩頂之所以能保持黃廟領袖廟的地位,與清代康熙、乾隆幾次來五台山住在菩薩頂有關。康熙在寺內留下了“五台聖境”御筆。

大雄寶殿,是菩薩頂的主殿,寺內重要佛事活動一般都在這裡舉行,內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十八羅漢。大雄寶殿右側是帶箭文殊殿。殿內騎獅文殊的肩上插有一支箭,傳說是乾隆皇帝射的,不過我們現在看不到這支箭了,

此寺創建於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傳唐太宗貞觀五年,僧人法雲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職文殊。一天夜裡,法雲從長明燈下的藍光中看見一尊文殊菩薩像,並由塑工塑成。傳說這便是文殊菩薩顯聖,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

文殊菩薩大殿內有藏族佛教徒供奉的藏畫12幅,畫面用赤金和五彩石質天然顏料工筆劃成,是藏畫中的珍品。

前邊是一座配院,取名“大鍋院”。菩薩頂後院放置的大銅鍋全山聞名。過去每年“六月大會”用一次,做齋飯,蒸白面魔王,供所有黃廟喇嘛們集合在一起做佛事活動,跳神鎮魔用。臘月初八佛成道日還用一次,放進黃米、綠豆、蓮子、栗子、紅棗、稻米、桃仁、紅糖等,做成“八寶粥”供佛和會齋。

再往前走才是正門。門頂覆蓋黃瓦,規格等同皇宮,顯得氣概不凡。院內三進院落也就有三座主殿。兩廂還有若干配殿。遊客不少,香火很盛。大殿匾額,楹聯都金碧輝煌,處處顯出皇家尊貴氣象。

鐘聲裊裊,遊人熙熙,僧人誦經擊魚。

這台階、木牌坊、幡桿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龍頭的地方。中間大雄寶殿,更加氣派莊嚴。殿前千年古樹,不知見證了多少皇族貴冑、善男信女朝聖的身影。香火繚繞,為家人祈福。

穿過三層院落,後門外是“靈峰勝境”牌樓。在牌樓之下,可以俯瞰峰下寺廟群。五爺廟,塔院寺,顯通寺就在那裡。腳下有108級台階,很有名氣。佛家說:人生有108種煩惱,而解脫煩惱的辦法最好是進入“法門”。進入法門不等於就是出家。菩薩頂的108級台階,就代表著108個法門。踏上一級台階,意味著跨入一個法門,解脫一種煩惱。

坐落在靈鷲峰上的這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就是素有喇嘛宮之稱的菩薩頂。紅牆黃瓦。在古代中國,黃色是皇家專用的,可菩薩頂卻用了黃琉璃瓦,

金碧輝煌顯通寺

位於五台山台懷鎮的顯通寺,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座寺院,建成僅晚於洛陽白馬寺。當年漢明帝請來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在京都洛陽建白馬寺;同年兩人來到五台山,建造了顯通寺,揭開了五台佛國的歷史。顯通寺在五台山寺廟群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俗稱“祖寺”,也是歷朝歷代的皇家寺院,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顯通寺的主要建築都排列在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等,寺內蒼松翠柏參差其間,佛教氣息非常濃郁。遊覽顯通寺有三大看點:全木結構的大佛殿、全銅鑄成的銅殿、純磚結構的無量殿。大佛殿(大雄寶殿),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全木結構建築。大殿內正前方的橫樑上,高懸康熙皇帝御筆“真如權應”木匾。殿台上,並列主佛三尊,殿牆兩側是十八羅漢,都是明、清時期遺留的雕塑。每逢大的佛事活動日,由五台山佛教協會主持,各寺廟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匯集到這裡舉行禮佛儀式。高約8米的顯通寺銅殿,建於明代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是一座銅鑄成的仿木建築物。銅殿的上層四面,各有六塊格扇,下層四面,各有八塊格扇。格扇內壁鑄有佛像,重重疊疊,號稱有萬尊佛像,中央台上端坐一尊銅鑄大佛。格扇外壁鑄有各種圖案和花卉鳥獸,十分生動傳神,富有生活情趣。殿前原有同期鑄成的五座銅塔,抗戰時被日軍掠去三座,現僅存東西兩座。顯通寺的無量殿是“純磚結構”,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殿內的四壁鑄有佛像萬尊,所以也稱為“萬佛殿”。殿身的柱額、鬥栱、樑架、屋頂及吻獸脊飾等完好無損。四周隔扇的櫺花圖案和裙板上花鳥人物,工藝精湛。寺內還珍藏著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包括幽冥鐘、唐代的石碑等,都值得花時間細細品讀。

現有建築大多為明、清時期所建。中軸線建殿七座,分別為觀音殿、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閣。尤其突出的是青銅鑄造的銅殿,銅殿是一座銅鑄成的仿木建築物,鑄成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是中國現存四銅殿之一(其它三銅殿為北京頤和寺萬壽山銅殿、湖北武當山銅殿和昆明鳴風山銅殿)。殿內有上萬尊小佛像,是罕見的銅製文物。顯通寺前的鐘樓裡有五台山最大的銅鐘——長鳴鐘,鐘的表面刻有一部萬餘字的楷書佛經。

向南沿石階而下,到達顯通寺鐘樓,鐘樓二樓懸掛著一口重達9999斤半的幽冥大鐘,相傳敲鐘的人要七長八穩來回二十次,敲鐘人深感需時點把握之準,渾身滲會出汗水。在鐘樓的正中掛著一副牌匾,上寫“震悟大千”四個大字,這裡“震悟大千”的意思是說鐘聲悠揚,希望生活在苦海中的芸芸眾生都能聽到鐘聲看破、放下苦海、離苦得樂。

過鐘樓門洞,沿石鋪道右拐左折,便是顯通寺的山門。論山門的高大,也是五台山寺廟中屈指可數的。山門看上去豪雄而典雅,兩旁樹著石碑,碑身上,左邊是大草虎頭起筆的“龍”字,右邊是大草龍頭起筆“虎”字,自由揮灑,一筆寫就,在龍虎碑兩邊還各有一碑,據說是左摸財運,右摸官運,不時看到遊客舉起雙手從上往下摸碑叩拜。

進入寺內,便是一連七進的殿宇,分別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純木結構、磚石結構、黃銅結構是顯通寺的三大建築特點,大雄寶殿是純木結構建築,木柱體支撐,重頂飛簷、巍峨高大、木雕彩繪,肅穆廳堂,是師傅們上課和講經的地方,是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顯通寺殿宇外柏樹歷經滄桑,層林疊翠,其中有一顆樹身蜿蜒盤繞,遠看沖天仰面騰空飛出兩條巨龍,有型無神,只是沒有點睛而已。

這座白色全磚建築是無梁〔量〕殿,由於它全部用磚壘砌而成.沒有用樑柱,所以叫無梁殿,又因為它代表的是佛法的無量,所以稱之為無量殿,從外觀看,似歐洲建築,並且塗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在這裡象徵佛教的無限光明。整個大殿從外看是7間,實際為3間,外觀2層,內為1層。殿內中間供奉佛祖的抱身像盧舍納佛,體現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無量殿是純磚石結構,從外看是七間兩層樓房,殿內缺是三間穹窿頂磚窯,形制奇特,上方雕飾精緻、宏偉壯觀,又稱“無梁殿”。

無梁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取釋迦牟尼曾在7處講經9次之意,所以外觀7間,這座大殿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了。此殿沒有樑柱支撐,殿頂的重量由四周厚重的牆體支撐

走過供奉有千缽,千手,千釋迦的千缽文殊殿,我們就來到了銅殿。此殿是我國僅有的三座銅殿之一,小巧精緻,殿內中這尊銅鑄的文殊坐獅像,造型美麗,四壁上的銅鑄小佛琳瑯滿目,有萬尊之多,故也有人稱之為萬佛殿,此殿是明萬曆年間,妙峰祖師化緣十萬斤銅所造,民間所流傳“顯通,顯通,十萬斤銅”,就是由此而來。

這座銅質金殿,是台灣一位知名企業家花費了60公斤流金在銅質殿宇基礎上粉刷而成,裡面有大小1萬尊佛像,供奉的是“甘露文殊菩薩”。其造型精美,工藝精湛。純銅鍍金,是無價之寶。多寶塔上鑄滿經文。裝飾雕塑精緻優美,金光閃閃,華貴無比。

來到銅殿,不能不提到一代高僧妙峰祖師,他不僅僅是高僧,他還是建築學家。顯通寺銅殿是妙峰祖師留下的珍貴佛教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妙峰,俗姓徐,名福登,生於嘉靖十九年,卒於萬曆四十年,人稱“妙峰祖師”。山西臨汾市人。他畢生致力於佛法研究,了無私念。他經常徒步旅行,奔走於奇山異水之間,所到之處,總是結庵而居,一心念佛,塔院寺得大白塔,顯通寺的銅殿,都是妙峰祖師親自設計並施工建造的。

銅殿,外觀兩層,內為一室,四角四柱,柱礎似鼓。殿內四壁上有小佛萬尊,金光閃閃,灼灼照人。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殿中央供奉著高3尺的銅佛。銅殿是在明代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之師妙峰和尚,集全國13省市布施,先後鑄成三座銅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寶華山,一置五台山。如今僅存五台山這一座了。銅殿方形,外觀重簷兩層,高約5米,四周隔扇上櫺花圖案和壺門花鳥裝飾。

妙峰祖師應該還是一位建築學家。他居深山而身心不閒,四處奔波,建寺造塔,全國各地到處有他所設計建造的勝跡。太原的雙塔寺(永祚寺),龍泉關的惠濟院,阜平城的阜平橋等,都出自妙峰祖師之手。

妙峰祖師足跡遍布全省數個省市,先後在山西,陝西,河北,四川,浙江等地建造佛殿、修橋、修路,七十高齡的妙峰祖師圓寂後,其骨灰就安臥於顯通寺後,三塔寺前。弟子們崇念先師,為他精心設計構建了一座巧奪天工的靈骨塔。

翠色參天、白牆金瓦,輝煌莊嚴,祥雲環繞,暮鼓晨鐘,經咒抑揚,榮辱俱忘。

收起

香煙繚繞五爺廟

五爺廟也就是現在的萬佛閣,於明代萬曆年間40年,坐落在陝西省台懷鎮塔院寺的東南方向。主要由五龍五殿和文殊殿組成。五龍五殿內塑五尊龍王坐像,以五爺名氣頗大,所以當地人也就把萬佛閣稱為“五爺廟”了。山西五爺廟的寺廟是呈南北方向的,佔地2040平方米,計有殿堂間,崇樓板間、僧捨近求遠20間、戲台灣省座、佛塔座、明碑3通。

小小的五爺廟,在善男信女們的心目中,它幾乎成了有求必應的象徵,上五台山燒香的人大部分都是衝著五爺廟去的。五爺廟幾乎成了五台山的一張名片。

殿內供奉的五爺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台山五頂文殊菩薩的化身,因而,這裡是整個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廟。而事實上,應該說五爺其實就是文殊菩薩在台懷本土化,世俗化的產物,它承擔起了民間俗神的職能,寄託著當地百姓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的願望。

五爺廟內主建築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龍王殿,三是古戲台。坐東向西建築名為文殊殿,殿內下層供三位菩薩,騎綠毛獅子的是文殊菩薩,騎大白象的是普賢菩薩,騎神獸的是觀音菩薩;坐北向南這座建築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龍王殿,人們通稱五爺廟。五龍王居於殿內正中,左側為大龍王、二龍王、龍母,右側為雨司、三龍王、四龍王。古戲台唱戲是五爺廟乃至整個五台山唯一一個能夠搭台唱戲的地方。

五爺掌管屁民的福禍財運,所以這裡反倒成了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地方。廟前廣場上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焚香祈禱之人。殿外有放生池,敞地上放置著蓮花燈檯和燒香的香爐,香客們排隊在香閣按照自己的心願逐一請199小家庭、399小家庭及雙方父母、799事業和功名三個等級許願香,在燈檯點燃蓮花燈,抽出九支香點燃,待整體香燃燒旺盛後,許下自己的三個心願,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叩拜後扔入熊熊大火中,三年後達成心願再到這裡進行還願,獻上牌匾或者按照許下的願望兌現承諾。

民間傳說五爺本來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為了廣濟眾生,化成了五龍王,所以黑臉變成了金臉。文殊菩薩化成的五龍王很喜歡看戲,所以在五龍王殿的對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戲台,專門為五爺演戲。正因為如此,一直到今天,五台山在六月法會期間,名角,名戲都必須安排在萬佛閣演出,意思是給五龍五唱戲。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