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 (9.30)”中世紀古堡”胡波卡
清晨,還未甦醒的CK小鎮是最美的,沒有了白天的喧囂,它靜如處子。店鋪還未開門,旅行團還未到來,清新的空氣,略帶芬芳,耳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這才是CK最真實的一面。
時代的變遷似乎並沒有在這個小鎮留下過多的印記,太多太多的波西米亞風格的建築,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彷彿還屬於那個遙遠的年代。
突然想起來要去城堡看日出,完了完了來不及了,一路往城堡狂奔。
Tips:城堡外圍是免費開放的,但如果要參觀內部的博物館、房間、教堂等,需要收費,而且必須有講解員帶領才能入內。
官網:http://www.castle.ckrumlov.cz/docs/en/zamek_oinf_sthrza.xml
城堡的入口就在拉格朗特街(Latran ulice Street)上,看到紅色的大門往裡走就是。離入口不遠處,有一座很小的石橋,橋下方的壕溝裡下面據說養了兩隻黑熊,但我們木有看到,難道這麼早就冬眠了嗎?過橋沒多遠就來到了彩繪塔的入口,從這裡可以登上塔頂,一覽CK小鎮的風采,陽光下的彩繪塔有沒有更加耀眼呢?
繼續往前走,通過一條昏暗的迴廊,中間有一扇小門,門外是一個僅夠容納兩人站立的小陽台。向外望去,太陽慢慢升起,準備叫醒這個還在睡夢中小鎮,宣布美好的一天已經到來。
迴廊的盡頭別有洞天,方形的庭院被文藝復興式壁畫風格的外牆所包圍,斑駁的牆面記載了他青蔥的歲月,向人們靜靜地講述屬於他自己的過往。
穿過庭院就來到了城堡的空中走廊,橋廊中間的拱形窗洞彷彿是一個天然的畫框,把彩色的童話王國在眼前形成縮影,將CK清晨最美的剎那定格在此刻。
繼續往前走,有一個免費的觀景台,這裡是拍攝日出的最佳位置,也是小鎮唯一拍攝到彩繪塔、聖喬治大教堂和聖維特教堂三座尖塔的地方。太陽從東邊山脊處露頭,金色的陽光灑滿了整片紅色屋頂。伏爾塔瓦河柔軟的展開雙臂,將整個小鎮擁入懷中。臨空眺望,微微有些刺眼,天空的湛藍,屋頂的磚紅,樹葉的黃綠,都徹徹底底地倒映在明鏡似的河面上,形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
隨人遊客越來越多,不得不暫時離開觀景台。往前走,就來到了城堡花園,整個花園一層層逐級深入。踏著落葉緩緩而行,巴洛克式的雕塑、噴泉、修剪整齊的樹木從身旁一一掠過,不得不讚歎設計的精巧,讓這原本平淡無奇的花園,變得如此錯落有致。
原路返回,再一次經過觀景台,攝影愛好者們已經帶著他們滿意的作品離開,大批旅行團正向這裡趕來,喧鬧的一天即將開始,忍不住再次看了看屬於這個小鎮的最後的片刻安寧,希望他永遠留在我的腦海裡。
回到小鎮上,小店都紛紛開門準備迎接第一批客人,是不是和清晨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少了分安靜,多了分色彩。
為了避開絡繹不絕的旅行團,出發前往周邊的胡波卡城堡(Hluboká Hrad/ Zámek Hluboká)。
交通方式:先要從CK做大巴到CB,到CB之後還要轉公交在在Hluboká nad Vltavou下車。雖然路線稍稍有些複雜,但保證你去了絕對不會後悔。
Tips:如果時間充裕的朋友也可以去CB的市中心逛逛,從車站下來步行前往即可,廣場上的文藝復新時期的建築同樣令人眼花繚亂。
由於我們的時間有限,CB下車後就直接前往了胡波卡城堡,他位於離CB十餘公里的小山上。坐車的話大約二十多分鐘。下車後,就可以看到一座黃色的小教堂。
順著盤山小道緩緩上行,人越來越少,心裡越來越不淡定,真的是這嗎,感覺什麼都沒有啊?誰料想,轉了個彎,白色的城堡彷彿做夢一般突然出現在眼前。他的外觀有點類似於英國的溫莎古堡,牆面全部都刷成乳白色,原來這就是歐洲最美的城堡!除非親眼所見,否則你真的無法感受到他的恢弘與大氣。
PS:城堡原是波兮木葉國王的私人領地,16世紀的時候被一個德國的貴族史瓦森堡接管了,他花了大量的財力,修建,裝修,才成就瞭如今的輝煌。
走近城堡的大門,門把手是史瓦森堡家族奇特的族徽,以一隻鳥啄瞎土耳其人的眼睛作為標誌,這是為了紀念男主人隨國王出征,斬獲土耳其人頭顱的英雄事蹟。是不是有些殘忍?
推開厚重的成本,裡面的景象讓人為之震撼,密密麻麻的鹿頭鑲嵌在牆壁上,代表著整個家族的豐功偉績。早已沒有了外觀的浪漫和唯美,取而代之的是殘酷與悲哀,彷彿讓人看到了戰場上的殺戮,感受了凱旋時的狂喜,聽見了最終走向末的悲歌。
城堡必須隨講解員一起入內,導覽分捷克語和英語兩種,可以在買票是預約時間,具體場次可以在官網中查詢
官網:http://www.zamek-hluboka.eu/
Tips:城堡裡面不允許拍照,但不得不說裡面的裝飾絕對讓你眼花繚亂,嘖嘖稱奇,這就是為什麼東歐那麼多城堡我們只選擇參觀他,完全沒有令人失望。
出了城堡,前面是一片開闊的花園,裡面的一草一木都經過精心打理。春去冬來,世事變遷,只有他屹立在山頂,看著花開花落,回想當年盛事的輝煌。
坐上回CK的大巴,心情有些沉重,說不上為什麼,是因為如此龐大家族的沒落,還是因為離別的依依不捨。到達CK時,天色已晚,我們直奔大名鼎鼎的地窖餐廳(KRČMA V ŠATLAVSK)。餐廳就在Information旁邊,拱門進去就可以找到,這裡是肉食者的天堂!
Tips:地窖餐廳最好提前定位,否則你在飯點絕對吃不上。我們在行程確定之後就發郵件和餐廳聯繫了。
郵箱:E-mail: info@satlava.cz
官網:http://www.satlava.cz/page.php
在預定名單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之後,就跟著服務員進去了,裡面別有洞天,狹窄的通道,昏暗的燈光,牆上掛滿了中世紀的鐵藝,旁邊就是開放式的吧台和爐子,架子上正烤著這種肉類,不斷的發出呲呲的響聲。
點了一份麵包洋蔥湯,一份烤豬肘,一份烤肋排,實在是太好吃了。雖然提前已經知道他家分量大,但還是忍不住都想嚐嚐,所以不負眾望的點多了,根本吃不完,打包帶走。
Tips:兩個人點一份主食就夠了,肉吃多了絕對會膩!
Day 7 (10.1)“湖區明珠”哈爾施塔特,戈紹
定了7:30從CK去往哈爾施塔特的shuttle bus,某人6點起來,嚷嚷著昨天由於我磨蹭,害他沒拍到完整的日出,命令我乖乖在民宿前面等司機,他自己再去一次城堡,所以就有了下面這一串照片。
你即將醒來,我卻已經不在,回望一眼小鎮的城門,道一聲再見!
經過3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哈爾施塔特(Hallstatt)。想當年的一部韓劇《春天的華爾茲》讓這座小鎮名聲大噪。
Tips:不建議住哈爾施塔特,價格貴不說,設施還很不好,所以如果你是自駕的話,完全可以住在附近的小鎮。
放下行李,先去坐纜車,前往山上的觀景平台,一覽湖區的風光。纜車有兩條路線,一條是觀景平台,另一條是觀景平台+鹽礦。個人對鹽礦的發展史沒有興趣,所以就只去了觀景平台。
Tips:一般民宿都提供纜車的優惠券,可以有一個2歐的折扣。
站在觀景台上,遠處的山峰連綿不絕,山腳下的村莊成了他最好的點綴,平靜的湖水宛若一條條藍色的緞帶,纏繞在高山峽谷之中。
由於本人有稍許的恐高,沒敢在觀景平台多呆,就匆匆忙忙的下來了。沿著湖邊向小鎮中心漫步,湖面上不乏悠然自得的白天鵝及野鴨,拔開湖水緩緩向我們游來。
生平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見天鵝,忍不住想要和他們玩耍一番。給你吃,不給你吃,從來沒見過嘴巴這麼饞的天鵝,脖子伸的老長老長的,哈哈。小野鴨在旁邊甚是可憐,完全搶不到任何食物,原來天鵝並沒有他表面看起來那麼溫柔。
越往前走,遊客越來越多,房屋也越來越密集。由於哈爾斯塔特的陸地面積實在是太小了,居民們不得不把家建在了山壁上,一座座精緻的小木屋錯落有致的排列在山腰上,隱藏在樹林間。每家每戶的陽台上眾花怒放,奼紫嫣紅,形成了小鎮別樣的風景線。
再往前走,就到了集合廣場(Marktplatz),也是整個小鎮最為熱鬧的地方,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都集中於此。廣場對面就是碼頭,如果你選擇坐火車來小鎮的話,下了火車還需要坐船,船就停靠在這裡。
實在受不了太嘈雜的環境,轉身走進廣場附近新教教堂,也就是尖頂的這一座,可以算是哈爾施塔特的地標。
時間還早,但又不願意繼續在這個擁擠的小鎮待下去,所以和大拇哥一致決定,去離哈爾施塔特十幾公里遠的戈紹。
交通方式:在哈爾施塔特的公交站Hallstatt Lahn (Seelände)乘坐543路,到哈爾斯塔特湖邊Hallstatt Gosaumühle站換乘542路,終點站便是戈紹湖(Gosausee)。
奧地利的小鄉村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山青水秀,連換乘的地方都能拍出如此的美景,哪哪都是一幅山水畫。
戈紹湖有三個,前湖(Vorderer Gosausee)、小湖(Gosaulacke)和後湖(HintereGosausee)。汽車只能到達前湖,小湖和後湖都藏在深山中,需要徒步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由於沒有徒步的經驗,也沒有帶任何的裝備,最關鍵的是老娘穿著高跟,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前湖耍耍吧。
剛一下車,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到了,如果說Hallstattersee因為遊人和過往船隻顯得熱鬧非凡,那麼Gosausee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安安靜靜的藏在山林中,嬌羞而美麗。
戈紹湖地處阿爾卑斯山腹地,兩邊的高山讓整個戈紹湖與世隔絕,哈爾施塔特的浮躁在這裡蕩然無存。此時太陽正好從山峰中稍稍露頭,天然的形成兩道光束,打向水面。湖水,樹葉,山脈,微光結合的那麼天衣無縫,想必天堂也不過如此吧,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按下快門,把剎那變成永恆。
悄悄的行走在山林間,走累了就在長椅上發發呆,靜靜的享受著溫和的陽光,看落英繽紛,看波光粼粼,洗淨內心的浮躁與不安,傾聽這屬於大自然的聲音。
越往裡走,湖水漸漸由深藍變為淺綠,陽光撒向湖面,猶如顆顆鑽石,點點繁星。
在湖邊坐了很久,看著湖水從腳邊劃過,內心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安寧,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吧,總能讓你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一絲平靜。搭乘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到哈爾施塔特,結束這場最完美的邂逅。
PS:如果有時間,建議在戈紹呆一下午,真的比擁擠的哈爾施塔特要美太多太多。
再次回到哈爾施塔特,這個處處有水,家家有花,被山環繞的地方,少了旅行團的騷擾,逐漸開始恢復它應有的容顏。沿著山壁上的石階往上走,就能通往各家小屋。這裡的居民特別偏愛木頭,從房頂到陽台到窗框,甚至連大門都是木質的,完美的把家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戈紹放空太久,沒走幾步就累了,懶得再去找餐館吃飯,隨便去超市買了點東西,就回酒店休息了。
Day 8 (10.2)“七湖之景”夏夫山
天還沒有大亮就已經起床了,迫不及待的要去找那個傳說中的明信片角度。推開民宿的大門,眼前便是開闊的湖面。遠處,還未散的晨暮縈繞在山間,青煙裊裊。
哈爾施塔特其實非常簡單,簡單到只有那麼一條湖濱小路,路旁的小店鋪都還沒有開門,甚至連平日里人聲鼎沸的集合廣場都空無人煙,難道真的是我們起的太早了嗎?
沿著集合廣場的石階往山上走,就可以看見一塊小小的墓區,和冷冰冰的蕭瑟之感完全不同,我們彷彿身處在一個花園中,感受到的是勃勃生機。逝者已去,生者需要帶著更多的動力和勇氣好好活下去。
大拇哥說,最好不要和墓碑拍照,會有不好的東西跟著你走,所以就有了下面這些大頭照!!
墓地旁邊的是一座天主教教堂,那裡有著名的納骨堂(Beinhaus)。由於哈爾施塔特太小,沒有更多的地方來安置這些逝去的仙人,所以在埋葬了十年至十五年之後,頭骨和股骨會被取出,洗淨風乾後被描繪上裝飾圖案,存放在納骨堂裡。由於教堂還沒開門,我們就沒有進去。聽說他雖然不及捷克的人骨教堂大,但依然很有特點。
下山之後繼續往前走,看到一個綠色欄杆的觀景台,這裡就是所謂的明信片角度的拍攝處,雖然地方好找,不過要拍到絕美的景像還要靠老天爺的配合,一定要天氣給力才行,很慶幸我們等到了!
蔥鬱的山巒綿延開來,各式的小木屋連成一片,延伸到美麗的湖畔邊。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教堂的尖頂上,讓小鎮逐漸擺脫了夜的憂傷,帶來了新的希望。在這裡不需要有任何的拍攝技術,無論是哪一個角度都是最美的篇章,真的很慶幸此時此刻有你在我身邊。
不知不覺觀景台上已經擠滿了人,正想轉移陣地,對面的小屋突然吸引了我的眼球,白牆上整齊著排列著一扇扇小窗,很像小時候玩的樂高,充滿著童趣。如果一輩子生活在這裡,應該永遠也長不大吧!
喝著咖啡,吃著牛角麵包往回走,看見一隻天鵝朝我游過來,難道是問到了麵包的香味。待我拍完照片再來餵你哈。正當我造型凹的正歡的時候,突然覺得膝蓋有點疼,低頭一看,原來是這位大哥等不及了,不斷的在啄我,好像在埋怨我為什麼還不給吃的,說實話其實挺疼的!
直到大拇哥提醒我時間差不多了,才依依不捨的離開,去賓館拿了行了,前往車站,直奔聖吉爾根。
交通方式:從哈爾施塔特到聖吉爾根,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坐火車到巴德伊舍,再換乘公交150,還有一種是公交,也是在巴德伊舍換乘。兩種方法時間差不多,都可以在OBB的APP上查詢,很方便。
我們的民宿離汽車站比較近,所以果斷選擇了公交,原計劃是在巴德伊舍換乘的時候,去那裡有名的皇家咖啡廳Zauner,聽說甜點和三明治都非常好吃。可是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由於我餵鵝餵了太久,來不及了,以至於我把鵝餵飽了,自己還餓著。算了算了,反正人生就是一個遺憾的過程,正因為有了無數個遺憾,我們的人生才變得如此精彩如此美麗!
一個半小時之後就抵達了聖吉爾根(St. Gilgen ),來聖吉爾根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去對面聖沃爾夫岡的夏夫山(Schafbergspitze)。從聖吉爾根鎮的碼頭可以買到沃爾夫岡鎮(St.Wolfgang Schafbergbahn)的船票。由於離開船還有一段距離,隨意在碼頭閒逛,到處都是小野鴨,一點都不怕生,好像護衛一樣站在兩旁,守護者屬於自己的領土。
眼前便是聖沃爾夫岡湖,寬闊的湖面清澈見底,碧綠如璞,湖邊能看到不少垂釣的當地人,遠處偶爾有幾艘小帆船開過,成為了平靜湖面上最好的點綴。
夏夫山登山小火車,這個號稱奧地利境內最為陡峭的齒軌鐵路系統,從1893年開始運營,迄今已近120年了,電影《音樂之聲》里瑪利亞帶孩子們上山去郊遊的時候就有乘坐這趟火車的鏡頭。
Tips:記得選左側的座位,風景比較好,能看見湖區。整個登山行程大約在30分鐘左右,中途會經停一站(Schafbergalm),需要步行登山的遊客可在這裡下車,隨後火車會繼續上行,直到山頂(Schafbergspitze)。
夏夫山不但能看見整個湖區還能遠眺阿爾卑斯山脈,十分壯美,但一定要看天氣,如果起霧的話就不建議上山,因為什麼都看不見!
隨著哐當哐當的鐵軌聲,我們登上了山頂,沿著上山的小路往前走,七湖之景盡收眼底,一個個湖區星羅棋布地點綴著粗獷壯闊的山巒,像一顆顆珍珠,綻放著奪目的華光。湖面平靜的彷彿能倒映出雲的影子,如此的壯觀,如此美麗!
Tips:下了火車後,別忘記先跟著大家一起到售票窗口預約下山的時間。
張開雙臂,極目遠眺,想要把這一切的一切都擁入懷中。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是那麼的渺小,就如同空氣裡的一粒塵埃,那麼的微不足道。心胸頓時開闊起來,人生在世,感覺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斤斤計較。
漫山的蘆葦早已變黃,在風中搖曳,此起彼伏,彷彿置身於一片金色的海洋。青山的翠綠,湖水的碧藍,蘆葦的金黃,大自然把這三種最鮮明的顏色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不知不覺就到了之前定下的下山時間,但依然沒有看夠,所以臨時決定去更改回程的小火車時間,這樣就又多出了這寶貴的一個小時。
Tips:如果天氣好的話,建議在山上呆兩個小時,這麼美的風景,你絕對不會看膩。
我可以不稀罕浮躁繁華堆砌出來的名牌物件,但我在乎的是回憶裡每一個美好的畫面中有你的存在。只要有你在,一切就都很好。
山頂上,風呼呼的吹,伴隨著陣陣寒意侵襲而來,微微有些頭疼,但依然捨不得躲進山頂的咖啡廳,想要盡全力記住眼前的畫面,因為下一次,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有沒有像今天這樣有幸碰到這絕佳的天氣。
意猶未盡的火車登山之旅轉眼已落下帷幕,再一次回望山頂,彷彿這是我所能抵達的離天邊最接近的地方。
從山上下來,在聖沃爾夫岡小鎮閒逛,這裡與哈爾施塔特清一色的小木屋截然不同,每一棟建築都像是一幅油畫作品,五彩的、精緻的、充滿藝術氣息的。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座紅色牆壁的白馬酒店(Weissen Rossl),他是聖沃爾夫岡的象徵。白馬酒店緊鄰沃爾夫岡湖畔,依偎著沉靜巍峨的薩爾茨卡默古特山脈,近500年來都是款待奧地利貴客的好地方。1930年,才華橫溢的拉爾夫·貝納茨基根據白馬酒店裡發生的一個浪漫愛情故事,創作了輕歌劇《沃爾夫岡湖畔的白馬酒店》,此劇盛演不衰,於是這個當年的小酒家也漸漸變成了奧地利名聲顯赫的”羅曼蒂克酒店”。
轉了一圈,又回到了碼頭,湖邊的鮮花開的正好,嬌豔欲滴的紅色,是那樣誘人。夕陽西下,太陽逐漸收起萬丈光芒,開始奏響向落日的篇章,溫柔的餘輝灑向平滑的湖面,芬芳的谷地,和緩的山崗。
回到聖吉爾根,開始覓食,不到7點的時間,小鎮已經一片寂靜,原本就沒有幾間餐館,現在更是屈指可數。兜兜轉轉了半天,只找到一家還開著,毫不猶豫的衝了進去。
來到奧地利怎麼能不點當地名菜炸豬排(Schnitzer),沒想到小鎮裡做的也如此美味,整塊豬排外酥里嫩,配合著檸檬汁和生菜,讓人絲毫感覺不到油膩,實在是太美味啦!
Day 9 (10.3)“莫扎特的故鄉”薩爾茨堡
天還沒亮,就拖著行李坐上了去薩爾茨堡的150公交,路過碼頭,很幸運的看到了朝霞,一抹紅色剎那間從雲層中穿透,照亮了還未甦醒的天空,如此的壯美。
PS:薩爾茨堡不僅僅莫扎特的故鄉,還是好萊塢經典影片《音樂之聲》的拍攝場地。
我們在終點站也就是薩爾茨堡火車站下。下車後,立馬奔向旅遊問詢處,領取城市地圖和購買薩爾斯堡卡。
Tips:薩爾茨堡卡,分為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有效,不但可坐交通,還含城堡門票(城堡只能進去一次)以及上城堡的往返纜車票,24小時的票價25歐/人,光去個城堡就可以把錢賺回來了,相當划算。注意,如果你買了薩爾茨堡卡,坐車不用刷卡,到了景點要刷卡,纜車可以不用排隊買票。
由於check-in時間在下午,我們寄存完行李便出門乘坐開往老城區的公交,不過無奈的是,車開到一半,司機突然嘰嘰咕咕的說了一堆鳥語,所有的乘客都下車了。仔細詢問過司機之後才知道,原來前面發生火災,車輛禁止通行,當得知我們要去地標薩爾茨堡要塞之後,建議我們步行。
根據司機的指示,我們要走到河對岸去,驚喜的發現,橋上到處掛滿了同心鎖,突然想起,我和大拇哥也曾經掛過一個,那是在意大利五漁村的一面同心牆上,不知道下次去還能不能找到。
過橋便是各式各樣精緻的小店,由於薩爾茨堡是莫扎特的出生地,所以紀念品大多都和莫扎特有關,最有名的是莫扎特巧克力,分兩種。一种红皮的,價格比較便宜,超市就有賣,還一種是藍皮,價格稍微貴一點,好像只有這些小店有。
穿過一個門洞,就來到了Kapitelplatz,廣場上有一個醒目的大金球,上頭還站著個假人,不遠處就是薩爾茨堡大教堂(Salzburger Dom)
就在這個廣場附近可以找到去要塞的纜車。纜車很特別,他是流水推動輪軸,帶動纜車上下坡。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步行上山,差不多要走20分鐘左右。
Tips:建議站在纜車的最後一節車廂,有大大的落地窗,方便拍攝和欣賞風景。
這座位於懸崖邊的要塞建於77年,在漫漫歷史中,竟從未被敵人攻陷過。
官網:http://www.salzburg-burgen.at/de/hohensalzburg/
站在要塞的瞭望台,眼前連綿的高山包圍了整座城市,滿眼的草地,叢林,鑲嵌在中間,彷彿要將房屋掩蓋,從未見過有大城市這般美好。
看到沒有,那個綠色尖頂的建築就是薩爾茨堡大教堂,廣場上的大金球如此醒目,在這麼高的山上,也能一眼就找到。
由於內部參觀每15-20分鐘放行一次,每次人數又有限制,所以排隊的人非常多。我們沒有進去,就在外圍轉了轉,白牆黑頂,整個要塞極其一致,仰望四周高聳的城牆,彷彿走進了時間隧道,來到那個歐洲中世紀騎士劍客耀武揚威的時代。
Tips:參觀線路分A線和B線。A線是要塞內部建築和瞭望塔,有中文語音講解。B線是城堡內的大廳、大主教宅邸和博物館,沒有中文語音講解。
經過歷史的變遷,要塞早已不是中世紀的單調,裡面設有餐廳咖啡館,旅遊紀念品商店。裡面的結構非常複雜,一個門洞連著另一個門洞,一個庭院接著一個庭院,真的有種不識要塞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堡中的感覺。
走累了,隨意找張長條凳坐下,窗台上的小花點綴著灰白色的城牆,讓這座古老的城堡多了一份柔美,少了一份堅毅。
坐纜車下山,來到的聖彼得修道院(Stiftskirche St Peter),光看外觀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進去之後,瞬間眼前一亮,內部的裝修全部採用華麗的洛可可風格,顏色絢麗,極盡奢華。
官網:http://www.erzabtei.at/
Tips:這裡《音樂之聲》特拉普上校一家被納粹追殺時躲藏的地方。
穿過一片墓地,來到鑲嵌在山壁上的地下墓穴(Katakomben),裡面有一條很窄很陡的樓梯,順著他往上走,從左邊的小洞口正好可以看見大教堂綠色洋蔥狀的塔頂,最上面是一個觀景台,大教堂和聖彼得修道院的尖頂連成一片,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從修道院出來,經過糧食胡同(Getreidegasse),這條街的主要特色就是他們花樣繁多的鐵藝招牌。現在,這裡也是整個薩爾茨堡最著名的購物街,街道兩旁都是奢侈品的專賣店。在糧食胡同的9號,有一座的黃色的樓房,他就是天才音樂家莫扎特的出生地(Mozarts Geburtshaus)。由於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們就沒有瞎逛。
沿著糧食胡同走到底,就可以看見塔頂尖尖的聖布拉修斯教堂(St.Blasius Kirche),教堂正面的牆壁上有一半都被爬山虎覆蓋,由綠到黃再到紅,形成了天然的裝飾,讓莊嚴肅穆的教堂煥然一新。
往教堂的右手邊走,就是僧侶山的山腳(Moenchsberg),搭乘電梯來到山頂,據說這裡是拍攝薩爾茨堡全景的最佳角度。緩緩流淌著的薩爾茨河,將薩爾茨堡美麗而優雅的分割為老城和新城,河這邊是老城,河對岸是新城。
遠處,薩爾茨堡威嚴的聳立在懸崖之巔,威嚴而神秘。近處,主教教堂和修道院交相輝映的尖塔和拱頂,構成薩爾茨堡傳世不朽的風景。
Tips:僧侶山還有現代博物館(MDM Mönchsberg),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觀。
下山後,穿過小橋,前往河對岸的米貝拉花園(Mirabell Gardens/Schloss Mirabell)。花園不大,但十分精巧,裡面種植了大片的綠色草坪,用鮮豔的花卉佈置成各種幾何圖案,中間的噴泉和周圍的雕塑,給整個花園又增添了幾分層次感。
Tips:米拉貝爾花園是《音樂之聲》的外景地。
走到底是米拉貝爾宮,在宮殿前方有一大片玫瑰園,嬌豔欲滴的紅色讓人充滿著對愛情的渴望。
走累了,就在圍牆邊的長椅上小憩片刻,微風拂過,吹落幾片樹葉,原來秋天也可以如此美麗!
趁著時間還早,和大拇哥決定前往位於薩爾茨堡近郊的海爾布倫宮(Hellbrunn),又名亮泉宮。
交通方式:坐25路公交在Schloss Hellbrunn站下車,下車之後,順著黃色外牆走差不多分鐘左右就到了門口。
Tips:海爾布倫宮最大的魅力來自於隱藏在各個角落的水機關,門票是在莎爾茨堡卡內的,但要去售票處進行換票,選擇參觀時間,並由導遊帶隊進入。
由於還沒到下一批的參觀時間,我們在宮殿後面免費開放的花園裡轉了轉。
遊覽海爾布倫宮的時候,千萬要保持警惕,導遊隨時會啟動暗藏在各個角落的水機關,把每個人都凌晨落湯雞,儘管被噴了一身水,但無論成人還是小孩,心情都無比愉悅,大家互相望一眼彼此狼狽的模樣,哈哈大笑。
千萬別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因為隨處都有可能暗藏玄機。
裡面最令人驚喜的是用水力推動表演的一場木偶劇,還有配樂哦。每一個玩偶都栩栩如生,你甚至可以看清他們臉上的表情,高興的,生氣的,尷尬的,害羞的,好不有趣。
轉玩一圈差不多半小時,回去之後,來到了莫扎特廣場邊,奧地利最古老的咖啡館Tomaselli Cafe,開始了美好的下午茶時光。店裡的裝修很古樸,到處瀰漫著咖啡的香氣。剛坐下來沒多久,就看見服務員捧著個大托盤在店裡來回穿梭,托盤上放著各式各樣的糕點,你可以任意選取自己喜歡的口味,直接付錢,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看不懂外文菜單啦!
吃飽喝足,又開始在大街上晃蕩,轉了個彎又走進了米拉貝爾花園,鮮花盛開,奼紫嫣紅!
遙望老城風景,教堂綠色的尖頂從樹叢中微微露出腦袋,山頂的要塞依然氣勢磅礴,就像一個堅強不摧的戰士,永遠守護著這座古老的城市。
再次走進糧食胡同,天色已晚,路邊的小店紛紛亮起了燈,透過櫥窗,這些小物件在昏黃的燈光下更加可人,讓人不由自主的邁不開步子。
晚飯就在糧食胡同的莫扎特咖啡廳(Cafe Mozart)解決,又一次點了維也納炸豬排,感覺怎麼吃也吃不膩呢。
Day 10(10.4)“音樂之都”維也納
早上坐6點多的火車出發去維也納,為什麼要大清早就出發呢,因為我們維也納只待一天,你沒有看錯,只有一天,而且還不住,是不是很驚訝。一方面是對博物館之類的實在沒什麼興趣,還有就是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夠!!!所以只好狠狠心,走馬觀花的看看這個音樂之都。
Tips:如果你對人文歷史非常感興趣的話,建議在維也納待3天,那裡有數不盡的美術館,博物館,絕對讓你值回票價!
從薩爾茨堡出發的火車,大多都停在維也納西站,在火車站寄存了行李,買了地鐵天票就正式開啟了維也納之旅。第一站,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
交通方式:地鐵U4在Schönbrunn站下,出站後跟著指示牌走一小段路就到了。
由於才早上8點多,天氣又不太好,一到外面就覺得涼風嗖嗖,即使貼著暖寶寶,還是凍的不行。美泉宮素有小凡爾賽宮的美譽,將近1500間房間,正面望過去,搭配著黑壓壓的天空,更有一種氣勢恢宏的感覺。
官網:http://www.schoenbrunn.at/en.html
關於票價分好幾類:
1.Imperial Tour:11.5Eur可參觀22個房間參觀約30-40分鐘
2.Grand Tour:14.5Eur可參觀40個房間16.5Eur參觀約-60分鐘
3.Classic Pass:18.5Eur可參觀40個房間以及皇太子花園,迷宮花園,凱旋門參觀約3-4h
4.Sisi Ticket:25.Eur包含了霍夫堡 和美泉宮(Grand Tour with audio guides),但是沒有包含美泉宮的3個Parks
由於之前已經去過凡爾賽宮,美泉宮我們就沒有進去,只在外面拍了幾張照片。正門口,盤旋而上的石階,搭配黑色的鐵藝扶手,透漏出一種宮廷的貴氣,
Tips:進入宮殿參觀要寄存背包,小挎包可以不用,相機不能帶,裡面禁止照相。
美泉宮的後花園可以免費參觀,他是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園林,碩大的花壇兩邊種植著修剪整齊的綠樹牆,牆內是44座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遠處的小山丘上是美泉宮的凱旋門,在那裡不僅可以遙望整個美泉宮,還可以看到他身後的整個城市。但由於實在是太冷太遠了,我們就沒有上去,回來之後看到別人拍的照片,又有點小後悔。
走過藤蔓纏繞著的隧道,隧道的盡頭是一個宮廷復古的小亭子,在這滿眼綠色的花園中竟毫無違和感。
整個花園最喜歡的還是這條林蔭大道,兩旁的樹木被修剪出奇怪的形狀,像一個個筆直站立的衛兵。時不時還能看見晨跑的市民從這兒經過,老外真是幸福啊,這麼美的地方竟然還能免費開放。
出了美泉宮,前往位於瑪麗亞特雷西亞廣場(Maria Theresien platz)的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官網:http://www.khm.at/
交通方式:地鐵U2線,在Museumsquartier站下,出站後面朝瑪麗亞特雷西亞雕像,右手邊馬路對面就是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
Tips:這兩個博物館長的非常像,千萬別搞錯呀!
大家肯定會非常奇怪,為什麼那麼多的博物館,我們單單選擇了這個美術博物館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裡面可以拍照!
剛走進美術館,瞬間就被這裡的奢華的氣派震撼到了。
走上二樓,可以清楚的看到頂部的壁畫和雕刻,如此精美,如此華麗,讓人眼花繚亂。
美術館一共三層樓,底樓是埃及希臘雕塑藝術品,二樓展館都是名畫,三樓是各種珍寶藏品。話說內行人看門道,像我這種外行人就看看熱鬧,擺兩個pose吧。
連過道都那麼好看,真的很容易產生幻覺,想像自己身處於歐洲宮廷之中,推開某一扇門,就有王子出現在眼前。
三樓展示了各種中世紀的錢幣和藝術品,雖然啥都看不懂,但依然看得津津樂道。
中間是一個圓弧形的走廊,牆上的浮雕實在過於精緻,感覺這棟建築本身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藝術品。從迴廊向下望,富麗堂皇的二樓中間,竟然是一個環形咖啡吧,喝一杯咖啡,吃一塊蛋糕,感受下這裡濃濃的藝術氛圍。
從圖書館出來,步行去了霍夫堡旁邊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據說是世界五大圖書館之一,規模要比之前去的斯特拉霍斯圖書館大多了。
Tips:進圖書館參觀必須繞過霍夫堡皇宮從後門進入,而非正門,因為允許參觀的只是這個圖書館的大廳(State Hall),真正奧地利人借閱書籍的區域我們是不可以進去的。
圓頂上同樣也繪有精美壁畫,四周都是頂到天花板的直立書架,上面整齊的擺放著古老的書籍,書架旁都會有一個簡易的樓梯,方便工作人員進行圖書的保養。每個人都勁量壓低聲音不敢打擾這裡的寧靜,就連相機的快門聲都會覺得格格不入。
從圖書館出來,實在是走不動了,就放棄了去霍夫堡皇宮(Hofburg)的念頭,來到皇宮側門附近有名的中央咖啡館(Cafe Central)。門口已經有人開始排隊了,人沒有很多,等了差不多15分鐘,就讓我們進去了。
寬敞的廳堂、哥特式的高頂,流線形的拱牆、大理石的柱子,復古的裝潢,充滿了文藝古典高貴的氣息。
極力推薦這款巧克力布丁,真的是如絲般順滑,入口即化,連不愛吃甜食的大拇哥也贊不絕口。
穿過小巷,來到維也納最熱鬧的步行街,格拉本大街(Graben),現在已經成了主要的購物區,感覺和上海的南京路有點像,施華洛世奇的維也納總部就在這裡,一共三層。著名的鼠疫紀念塔(Pestsaule)就在大街上,這座巴洛克風格式的華美紀念碑是為了讓世人銘記中世紀席捲歐洲的黑死病給人間帶來的苦難而修建的。
除此之外,大街上還有兩座教堂,一座是聖彼得教堂,一座是斯蒂芬大教堂。我們先走到的是聖彼得教堂(St. Peter Church/ Peterskirche),這座巴洛克式的建築,內部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吊飾,穹頂和迴廊,無不透露出這座教堂的莊嚴與華麗。
官網:http://www.peterskirche.at/st-peter/
旁邊就是聖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Stephansdom),比起華麗的巴洛克,哥特式的聖史蒂芬教堂則用繁複的建築工藝讓世人折服。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讓那些正在祈禱的教徒充滿希望。
官網:http://www.stephansdom.at/index.htm
教堂的角落有一大片燭台,搖曳的燭光,讓人有一種溫暖的感覺。突發奇想,也點了一展許願燈,感謝你帶給我不累的感情,沒有強烈的不安,也沒有莫名的厭煩,那種自然而然舒適的氛圍,能夠讓我撕下假面,卸下防備,成為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大街上隨處可見這樣的觀光馬車,如果你走累了,馬車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下一站:曾經擁有“國宅”美名的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 House/Hundertwasserhaus)。
交通:U1、U4線到Schwedenplatz站,轉有軌電車1路到Hetzgasse站;地鐵U3、U4線到Landstraße站,轉有軌電車O路到Radetzkyplatz站。
這座充滿童趣的公寓隱藏在一條小巷中,不規則的外牆面上,紅、橘、藍、黃、紫、大塊鮮豔的顏色拼在一起,色塊裡的窗戶高低不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像是任意插進去的一般。更令我驚訝的是這裡真的有人住,真難想像他們是如何忍受每天一波又一波的旅行團,現在我周圍就有不下五個,每一個導遊都拿著大喇叭,說著各國的語言,介紹著公寓的歷史。
公寓只能在外觀上過過眼癮,如果想參觀內部構造的話,可以去對面那個仿造百水公寓建造的紀念品購買商店。地板是用彩色的方磚鋪成的,牆壁也用塗料塗成各種明亮艷麗的色彩,在裡面你找不到任何一個直角,一條直線,甚至連樓梯也是歪七扭八。
從百水公寓出來就回了老城,去卡爾教堂(Karlskirche)的門口轉了轉,聽說那裡有一個巨大的水池,正好可以拍出教堂的倒影。誰知到了那裡才知道上當了,水池巨臟,上面飄滿了垃圾和樹葉,反而是旁邊的花壇比較好看。
官網:http://www.sacred-destinations.com/austria/vienna-karlskirche
Tips:這座教堂的特色是遊客可以做電梯通向教堂頂部,近距離的觀看到圓頂上的精美壁畫。
看看時間還早,就打算去維也納城市公園(Wiener Stadpark)看看,聽說這裡是維也納市民最喜歡的公園之一。
交通方式:地鐵U4線到Stadtpark站下。
公園裡綠樹成林,坐在草坪上,看陽光乍泄,看斑駁影跡,聽微風拂耳,聽小鳥輕鳴,就這樣為我們短暫而匆忙的維也納之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匆匆忙忙的趕往火車站,買了塊披薩就上車了。
Tips:如果你是在網上提前預訂的話,像這種跨國車票一定要在火車站取票喲!
晚上坐7點多的火車前往布達佩斯,火車晚點了會,10點多了才到,買了地鐵票折騰到公寓都快11點了。令人感動的是老闆一直在等我們,一聽說我們到了,馬上送來了鑰匙。實在太累了,躺在床上就再也動不了了。
Day 11 (10.5)“沒落帝國”布達佩斯
早上睡到自然醒才起來,準備先去城堡山,上城堡山有好幾種方法:
1.搭纜車,纜車有三節,建議座最下面一節,視野最好,纜車下來就是布達城堡。
-票價及時刻表詳http://www.bkk.hu/apps/menetrend/pdf/E098/20140101/b.pdf
2.在偏右側的地方找到爬山的台階,順著台階一層層往上爬。
3.走過鍊子橋,在右側找到公車站台(Clark Ádám tér)或者Széchenyi István tér站(不過橋)坐16路到山上的三聖一廣場下(Szentháromság tér)。
4.地鐵2號線(紅線)到Szell Kalman ter,再換16路bus到三聖一廣場
我們選的是第三種方法,一方面是他比較經濟,另一方面纜車那段時間正好在整修,沒得坐。三聖一廣場旁邊是馬加什教堂和漁夫堡(Fishman Bastion/Halászbástya)。
漁夫堡被認為是城堡山最美的建築,通體白色,就像一座沙灘上的城堡。7個尖頂讓人不禁遐想到童話故事中公主王子的居所。
官網:http://www.fishermansbastion.com/
穿梭在漁夫堡的迴廊裡,聽說這裡是俯瞰對岸老城的最佳地點,站在堡壘上,放眼望去,多瑙河緩緩流過城市,河對岸是國會大廈,這個龐大的哥特式建築,傲然佇立在多瑙河邊,可能是由於天氣的原因,整個城市有一種沒落的帝王氣質,透漏著一股悲涼,盛事的輝煌早已不在,如同所有正在喘息的古城,最終都會歸於平靜。
Tips:漁夫堡一層是免費開放,但二層要買票,但個人覺得由於不是很高,所以二層和一層看到的風景應該差不多。
從漁人堡正面的大台階走下來,可以看到漁人堡全貌,此時遊客已經逐漸多了起來,果然只有大清早才能拍到好看的照片。
站在漁夫堡前面的廣場上,凝望著對面的馬加什教堂,陰天裡的教堂彷彿被雲彩遮住了昔日光芒,透露出一種低調的華麗。
由於教堂還沒有開門,決定往布達皇宮(Buda Castle/Budavári Palota)方向走,離得不是很遠,步行也就10分鐘左右。布達皇宮和這座城市一樣命運多舛,經歷了數度燒毀、轟炸和重建。現在已經被改造成了布達佩斯歷史博物館和匈牙利國家藝廊。
官網:http://budacastlebudapest.com/
並沒有進去參觀,只是在外圍轉了轉,飽經風霜的城牆,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沿著城堡下面的圍牆一直向南,能夠欣賞到多瑙河東畔最完整的風景線。
多瑙河自北向南穿城而過,使得布達和佩斯永遠只能在河對岸遙遙相望。橫跨兩岸的一共有九座橋樑,其中最著名、最古老、最壯美的就是眼前的塞切尼鏈橋(Széchenyi Lánchíd),他和這個國家共同經歷了光明、黑暗、和平、戰爭、興盛、衰敗!
雖然他和維也納一樣,位於在美麗的多瑙河畔,經歷了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洗禮,但兩座城市的個性和風貌卻相差甚遠,如果說維也納是雄渾華麗而多姿多彩,那布達佩斯則是陳舊落沒卻寧靜安詳,透露著一個帝國“落日餘暉”的蒼涼與悲壯。
連太陽似乎也不忍心看到這座城市蕭條太久,正在努力衝破雲層,想讓他重新綻放當年的風采。
往回走重新來到馬加什教堂(Matyas Templom),此時天空已經放晴,由彩色玻璃鑲嵌而成的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教堂的一側聳立著一座呈圓柱形的尖塔,像一把利劍直插雲霄。
官網:http://www.matyas-templom.hu/
陽光給漁夫堡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嫁衣,和早前的蕭條灰暗相比,減值判若兩人,這才是他應該有的容顏。
參觀教堂是要收費的,對面就有售票處,可以和漁夫堡二層觀景台合買,也可以單買。雖然見過的教堂無數,但還是被裡面華麗的裝飾給驚艷到了。教堂內部全部貼滿精美的壁畫,透過彩繪玻璃照進來的陽光,打在華麗的壁畫上,讓整個教堂籠罩著一層暗金色,高貴而典雅,少了其它教堂的沉重與拘謹。
趕著去國會大廈(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因為預約了11:45分的導覽。
官網:http://hungarianparliament.com/
交通方式:地鐵M2紅線在Batthyany站或者Kossuth tér站下。
Tips:國會大廈必須要事先預約,預約網址www.jegymester.hu/parlament,填寫參觀人數、時間、和導遊語言就可以,交完錢之後很快會收到一封reservation letter,打印下來提前15分鐘去門口換票即可。之前看到有人是通過發郵件預約的,我去的那會好像不行,回郵件說現在只能去網站預約。
在預約過程當中還有一些小波折,我在國內始終不能選參觀日期,只好拜託在國外的朋友,好不容易他可以選了,結果發現我們要去的當天竟然一場都沒有,而前一天和後一天卻好好的,怎麼辦,我們的行程已經不能改了。發郵件問了一下,說是國會大廈當天有重要會議,所以不得參觀,難道真的要留下遺憾了麼。不死心的我讓朋友天天刷網站,結果奇蹟出現了,在出發前的兩週,朋友告訴我.5的導覽時間又可以選了,但只有10:45和11:45這兩場。立馬預約付錢,一樁心事總算了了。
國會大廈位於Kossuth lajos square廣場,入口不好找,要從建築北側的一個類似地下通道的地方進去。
按照約定時間在國會大廈的大廳集合,不多一會兒就有導遊帶領我們進去。兩旁的大理石柱子,地上的紅毯,華麗的吊燈,一邊還有為議員們休息提供的座椅,連走廊都如此這般,裡面得美成什麼樣啊,帶著好奇心繼續往前走。
穿過走廊就來到了就來到了國會議員們等待進入的會場大廳,在這裡才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做金碧輝煌,紙醉金幣,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走上96級台階就到了最著名的中央穹頂大廳,也就是外觀看到的那個紅色圓頂的正下方,96對於匈牙利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匈牙利人是在1896年遷徙到這裡定居的,所以就用了96這個數字。圓頂高度是96米,離國會大廈不遠的聖伊斯特萬教堂的高度也是96米。大廳正中央現在盛放著當年奧匈帝國皇帝的王冠,常年由兩個衛兵守衛。無奈這裡不能拍照,大家只能靠想像啦。
接下來就到了議會廳,富麗堂皇而又不是莊嚴肅穆。翻開每個議員席位前面的桌板,都會有一個投票裝置,議員們都是通過這個履行自己的職責,投上自己神聖的一票,皇權和民權都在這里達到平衡和妥協。
最後是議員的休息區,地毯上編制了繁複的花紋,肉粉色的大理石柱子上擺放著人物雕塑,好像國會大廈內部一共有152尊,其中包括了早期的部落首領,歷代君王等等,雖然完全不認識,但依然驚訝於他雕刻的技巧是如此細膩,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的傳神。
導覽差不多45分鐘就結束了,意猶未盡,在走廊深處回望,正好看見警衛鎖上最後一扇門,將那個金碧輝煌的世界與我們就此隔離。
從國會大廈出來,門口已經掛上了謝絕參觀的牌子,看到很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垂頭喪氣的表情,心裡不由得感到一絲慶幸。那紅頂,那白牆,那筆直插向蒼穹的金色塔尖,無不向世人訴說著她的古老和恢宏。
途中,素有布達佩斯最美有軌電車之稱的2路從眼前開過,黃色的車身和復古的造型成為這座城市獨特的風景線。
本來按照計劃是要去煙草街猶太教堂(Dohány Street Synagogue/ Dohány utcai Zsinagóga)的,這是歐洲最大的猶太教堂,但由於那天猶太教有活動,教堂不能參觀,只能在外面拍了張照片,留個紀念。
交通方式:坐M2紅線在Astoria站下
Tips:網上看介紹說他和歐洲大陸一般的教堂風格很不一樣,要是你看膩了巴洛克式和哥特式不妨來這裡換換口味。
煙草街猶太教堂離布達佩斯一家很有名的咖啡館(Café New York)很近, Café New York是24小時營業的,傳說開業時,主人把大門鑰匙扔進了多瑙河,向顧客們表示他永不關門和全天營業的決心。
吃完早午茶之後,前往聖史蒂芬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以匈牙利第一位國王的名字命名,又稱聖伊什特萬大教堂(Szent István-bazilika)。
官網:http://www.bazilika.biz/
交通方式:在地鐵M1,M2,M3的交叉點Deák Ferenc tér站下
教堂裡的結構並不復雜,只有一個簡單的大廳,巴洛克式的風格,高大恢宏的穹頂,華麗無比的內飾,精緻雕刻的塑像,對於教堂有嚴重審美疲勞的我們已經毫無感覺。
比較特別的是教堂至今還保存著聖史蒂芬已經風乾的右手,被稱為“神聖的右手”。手被放在一個很暗很暗的玻璃箱裡,你只有往里扔錢,才會亮燈讓你看清楚。畢竟是死人的手,擔心看了之後晚上回去做惡魔,就此作罷。
簡單的轉了一圈就出來了,下一個景點英雄廣場,每當重大節日或外國元首來訪時,都要在英雄廣場舉行盛大的儀式。
交通方式:M1黃線在Hosok tere站下
廣場的中心聳立著一座高達36米、巴洛克式的紀念碑,天使加百列高展雙翅,站立在高高的石柱上。旁邊是兩個弧形廊柱,廊柱上陳列著14位匈牙利歷代著名國王的青銅雕像。
英雄廣場北面連接著城市公園,裡面綠樹成蔭,有著古老的建築物和平靜的湖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塞切尼溫泉浴場(Széchenyi-gyógyfürdő)。這座鵝黃色的宮廷建築內有大大小小9個溫泉池和各種桑拿池。分為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室內根據不同的溫泉水質和不同的療效設置不同溫泉池,室外分為溫泉池和游泳池。由於我沒有帶泳衣,而且有一點點小潔癖,就沒有進去。
官網:http://www.szechenyibath.hu/
在所有的景點都逛完一圈之後,和大拇哥決定再上一次城堡山,去看夕陽。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建築,有了夕陽的點綴更顯的熠熠生輝。
在公寓旁邊的小酒吧吃了晚餐,裡面坐的都是當地人,還有一個老爺爺在彈鋼琴,讓人很放鬆。想想這應該是旅行的最後一餐了吧,明天就要離開,心裡不免有些感傷。
來布達佩斯怎麼能不拍夜景,吃完飯,在賓館睡了一小會,便上了路,往鍊子橋方向走,在白色燈光的襯托下鍊子橋彷彿撒上了一層銀霜,比白天的更加美麗。相反遠處皇宮的燈光,幽幽暗暗,並不是很刺眼。
來到城堡山上,眼前的馬加什教堂,在燈光下,更加顯得莊嚴而神聖。旁邊漁人堡也開始追隨瑰麗的夜色,在浪漫的拱形牆洞前,一對對情侶在那裡擁吻,已然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放眼望去,多瑙河兩岸最明亮的就是國會大廈。這座白天看起來無比恢弘氣派的建築,在黑暗中熠熠生輝,與河面上的點點光芒相互映襯,彷彿是一座水面上徒然升起的黃金宮殿。
不得不讚歎,布達佩斯是屬於夜晚的,只有在夜晚,你才能體會到她骨子裡的高貴氣質。一直都說布達佩斯為“世界上最安靜的首都”,或許就是因為他的與世無爭才把濃郁的歷史古老氣味永遠地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