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都出行一次可真是不容易,從大望京趕到北京南站就要一個小時,這還幸虧14號線貫通了,否則那就是更痛苦的經歷了。
好事多磨,我們從帝都出發的時候,還是中度污染(帝都到了秋冬,真不是人呆的地方,說點實話,禁止拍磚啊),等我們從天津站下車,直接乘坐地鐵從小白樓站出來,迎接我們的就是天津的藍天白雲。深深地吸了幾口氣,爽!
從小白樓地鐵站出來,就是始建於1922年的天津音樂廳,據說建國以後,這裡一直在放映電影。
雕花大鐵門,記錄著音樂廳的歷史和滄桑。芭蕾舞和各種音樂會的海報,讓我們駐足研究了許久,真想進去感受一下音樂廳裡面樂曲迴響的感覺。
天津音樂廳對面就是起士林西餐廳,這是天津最有名的西餐廳,它與上海雅克紅房子西餐廳,北京馬克西姆餐廳和哈爾濱華梅西餐廳並稱為中國四大西餐廳。我不習慣吃西餐,否則真應該陪Julia姐在這午餐。
五大道的風情
離開天津音樂廳,過了馬路就是五大道。說實話,我看了這地圖和這74個名人故居的名字,就知道今天的時間基本都要扔在這了。
順著小路慢慢遊走,剛拐到馬場道,抬頭就是潘復舊居。
特別喜歡這面凹凸不平的圍牆,還有這位優雅的知心大姐。
林蔭路上慢慢地走著,一下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年輕時代,時光倒流的感覺。
右手邊來到孫殿英舊居,這哥們可是盜清陵的高手,我對他的印象全是關於盜墓的。
當年,一個張作霖的三姨太就有這麼個大宅子,難怪都願意去拉山頭做軍閥頭子。
許氏舊居對面,發現這個煎餅果子攤,毫不猶豫的攤了兩個,毫不誇張的講,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煎餅果子!後來經冬哥科普,才明白天津煎餅果子是用綠豆麵做的,而我們在全國各地吃過的基本都是白面做的,那味道差得不止幾條街。
這是煎餅果子攤主的小樓和小院,有顧客來就攤煎餅果子,沒有顧客來就在這個竹椅上品茶、聽風、曬太陽、看連續劇,我就夢想過這樣的生活!如果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更好了!
一片幽靜中,浮現出天津教育博物館。
秋高氣爽,藍天白雲下,在林蔭道上漫步,相當愜意。
深灰的院牆,記載著源自民國的悲歡離合和歲月風霜。
如果不願意步行,還可以選擇乘坐這個遊覽馬車,老人和孩子可以免去辛勞。
經典的歐式小樓,爬滿綠色藤蔓的石頭圍牆,加上偶爾身邊走過的老人,真是個靜謐的好休閒之地。
美麗的五大道也有時下各地的頑症。
張學銘舊居,張學良二弟,紅瓦綠樹,太美了,就缺碧海藍天了。
疙瘩樓,非常有意思,正在這建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博物館。
藤蔓掩映下的幽深的小巷,和憨態可掬的笑面佛。
同樣是歐式建築的集聚地,天津五大道和青島八大關確實決然不同的兩種風格,五大道更多了一些莊嚴肅穆,而八大關更多了一些山海柔情。
再來一組照片。
五大道上赫赫有名的狗不理貴賓樓。
斑駁的樹影,造型各異的圍牆,悠閒走過的人們,偶爾駛過的馬車,輕輕拂面的微風,這一切組合在一起,能讓你忘掉一切煩惱,沉醉在這真正的輕鬆世界裡。
最喜歡這個位於街角的咖啡店,秋日的午後,在這來上一杯拿鐵,那是何等愜意的事情。
精美的壁牆,呈現了老天津的風土人情。
大力神金杯的雕塑,足球世界的圖騰。不知這個體育場是不是天津權健的主場。
遊遊走走,不知不覺已到正午,其實五大道的很多地方我們還沒逛到,只能留待下次再來好好欣賞了。揮手告別這充滿異域風情的悠閒之地。
週鄧紀念館的洗禮
在小白樓吃完午餐,乘坐地鐵直接到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天津目前的地鐵已運營多條線路,很多地方都可以乘坐地鐵方便直達。
敬愛的周總理,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得到最高評價的領導人了。
紀念館呈現了周總理和鄧大姐革命的一生,有很多珍貴的史料和實物,到了天津,這裡是一定要來好好瞻仰一下的。
總理先生的休養要則,學習。
1949年建國時,政務院(就是現在的國務院)及中央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
向敬愛的總理致敬!恩來先生千古!
陪著周總理走遍世界的專機。
回望紀念館,再次向敬愛的周總理和鄧大姐致敬!
南開大學與天津大學
從周鄧紀念館向北步行一公里多,就是南開大學,總理的母校。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印像中大人常說的中國四大高校就是北大清華南開復旦,一度成為家長激勵我們的目標。
漫步校園的林蔭道,樹葉剛剛開始泛黃飄落,在夕陽的餘暉下,別有一番寧靜悠遠的韻味。
有水就多了一些靈性,夕陽映照下的校園,寧靜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