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那花花世界——植物小白的西部漫遊記②

0

五點半,我們走完爛路,最後一段建好的高速連接花石峽。從早上出發到現在,130公里的爛路我們走了整整八個小時。此時回望來路,風收雨歇,天空湛藍,恨不得再回頭走一遍再去看一遍阿尼瑪卿。團長冷笑:“你以為這裡晴了山上天氣就會好啊。”我惡狠狠的回答:“肯定不好,前十天沒好過,後十天都不會好了。”彷彿這樣就能得到補償。其實我也並沒有不甘心,旅途中常有這樣的情形,走到想去的地方,卻見不到想見的風景。但不去,永遠也不會見到。必須接受這樸素的道理,才能一路走下去。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叢菔

阿尼瑪卿雪山

墊狀點地梅

阿尼瑪卿雪山

多刺綠絨蒿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某蔥屬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某薺

阿尼瑪卿雪山

天藍紫堇

阿尼瑪卿雪山

兔耳草

阿尼瑪卿雪山

雪兔子

阿尼瑪卿雪山

 鴉蹠花

阿尼瑪卿雪山

圓穗蓼

阿尼瑪卿雪山

穿越三江源

黃河源頭

離瑪多縣城還有好遠,公路兩邊不時可見粼粼水波,夕陽斜照,眼前七色彩光,千湖之縣,果然。七點半到瑪多縣城,在進城的公路上修了一個很像樣的大門,門口一尊氣派的紀念碑,上書“天上瑪多黃河源頭”,事實上瑪多在藏語裡就是黃河源頭的意思。。因為頭天住得實在不好,這天我們斥巨資定了瑪多數一數二的嶺國酒店。沒想到酒店還不那麼好找,按照地圖在縣里轉了一圈還沒找到。抬頭望天,藍天上的雲彩被風扯得絲絲絮絮,很是好看,而縣城中央的格薩爾文化博覽園還沒有關門,乾脆不管住處了,先逛一逛再說。

格薩爾王的故事在藏區各處流傳,他的嶺國到底在哪裡也沒人說得清楚,倒是瑪多說自己是格薩爾王妃的故鄉沒人爭。這個依山而建的博覽園也和國內其他地方新建的所謂名勝古蹟並無差別,年輕的王高坐山頂寶座,兩邊是他的生平和傳說。特別之處在於台階以外,由下至頂嵌滿五色六字真言,蔚為壯觀。在小山頂上,可以看到瑪多縣城的全貌,一排排嶄新的彩色小房子可愛如玩具,如果背景色彩換一換,倒像是歐洲的小鎮,而不是西北的小城了。但在山的另一邊,獵獵作響的風馬旗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到底身處何地。

瑪多
瑪多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第二天一早我們直奔雙湖。雙湖是指鄂陵湖和扎陵湖,黃河源頭最大的兩個湖泊,噱頭十足,門票昂貴,每人80。許多人說雙湖只在名氣,實則雞肋,但我們對雙湖並無太多期待,我們今天的行程是要穿過三江源地區到曲麻萊,雙湖是我們路上的必經之地,那麼,它們是否值回票價也就不在我們考慮之中了。縣城到雙湖景區大門還有50公里,一路都是草原,時有羊群散落在草原之中。這裡的羊又不一樣,都是長毛的綿羊,成綹的羊毛一直垂到地上。

瑪多

十點半我們到了景區門口,主動停下車買票。當天已經有幾輛車進去,買票的只有我們,除了團長誠信不可侵犯以外,需要在這裡詳細問路也是我們必須停下來的原因。也許是太久沒有人買票了,兩個工作人員在幾個辦公室翻箱倒櫃找了一圈,門票都沒有找到,最後拿出幾份景區介紹來濫竽充數。帶著些微的歉意並有感於我們的誠實,兩個小伙頂著寒風指著地圖給團長講解了半天我們要走的路線並給出了諸多參考意見。

進入大門就看到一道狹長的大湖,我們在“這是鄂陵湖吧,這不是吧,這麼小,哇還是挺大……”的各種猜測中沿湖又開了一段,一個巨大的湖泊躍進視線,無需介紹,我們知道這才是真正的鄂陵湖。真是一個大湖啊,然而,也只是一個大湖而已,湖水青碧無波,湖岸草色青黃,無邊的草原上連一朵野花都沒有。比起我們之前經歷過的種種,眼前的景色實在是太乏味了。

沿著鄂陵湖邊的土路繼續往前,走完這一側鄂陵湖的湖岸,有一個三岔路口,一條路通往牛頭碑和扎陵湖的南岸,另一條路指向康窮通往扎陵湖的北岸,是我們今天的穿越路線。我們先去牛頭碑,一轉過彎就是一個熱鬧的小湖,成群水鳥在這裡聚集。我們停下車,輕手輕腳往湖邊走去,然而還是驚動了它們,展翅飛起一片,而那些帶著小鳥的爸爸媽媽們,則帶著小寶貝們匆匆下湖遊走。它們倒不是怕人,只是不太習慣有人走近,稍稍飛離遠一點,又停下來繼續覓食和散步。湖邊是佈滿鳥糞的沼澤濕地,我們無法靠近,除了團長不死心繞路向前以外,我們幾個都停了下來。湖中鳥有數種,小的都看不清,兩種大型鳥是斑頭雁和赤麻鴨,尤其是斑頭雁白色頭頂上兩道黑色花紋非常好認。

牛頭碑在兩湖之間的一座小山上,我完全不明白在此處立上如此一尊巨大的紀念碑又何必要。等我們上到山頂我明白了,在這高原之巔的兩湖地區,這是唯一的製高點,牛頭碑身處的地方是措日尕則山的頂峰,只因這裡的海拔實在太高,顯得這海拔4610米的山峰只是一座小丘而已。即使這樣,這個高度的視角依然不足以飽覽兩湖全貌,只是能看到更寬闊一點的水面。迎著陽光極目遠望,穿過鄂陵湖寬闊的湖面,遠遠地可以望見巴顏喀拉山的雪峰。

斑頭雁

兩湖一碑

赤麻鴨

兩湖一碑
兩湖一碑
兩湖一碑
兩湖一碑
兩湖一碑

重回到三岔路口,我們轉入人跡罕至的三江源腹地,這裡也是可可西里的邊緣地帶,可以看到各種野生動物。剛一轉過去,一隻鷹站在我們頭頂的路牌上,居高臨下的望著我們,見我們並無惡意,懶洋洋站起來,揮動了半天翅膀,等我們都拍好了照片,才緩緩飛走。鷹的體重太大,起飛很困難,飛起來也累,只貼地面飛了十幾米就消失在茫茫草原中。在這一片的草原上,隔得不遠就立著一個桿子,桿子上有個四方的小平台。我們開始以為是廢棄的電線桿,又覺得不像,後來才想明白,這都是給鷹準備的窩,幾乎每一根桿子上都有一個粗糙的窩,有的窩裡已經有了雛鳥,遠遠的看見一群小腦袋擠在一起嗷嗷待哺。桿子上什麼遮擋都沒有,風吹日曬雨淋,但看起來還是很搶手的,比起住在地上,無遮無攔的樓房可能也還是要安全得多。在路邊的標語牌上,也住了一窩小鷹,不知道是爭地盤還是爭食物,這家的家長和另一隻鷹在天上打了半天架,我們仰頭看了半天,也沒有看出誰輸誰贏。

藏野驢也隨意在路邊溜達。成群悠閒晚歸,不知道他們家在何方。

警醒的藏原羚不那麼容易看清楚,才一發現它們它們也立刻發現了我們,扭頭飛奔而去只留給我們一個心形的白屁股。草原牧場時有圍欄,我們很擔心他們一不留神撞到圍欄上受傷,但它們總能靈巧地一躍而過,看起來對這裡的地形早已爛熟於心。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藏野驢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藏原羚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密生波羅花

黃河源頭

相比之下有麻煩的反而是我們,在瑪多這邊的路況還算不錯,是平整的土路,等進到玉樹曲麻萊縣的地界,路況就不太好了,大部分時間是搓衣板路,開慢了顛得難受,開快了又容易打滑。要不就是爛泥巴路,或者全是大的砲彈坑,顛簸起來如浪中行船,這時反倒開始懷念起搓衣板來,起碼是一條平路啊。在土路的兩側,草原之中,湖泊河流隨意交織,路邊間或一個路牌,標明這裡是卡日曲或約古宗列曲。每個名字都讓我們肅然起敬,而它們不過是高原上一條普通的小溪流,如果知道人類賦予它們那麼多豐富的涵義,也許會覺得我們可笑吧。土路在架在溪流上的石頭橋上穿過,我們就一次又一次跨越黃河的兩岸,那不過一兩步寬的黃河。

快五點我們到了麻多,離308省道路口的秋智還有135公里。時隔六年,麻多的震後重建還在進行中,防震棚和破爛的房子就在路邊。我們從鄉中心穿過,遇到一輛車,向車上兩個政府工作人員模樣的人打聽前方路況。那司機模樣的人看著我們這一車不知天高地厚的遊客,語重心長地規勸我們:“你們還是在這裡住一晚上再走吧,前面路很不好走。現在已經快五點了,如果你們不能在十一點,不,不能在十點半之前到秋智,那就危險了,這路不好走。我們今天開進來的時候開得比較快,每小時25千米……在這裡找個住處,條件是差一點……”我在一旁看著團長的眼睛一點點亮起來,暗自扶額:這下好了,誰還能阻止贏團長飆車。果不其然,在別的駕駛員對團長進行善意提醒時,團長就像交通規則考試裡的標準錯誤答案一樣給予應對:“胸襟開闊地仔細聽取,但不予理睬”。一離開麻多鄉,團長就賤兮兮地沖我們笑:“把安全帶都係好,我們要飛了。”

我們在這路況極差時速最好保持在20km/h以下的土路上飛馳,到最好,我也不知道是被晃暈了,還是頭天晚上不顧規勸洗頭導致有點著涼而頭暈,總之我拋卻了副駕駛的責任,頭一歪睡了過去。我是被團長吵醒的,醒來時還不到七點,我們已經到水泥路上了。團長正眉飛色舞地講述剛剛開車的各種驚險狀況,講到興奮還自我檢討:“剛剛路上看到有個三輪車好像有點問題停在路邊,我猶豫了一下沒停,開過去了。”萬萬沒有想到,團長的好勝心讓他連自己的良知都顧不上了。我批評他:“你這樣太不厚道了,這一路都沒有車,你不管這下不知道人家要等到什麼時候。”團長再次認真聽取了意見,“是這樣的,所以我猶豫了一下,但是我趕時間啊”,然後繼續眉飛色舞,“25千米每小時,哼,我剛剛最快都開到90,最慢也有50,中間還停了好多次,不然還要快……有時候我都覺得輪胎打滑了,好危險,哼,你們就知道睡覺……” “好了,你是最棒的,但是我們都是被甩到暈過去了好嗎?”我說。

團長依然說個不停。從不違章的團長,在正常道路上開車從不超速的團長,限速20一定開18的團長,一到爛路就開始發飆,這也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

唯有綿陽滷肉和藏羚羊不可辜負

曲麻萊縣

曲麻萊是玉樹州一座小城,地震好幾年後,縣城還是破破爛爛的樣子。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漢族人開的旅館,在一個小院子的二樓,我去看房子,爬三十級大台階上去,左邊是個醫院,右邊是旅館,中間供著彌勒佛和趙公明,旅館前台擺著招財貓,典型混搭。旅館老闆也是醫院院長,人看起來很不錯,他還不知道他這裡已經被LP推薦了。這里海拔很高,我們三個都有些萎靡,但一提起吃飯都來了精神,畢竟這是我們今天唯一的一餐。

老闆推薦了一家川菜館,還有一個住客陪著我們走過去。天色已晚,大街上黑麻麻,我們走著走著突然發現馬路對面一家店面的門口寫了“ 綿陽滷肉”四個字,我們激動地衝了過去:明天的午飯有著落了。進門就一陣肉香,店老闆是個小伙子,守著一堆鹵牛肉五花肉大雞腿。我們誰都捨不得走,派團長獨自去點菜,我們三個在店裡慢慢選購。店老闆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對我們提出的各種要求都以“那就不好吃”為由拒絕了,最後我們尊重了他的職業,完全按照他的推薦買了一堆,而且還讓他把大雞腿加熱了一遍,儘管我們已經再三表示那是第二天吃的。誘人的香氣讓我們恨不得當場就吃,可是那已經是店裡最後幾個雞腿了,我們必須留到第二天。晚餐的川菜館也遇到了同樣自負的廚子一家,然而他們在同業內的水準較綿陽滷肉較低,我們點的幾個菜都很一般。小心翼翼把一包滷肉放進車裡,懷著對第二天午餐的美好期許安然入睡。

一覺醒來我高反好了一大半,兩位團友狀況就沒那麼好,連續幾天都在四千以上海拔,睡不好頭疼得厲害。原本考慮的玉樹不能去了,不凍泉轉去西藏境內轉一小段更不可能,乾脆直接到格爾木。團長打聽到從曲麻河鄉有一條小路通往五道梁,躍躍欲試。可惜我們在曲麻河問了半天,沒有人知道,也不敢貿然上路,最後還是走了省道S308,直達不凍泉。看風景的時候總是遇雨,趕路的時候天氣好得不像話。

天空湛藍,白雲輕盈,遙遠的雪峰在陽光下耀耀生輝,路邊大片的草原上時有家養或野生動物奔跑,野生的大都離得很遠,考驗眼力。藏野驢和藏原羚隨處可見,終於也看到了藏羚羊,遠遠的看不清長相,只有劍一樣的長角清晰可辨,漂亮又神氣,令人驚嘆。開始只有寥寥幾隻偶爾出現,後來終於看到一大群,離得很遠很遠。我們開過去,團長不死心,幾經猶豫又轉回來。海拔4300米,團長抱著沉重的長焦半蹲著向藏羚羊靠近,我們三個站在車頭,就著引擎蓋上那一點點溫度,把綿陽滷肉拿出來熱一熱,就著饅頭大吃起來。好幾天沒有吃過稍微正常一點的午餐了,我們無限滿足。走了好幾百米拍到藏羚羊的團長也無限滿足。

曲麻萊縣
曲麻萊縣
曲麻萊縣
曲麻萊縣
曲麻萊縣

某大黃

曲麻萊縣
曲麻萊縣

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楚瑪爾河在藏語中是“紅水河”的意思,也被叫做曲麻河或者曲麻萊河,在曲麻萊縣內和通天河匯合。S308中的一段臨近楚瑪爾河,我們逆流而上,河水淺窄,不夠惹人注意,要等到要和這道水分道揚鑣,跨過楚瑪爾河大橋時才明白:啊,剛剛一直陪伴身側的是長江源啊!在這三江源地區,身邊的每條河流都大有來歷。其實楚瑪爾河的河水並不是紅色,河床卻是褚紅的顏色,河水清淺,能一眼望到河底,映得好像水也是紅色一般,也難怪被叫做紅水河了。

楚瑪爾河
楚瑪爾河
楚瑪爾河

S308到不凍泉和國道連接,這是G109,傳說中的青藏線。在這裡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一路並行,從這裡往西,翻唐古拉山進西藏,往東,過崑崙山口到格爾木。雖是可可西里的邊緣,不凍泉還是有一個可可西里保護站,在20公里外的崑崙山口,立著索南達傑的烈士紀念碑。20年多年過去了,盜獵屢禁不止,永遠有人鋌而走險。但也不是沒有成果,如今藏羚羊的數量從90年代初的7萬隻恢復到約10萬到15萬隻瀕危等級已經從“瀕危”降到“近危”。這些數字的背後,多少索南達傑式的人物的奉獻和付出,這些可能我們都無從得知也無法想像。人類依賴大自然生存,人類對大自然索取無度,如果有一天人類因此而滅亡,那絕不會是因為大自然的保護,而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無知罷了。關於這個問題,果殼上有一篇文章講的很好——《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真希望我們都是聰明人。

青藏公路極為繁忙,源源不斷的卡車從內地運送各種物資到藏區,在我們行進在這條路上的幾個小時中,迎面而來的大卡車一輛接著一輛,幾乎沒有停過。在我們的這一側,一百多輛輛軍車列隊行進,在一個正在修整的小路口,毫不意外的堵車了。我們停著兩輛大卡車之間,突然感覺車上晃了一下,下車一看,一個藏民的車不管不顧的插隊進來,一頭撞到我們車尾。藏民懵懂毫無知覺,也沒有任何歉意,看了一眼就走了。好在我們的車也積了足夠厚的泥灰,這一追尾未傷皮毛。只是至此以後,都躲著藏字開頭的車子走。

比起青藏公路的繁忙,青藏鐵路顯得空蕩盪,在我們堵車的這段時間裡,印像中只看到一列火車往西藏奔去,是一列貨車。

作為中國第一神山的崑崙山,有著無數的傳說,沿途表示的各種景點,都和各路神仙相關,實在沒有什麼興趣。身在山中也看不到山勢,只覺得滿山都是石頭,無甚可觀。倒是下山路一路黃色鐵線蓮糾纏,很是惹眼。這一帶近沙漠,石頭山沙化得很厲害,然石頭和沙子的線條都很美。

這天我們回到了低海拔的格爾木,高反症狀完全消失。格爾木是個燈紅酒綠的大城市,飯店酒店林立,選擇過多,讓幾天以來過慣苦日子的我們有點無所適從了。不過很快我們就適應過來,大吃了一堆烤肉和水果,還打了出租車,半夜回到酒店,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不凍泉
不凍泉
不凍泉
崑崙山
崑崙山
崑崙山
崑崙山
格爾木

隨性高速隨心遊

小柴旦湖

一出格爾木我們就迷路了:我們要走的是國道,地圖上指示的也是國道,可是偏偏我們按著導航走上的卻是在地圖上和國道並行的柳(園)格(爾木)高速,收費昂貴又不能隨便下來玩兒的高速可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啊。一路迷茫著,既看不到平行的另一條路,又沒看到收費站,這些明白了,這所謂高速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嘛,根本就是只有一條路,放心開,大膽停,就當這是國道那麼整。

格爾木城外全是白花花的鹽鹼地,看起來就是硬邦邦的,踩上去會發出乾脆的“咔嚓”聲,好像鞋子一口咬上了曲奇餅。鹽鹼地也並非寸草不生,紅柳隨意生長,此外還有大片的粉色小花,既像野生又像種植的。在車上看不清楚,團長貼心地在一片特別茂盛的花叢前停下來。我們下車一看,是老熟人羅布麻啊,去年在新疆塔爾干沙漠邊緣的鹽鹼地上見過,那次風沙瀰漫下車就吃了一嘴沙子,不敢讓相機也吃根本沒敢在外面打開相機。這次也好不了多少,陽光直射風吹花亂,羅布麻的小鈴鐺花又盡是垂頭往下,找半天角度硬是按不下快門,所幸最後一看還是有張清楚的。粉色花瓣深粉色花紋,很是精緻。這花還能做茶,也許這裡種植便是為此。

察爾汗鹽湖

沿國道往北30公里是察爾汗鹽湖,中國四大鹽湖之首。四大鹽湖青海有兩個,茶卡鹽湖因天空之鏡而著稱,察爾汗鹽湖則完全是因為大,湖里所蘊含的鹽夠全世界人民吃上三十年。近鹽湖,土地的含鹽量越高,地表幾乎就是純白的一層鹽了。其實地下也是,與其說這是含鹽量極高的泥土,倒不如說這是含有雜質的鹽巴。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從這里通過,路基都是用鹽築的,這裡有一條全是由鹽鋪就的路,全長32公里,名叫“萬丈鹽橋”。事實上這附近的每條路的構造大概都是一樣。

等我們到近前發現這裡的工廠並不是鹽場,而是鉀肥廠。原來因為鹽湖中富含氯化鉀(佔全國已探明資源的97%)的緣故,這裡是全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從廠區的大門進去就到了鹽田邊,鹽湖已經被分割為數個鹽田,每個鹽田看起來都是一個看不到邊的大湖,基地的建築和路就在鹽湖之上—— 鹽田結晶出數米高堅硬的鹽殼,在上面蓋房子都無影響,而在建築之下,就是含有鹵水的鹽層。我們所見的湖面只是鹽湖的滷水湖,甚至我們都沒有看到鹵水湖的盡頭,一直在各個鹽田間打轉。鹽湖之大,也就可想而知。讓人意外的是,在其中一個鹽湖里,居然有許多的漂浮植物和蘆葦之類,引來成群的水鳥,我本來以為這裡是寸草不生呢。

到處是卡車工地和簡易工棚,還有滿是蒼蠅露天的廁所,我們在鹽湖幾乎迷了路,等我們離開之後才想起,還沒有去看攻略上提到的各種鹽花結晶呢。不過我不覺得遺憾,那些美麗鹽花展品無非是另一個獵奇所在,我們所見的這些,也許僅是浮光掠影,卻是是鹽湖人真正的工作和生活。這趟旅程短短不過十幾天,走過好幾千公里,那些動人的美景原以為會記得,結果卻只有翻照片才能回想起一二,真正記得深切的反倒是旅途中那些短暫的相遇和平常的經歷。美麗或暫時留存於鏡頭,真實卻永遠留存於人心。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柳格高速與315國道在小柴旦湖十字相交,往前是敦煌,右拐是海子的德令哈,左拐可到東西台吉乃爾湖。頭一天晚上我們已經看好了攻略,這天天要到大柴旦附近的南八仙魔鬼城去看日落,所以直直往前去了。其實我們更想去的是水上雅丹,只是當時還以為水上雅丹是在南八仙附近,要好久以後我才知道吉乃爾湖才是水上雅丹的所在地。只要當時我們再多看一下地圖,再往左邊那麼一拐,就能到達夢想之地,然而有多少錯失也就是一轉念一拐彎呢,錯過些什麼卻永遠都不得而知了。

小柴旦湖就在路邊,湖水輕波蕩漾,湖岸山巒延綿,好一個所在。公路離湖邊只有幾十米,路邊只有幾根鐵絲攔著,跨過去不是問題,苦於高速上無法停車。沒想到路邊鐵絲網突然出現缺口,一條滿是車轍的便道直通湖邊,團長在美景和遵守交規之間游移不定,又看到高速的兩條路之間滿是車轍,看來不單是我們這個方向的車,迎面而來的車也毫無顧忌在此拐彎甚至掉頭換道,終於下定決心一打方向盤,換來我們一陣歡呼。湖水清澈清涼,盪到岸邊的潔白泡沫如同鹽湖一樣,我輕嚐了一口湖水,果然是鹹水湖。

湖邊淺灘皆是石子,看起來頗為結實,團長觀察了下地形,徑直把車開進了湖水中,然後下車,換我們一個個在駕駛位上擺拍,嘚瑟到不行。

有一就有二,再一次在路邊停車,團長已經沒了顧忌。這次是看到一大片蘆葦蕩(學植物以後,要說這是蘆葦蕩真是有點心虛,可是我總不能說一大片禾本科不知屬種植物吧),隨風輕拂十分動人。遠處還有帶著白帽子的雪山,那是疏勒南山和祁連的方向。

車輛行於高速公路上,如同在河流中飄蕩的落葉,激流裹挾落葉一路往前,但在這條也許是全國最隨性的高速上,流水變得緩慢,不知在哪一個旋渦哪一個迴旋,落葉也有了暫時留步的機會,可以看看周圍的風景。這樣的悠閒,好像是偷來的。

高速上隨意的路口:

小柴旦湖
小柴旦湖
小柴旦湖
小柴旦湖
小柴旦湖

日落魔鬼城

南八仙

雅丹是一種風蝕性地貌。在乾旱地區的沙漠戈壁中,暴雨的沖刷和狂風的吹蝕,使得平坦的高台發育出風蝕溝谷,或孤島狀的平台小山,或演化為石墩石柱,是為雅丹。在有的地方,成群的小山包或石墩石柱竟好像是地面上憑空生出一般,望之如同荒無人煙的大漠中正在風化衰敗的古城堡,被稱之為魔鬼城。去年去新疆,在南疆見到過瑰麗的雅丹地貌,但魔鬼城,之前也只有在電視中見過了。八十年代那部相當流行的電影《海市蜃樓》,片中的紅衣少女,還有大漠中迤邐而行的駱駝隊,那種驚心動魄的美與壯闊,驚艷了童年的我,這麼多年依然念念不忘。現在回想起來,片中的取景地也少不了新疆的魔鬼城吧。中國稱之為魔鬼城的地方不少,塔里木盆地的魔鬼城或許沒有其他地方的壯觀和有名,但卻是規模最大的一處,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免費。

正是盛夏,西部晝長夜短,我們不慌不忙從小柴旦一路北行,過大柴旦,從距大柴旦 45公里的魚卡出口拐上老315國道,一路往西再80公里,八點鐘到了南八仙。從《青海 LP》上寫到南八仙魔鬼城是塔里木雅丹最為壯觀的兩處之一,另一處在冷湖。對於水上雅丹,LP含含糊糊提了一下,讓我誤以為也在南八仙,想必是LP作者並沒有去到實地只是有所耳聞,實在很不負責。

眼前是一大片雅丹地貌,無數的小土山分列於兩邊,一望無際。魔鬼城內的公路有好幾條,皆是嶄新漂亮,方便倒是方便,不過修路的時候毀掉的雅丹石林估計也少不了。這裡的土山石墩不像我之前在電視圖片中見到的那麼高大,但身臨其境所受到的震撼,和看照片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在這奇景當中我們有些迷茫,不知該往何處去。然後就看到路邊立了一塊牌子:南八仙雅丹地貌區入口,心中一動,撥轉方向盤就開了過去。進去才知道,這是某個戶外俱樂部開闢出的探險線路,一條滿是車轍不甚明顯的便道蜿蜿蜒蜒直達魔鬼城深處,也不知道通向哪裡。我們一車四人,未作任何風餐露宿的準備,來此只為看日落拍照,無意冒險,往裡開了幾公里就停了下來。

下車先爬上一個較為高的山頭。太陽還未落山,此地已頗為寒冷,罡風正烈,吹得我們裹緊了衣服。腳下土地似土而硬,似石而脆,正是一層鹽殼,表面還有點點白末,是析出的鹽分。可能因為是鹽鹼地而不是石頭,所以這裡並沒有高達數十米的石柱,也幸虧如此,否則這大風必吹起滿地風沙讓我們什麼都看不見。站在高處往四下一望,四面皆是無盡的土丘,在夕陽照射下泛著淡金色的光芒,不似城堡,倒像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墳場,氣勢磅礴又鬼氣森森,讓人由心底里生出敬畏來。

土丘以外,是平坦的鹽鹼地。我們剛從此行過,自然知道並不是看上去那麼平坦,而且高低起伏不定。在不遠處,有一個水面,看著不甚寬廣,倒也不像能倒映出水上雅丹的樣子。團長與我們在一起站立了片刻就下山去了,他上了車,發動車子往那片沒有車轍的平地開了去,我開始以為他要抄近路去水邊,後來明白過來,他想在這片平地上印出車轍好拍照。果然是個好主意,大漠孤車,前方看似坦途實則無路,後面孤零零一道車轍,別有一種孤勇滋味。

不一會他沖我們狂招手,我們下去,他說,車好像有點陷住了。看了一下,問題不大,有人指揮著,按原路倒回來就是。趁著他們指揮倒車,我望著前方的水面:一路過去是一大片平地,一個土丘都沒有,我一個人過去也不至於迷路,於是抬腳便走。並沒有走多遠,便聽不到他們的聲音,耳邊是風的嘯叫,鬼哭狼嚎一般,前方無路,只有我自己長長的一道影子,那水面還在遠處,似乎離我近了些又似乎還是一樣遠,這一刻天地之間好似只餘了孤零零的一個我,在這無盡的荒漠中跋涉。我突然之間害怕起來,倒也想不出在恐懼些什麼,只是趕緊轉回身,往回急走,好像身後有什麼東西在追趕一樣。他們已經在車倒出去了,這會正朝我招手喊話,風聲很大我聽不清,大概是叫我回去。我急急的跑了起來,又跑不動,這回又走得近了些,聽見他們叫我慢點。心裡不怎麼慌了,慢慢走過去,就這一小會,我背後已經起了一層薄汗。我原本以為我是可以一個人獨處的,這時才明白我還是在人群中感覺更自在,總有和人接觸才有安全感,我是多麼熱愛著這個滿是同類的世界啊,我想我是永遠也無法享受一個人的孤寂了。

天色更晚了一些,我們決定回到公路上,免得等下黑了看不見路。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很正確的,在昏暗的光線下,即使有路牌,凌亂的車轍也很難辨認,要不是團長慧眼如炬,我們早就誤入歧途了。我們在路邊又在路邊找了一座較高的山丘,爬上去等日落。太陽漸漸西沉,然金光很盛無法直視,金色的土丘帶著濃重的陰影,越發沉默壯麗,看著忍不住要留下淚來。天邊有些昏暗,看起來今天是看不到落日了。果然,金烏突然不見,藏羽於天邊那一片濃雲之中,連霞光都未透出。我們又等了一陣,沒有再出來,只好下山走人。

沒有彩霞,天邊的顏色也極為好看,由下至上,先是金黃粉紅暖黃層層映染,金色慢慢淡去,居然透出一層粉藍的薄靄,其上粉紅至淺黃一路淡去,而後竟是漫天的粉紅粉藍粉紫,說不盡的溫柔動人,終於紅色慢慢淡去,紫色也沉入深藍的天幕,夜色湧過來,籠罩了大地。在整個世界歸於黑暗之前,星光終於透出來了。我看著車窗外的陰影,心中似有無數眷念卻不知歸於何處。我想起一句話,世界是無意的,而我對這世界愛得深沉,想到此,心底終於湧出一陣失戀般的惆悵。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南八仙

我願是一塊扣肉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我們再一次放棄了德令哈,選擇北上敦煌。這天路況好,第二順位司機上位,團長下崗一天。沿柳格高速一路北上,海拔一路降低,天氣越來越熱,等到敦煌的時候我們都脫得只剩了短袖。曾經我對敦煌非常嚮往,還想過到了蘭州第一站就直奔敦煌,但等我們在西部轉了一圈,真正去到敦煌時,四個人面對220+170的門票,毫不猶豫選擇了放棄。並不僅是因為昂貴的門票,更主要是被自然之美強烈震撼過的我們對人類文明的痕跡暫時失去了興趣。時至今日,回想這次旅程也並無錯過的遺憾。

這天我們開了七百公里,中途只停了兩次車,晚上十點才到嘉峪關,入住景區門口的農家小院。小院裡種滿沒有成熟的水果和新鮮的蔬菜然而並不提供晚餐,無奈選擇了附近的清真小館,想不到味道居然很不錯,老闆還請我們吃了西瓜。吃完飯出門他們都說牆上貼著宗教宣傳畫,流淚的女孩看起來好滲人,只有我只顧吃著碗裡看著鍋裡認真吃飯完全沒注意。

柳格高速
柳格高速

睡到日上三竿才向著張掖出發,平坦的大道望不到盡頭,路的左邊是望不到盡頭的平原,右邊是連綿不絕的祁連山。祁連山整齊的山峰高聳入雲,山頂白雪皚皚,給人的感覺並不只是壯麗。來到這裡,一下就能明白當年在歷史書上讀到的種種,為何祁連對中原這樣重要,擋住塞外的風沙,也攔住游牧民族的鐵蹄,“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靠的正是這祁連。

路邊都是樹,找不到好角度拍照。時間足夠,我們拐上了國道邊的鄉村小道,想找個更開闊的地方拍一拍祁連山。我們在路上看到七彩的錦雞(只有團長看到了),樹上車輪那麼大的鳥窩,然而祁連我還是拍不好,只能用眼睛多看幾眼,在心中留下祁連的美。

祁連山
祁連山

就一路看著祁連到了七彩丹霞所在的張掖臨澤縣,在縣城隨便吃了個午飯,出門就遇到大片的杏林,路邊擺攤賣剛摘下來的油杏,比去年庫車的小白杏略遜,但比敦煌的李廣杏香甜,一出手就買了十來斤。

臨澤
臨澤
臨澤
臨澤

七彩丹霞是最排斥所謂著名景點的團長為我們安排的全程唯一一處收費景點(兩湖一碑是過路不能算刻意安排)。看著丹霞山長大的團長,如此讚賞另一處丹霞風景區,怎不令人期待。下午五點,我們到了七彩丹霞景區。我們要趕這裡的夕陽,如此時間正好。才看完雅丹地貌,又來到丹霞景區,這倆有著相似名字和相似長相的地貌很容易被人混淆,其實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雅丹的“丹”只是一個發音,雅丹地貌可以是任何顏色;丹霞的“丹”卻是真正的紅,以紅色砂礫岩為主要成分,赤壁丹崖是其典型特徵。從形成上來說也不一樣,“風蝕雅丹,流水丹霞”,雅丹是風蝕為主,丹霞則主要是水沖蝕而形成。但要真正分辨兩者,只需要探訪實地,真正見到典型的雅丹和丹霞以後,再要分辨它們也不是難事。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誠不欺我。

前幾年還能自駕進入的景區,現在有了整齊的道路和固定的觀光車路線。坐上車,進門第一個景點是拍攝過《三槍拍案驚奇》的一座小樓,非常的程式化,泯然如眾景區。好在觀光車並沒有在這裡停下來,而是直接開到了二號觀景台。景區有三個大門,不同入口進有不同的觀光路線,我們跟著導航隨便選了一個門,後來發現我們的線路是其中最合理的。早在入景區前,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徵已經顯露,沿途都是褚紅色的石頭山,但到了觀景台才明白什麼是七彩。在以往的印像中,山總是沉默而單調的,那些絢麗的色彩往往屬於那些活潑的花或者不甘寂寞的樹,它們鮮活燦爛,似乎理所當然。當我眼前的山也呈現出這樣豐富的七彩時,它帶給我的感覺並不是美,而是震撼和衝擊,我更願意用神奇而不是美麗來形容眼前的這片景色。

我們跟著人流和固定線路一個一個觀景台走過,各有千秋但大同小異。每個觀景台都設置了一段步行爬山的小徑,把人群都散落開來,同時也可以多角度的觀賞風光。和其他景區一樣,在很多地方都立著牌子,告訴你這裡像猴子,那裡像僧侶,某處是一座佛像,某處又隱藏了一位女神,實則又極為抽象,需要遊客發揮極大的想像力,才能假裝若有所思地點頭稱是。

最後我們到了四號觀景台,這是視野最好面積最大色彩最豐富的一個區域。

已有許多遊客聚集在這裡,等待不知道是否會出現的日落。這天是陰天,天空灰灰的,偶爾有一片藍天出現又迅速消退,感覺希望渺茫。時近八點,景區的工作人員開始用大喇叭招呼大家離開,用處不大,沒人肯放棄,都眼巴巴地望著西邊,我們也隨波逐流。大約等了半個小時,太陽突然出來了,陽光刷一下打在眼前的七彩丘陵上,閃閃發光,人群發出一陣歡呼,所有的鏡頭都伸出來,對著眼前已經拍了無數遍的景色再次按下快門。光線只持續了十幾分鐘,不知是太陽終究落下去,還是又被雲層遮住,魔幻時刻結束了。沒有晚霞,也許是七彩丹霞過於絢麗,讓霞光都相形見絀不敢出現,無從得見七彩丹霞映彩霞,我無法想像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種奇景。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補血草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七一,我們去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六月的最後一天,我們從張掖出發,穿過祁連山再次回到青海。一早沿著連接張掖西寧的227國道前行,柏油馬路路況極好,路邊是高大整齊的白楊樹,兩旁都是初開的油菜花田,開得茂盛的地方,少不了人停車拍照。我們也不能免俗,找好角度,將油菜花和祁連山一起收入鏡頭。“亡我祁連山,使我牛羊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兩千年前的匈奴詩人這樣嘆息。兩千年後,這里水草豐茂,牛羊蕃息,祁連雪映牧人家,延綿百里油菜花,放牧者有之,種田者亦有之,不再有大漢匈奴,也分不清漢族異族。

祁連山
祁連山
祁連山
祁連山
祁連山
祁連山
祁連山
祁連山

一路到扁都口都是一樣的景色。扁都口,兩千多前,張騫從這裡出使西域,漢人踏入河西走廊的第一步起始於這裡;一千多年前,隋煬帝楊廣也是從這裡進入河西走廊。如今,這里為人所知的只有油菜花,而且還比不上門源。我們進入祁連山腹地,農田變牧區,路邊照例又有了羊群擋道。這次運氣不錯,羊群迎面而來,省去很多麻煩。

我們也算是見過了十來天的世面,再進祁連山,對一路相似的風景視若無睹,直接就到了俄博嶺埡口,翻過去就進入了青海境內。出發時甘肅還是艷陽天,進了青海下起雨來,這對遊客可不怎麼友好啊。俄博嶺埡口與我們一路過的埡口不太一樣,海拔只有三千多米(3685米),氣溫適宜,人氣很旺,路邊兩排賣假石頭民族服裝的攤位,連廁所都是收費的——這樣的埡口也是第一次見啊。

二尕公路
二尕公路
俄博嶺埡口

俄博嶺埡口過去五公里是峨堡鎮,我們在這裡拐上了304省道,往海北州的祁連縣去了,我們的目的地是縣內的八一冰川。路上查過攻略,為著安全和保護等原因,五月開始冰川加強了管理,不能直接進入,需要先到旅遊局培訓並辦理通行證。看到培訓二字心中不免忐忑,打電話去旅遊局諮詢,得知並不需要特別準備,才明白這應該只是收門票的前兆。規矩還是要遵守的,進入祁連縣境趕緊找旅遊局,到了才想起是中午休息時間,只好先去吃午飯。吃完飯回來再辦證,辦事人員態度挺好,畢竟是有錢收嘛。但所謂的培訓自然是沒有的,就連我們諮詢的問題他們也說不清楚,估計他們都沒去過。流程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填一張表,交一百塊錢,蓋一個章,十分鐘搞定走人。

峨堡鎮
祁連卓爾山國際青年旅舍
阿柔大寺

辦完手續已經是下午三點,團長出門就想直奔冰川,我不同意:只知道180公里左右的路程,路線未知,路況未知,天氣不好,去完冰川後又打算走另一條地圖上都找到不到的路到青海湖,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在這樣的大下午出發。團長很堅持,我也很堅決,這時行前偷偷跟兩位團友商量的應急預案(路上都聽團長的,如果我和團長有了分歧聽我的)起效了:四人投票,三比一,團長華麗落敗。團長萬萬沒想到他居然沒有得到百分百的擁護,非常非常非常生氣,吹鬍子瞪眼,對我們的花式求和討好愛答不理,要是能把我們甩半路他肯定就要這麼幹了。

我們早早入住了背靠卓爾山景區的一家青旅。大廳有整面的玻璃窗,窗外一片翠綠的青稞地,對面是神山阿咪東索。我們在這裡小小休整了一下,在院子裡曬衣服,在大廳喝咖啡。本來此刻喝喝下酒是最妙,只可惜這家青旅是清真的,清真的青旅我這也是第一次見。不一會氣溫驟降,下起雨來,雨霧朦朧了山景,也沖淡了團長對我們的不滿。我們在這裡閒坐了整個下午,連近在咫尺的卓爾山也懶得出去看一眼。

祁連卓爾山國際青年旅舍
祁連卓爾山國際青年旅舍
祁連卓爾山國際青年旅舍

第二天不到七點我們就出發了。雨後初晴,天氣好的不像話,天空碧藍,雲朵潔白,輕柔的雲彩為遠遠近近的山系上道道白練,青山更添秀美。看著眼下的好天氣,團長這才展眉一笑,原諒了我們昨日的冒犯。

祁連卓爾山國際青年旅舍
祁連卓爾山國際青年旅舍

出了縣城,沿著著名的二尕公路往西走,我留心了一下路標,是204公里處。二尕公路起於青海湖畔的尕海邊,終點是甘青交界處的二指哈拉山大板,緊鄰祁連山脈南麓,地處偏遠,來往車輛稀少,是一條絕美又寂寞的公路。但今天的二尕公路熱鬧非凡。出城不到半小時,我們遭遇了第一次堵羊。開始以為這不過普通的放牧,漸漸發現不一樣。越往前羊群多,大群大群的羊,各種顏色混在一起,浩浩蕩盪,被牧羊人趕著向前,全無平時悠閒吃草的模樣。牧羊人也比平時見到的多,一大群羊有好多騎著馬的牧羊人前前後後跟著。不但有羊,還有馬和犛牛,有的犛牛身上還馱著家當。路上還有不少緩慢行進的小貨車,車上也裝滿了東西,帳篷地氈桌椅板凳。我突然醒悟過來,這是牧民在轉場啊。我想起了李娟,她寫的是新疆的哈薩克,也可以用於這裡的藏民:“長達半年的冬季以及土地的貧瘠,使牧民們的祖先不得不選擇了“游牧”這種艱辛動盪的生活方式,年復一年恪守自然的規律在大地上穿梭”。隨著定居點的普及,選擇游牧方式的牧民越來越少,轉場也不再是牧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今天能遇上也算是運氣。我懷著近乎虔誠的心情看著廣袤大地上這場生命的大遷徙,只恨身邊沒有一個同看李娟的知心人。

二尕公路
二尕公路
二尕公路
二尕公路
二尕公路
二尕公路
二尕公路

在二尕公路的72公里處右拐通向八一冰川。本來不甚明顯的路口因為有人把守變得顯眼,幾個小兵收了我們的路條,揮手放行。一路上山,雖然是土路倒也平坦,路況尚可。轉過了不知道多少個彎,冰川到了。八一冰川是黑河的源頭,我們一路行來,穿過了黑河大峽谷,清冽的河水就在公路邊,現在終於看到它的來處了。八一冰川是冰帽型冰川,冰川延伸過山脊,齊刷刷被劈斷,形成一道幾十米高兩三公里長的冰雪斷崖,猶如“北境之牆”,壯麗無比。我把以前見過的冰川都拋在腦後了,眼前晶瑩潔白的冰雪世界佔領了我。

我們把車停在離冰川不遠的地方,這裡還有幾個工程車在施工,不知是否是要建景區設施之類,我心裡嘀咕這離得也太近了,肯定會造成比遊人更大的破壞啊。下車即踏在冰層之上,之上人來車碾,冰層已變成和土地一樣黝黑。海拔4700多米,我們強忍興奮緩步靠近冰川。冰川在緩慢融化中,冰面上有小小的水流。冰面也有些疏鬆,不知道踩到哪一處半條腿就陷進去了。越往前融化得越厲害,靠近冰壁的地方,冰面上已形成一兩米寬的溪流了。我們沒能靠近,隔著數米看著冰川。冰壁並不平整,溝溝壑壑盡是融化的痕跡。已在此地矗立數十數百萬年的冰川在近幾十年間消融加劇,不斷退縮,有的冰川已經消失了,還在的冰川也一年一年在縮小,也許再過幾十年也將不復存在。這裡的原因很複雜,人類活動在其中起到多大的破壞作用我無法估計,能確定的是,我在其中也必然是扮演一個小小的破壞者的角色。在偉大的自然規律面前,人類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大概就是不干涉。但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今日之行為是人類自然活動的一部分,也算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對自然來說普通之極,也許早就在自然的預想之中。人類總是自視過高,覺得能改變世界,其實不過是地球上的一隻只蝨子罷了。我這只蝨子想做的,無非是吃自己的飯,逗自己的樂,不過多喧嘩,也不特別壓抑,在不引起地球主人的注意下過完安樂的一生。就好比今天在這冰川之上,我受惑於這壯美,但並不欲擁有這壯美,我來了,我看見了,我走了,如此而已。

二尕公路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

委陵菜

八一冰川

幼年雪兔子

八一冰川

虎耳草

八一冰川

我亦是行人

野柯段

八一冰川是我們行程安排中最後一個目的地,這一天我們知道,是時候踏上歸程了,而大名鼎鼎的青海湖,只不過是恰好在我們歸途中而已。

團長照例選了一條非常規的奇葩路線:從野牛溝往南直插到天峻縣,夜宿茶卡。在我們的紙質地圖上,這是一條纖細的綠線,連接幾個小小的陌生地名:野牛溝、夏拉河、木里、龍門、陽康、天峻。在我們用於導航的百度和高德上,無論如何設置,都沒有給出這條路的選項。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在二尕公路上找到往天峻去的岔路口。我們先是試圖找一個過路的司機問路,然而沒有成果。現在只能去問問當地人了,這任務照例交給了我。下車時我略有一點緊張,這裡是藏區,但野牛溝鄉有許多穆斯林,這從路邊華麗的清真寺可以看出來。一群小白帽圍了過來,拿過我的地圖顛來倒去的看,進行了一番我聽不懂的討論,然後默默還給我。問了好幾撥人,終於有一個年輕人指了一個方向:你們開出去再問問吧。問題是這裡本來就只有一條大路……

野牛溝清真大寺

聽從了一位摩托車手的指示,我們拐進一條比其他岔路稍微寬那麼一點點的砂石路。路越走越窄,但變成了水泥路,這預示著我們走得道路完全正確,路邊是曲線優美的大草原,除了我們並無遊人,甚至不見行人,感覺又探入祕境,心情變得和天氣一樣明朗。我們路過了一座寺廟,趟過了兩條溪流,遇到幾戶轉場的牧民,趕犛牛的姑娘騎在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白馬上,英姿颯爽,好奇地看著我們,一如我們用同樣的目光望著她。漸漸發現路不太對,越來越難走,眼前出現無法分辨的岔路,此刻視線中出現了另一輛車,我們趕緊開過去。是一輛蒙牌的車,七八個漢子站在車邊,拿著一把匕首正在分吃兩個哈密瓜,看到我們滿臉堆笑走過去,表情並沒有變得友好。他們沒有拿哈密瓜招待我們,所幸也沒有用匕首,只是確定的告訴我們走錯路了,七八公里之前就拐錯了道。我們懊惱地往回走,向寺廟裡的喇嘛求助,他又和兩個路人討論了好久,終於讓我們走上正途:在我們剛剛路過的地方,一個極其不起眼的破木牌插在路邊,上面寫著天峻二字,指向一條破爛無比的路——我們當時毫不猶豫順著水泥路開走了。

有了這個牌子心裡就有了底,前面的路再爛我們也滿懷信心,幾十公里後我們到達木里。木里鄉有著豐富的煤礦資源,正在大興土木,一片繁忙景象。現在我們不怕走錯路了,沿著天木公路跟著大卡車一路走到天峻縣,後面的路更是清楚明白,大下午到了茶卡。當晚,我們見到川藏線上認識的胡一刀。

野柯段
野柯段
野柯段
野柯段
野柯段
野柯段
野柯段
野柯段

茶卡鹽湖已經是一個爛大街的景區了,大概所有到青海的遊客都會到這個泥坑里拍個到此一遊照,我們也不能免俗。不過我們去不起一人五十門票的鹽湖景區,去了隔壁五十一車的漠河鹽場,把帶著的亮色衣服都裹身上,掙扎著在泥坑中拍了幾張照片,勉強能入眼,只恨自己平時缺少裝備,此刻與女神之間差了兩條飽和色的大裙子。

漠河鹽場
漠河鹽場

拍攝現場的真相:

漠河鹽場

我們路過了青海湖,野花開了,油菜花還沒開。人來人往的常規景區,對我們沒有吸引力,看著大堆的遊人我們甚至避之不及。比起五六年前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湖邊的草更少,人更多,把湖岸圍起來收費已經成了一種風氣,甚至有人在路邊裝飾了大片塑料花,看得我心情很是複雜。我們幾乎沒有在湖邊停車,一路開回了西寧。

十三天的旅行就這樣結束了,踏過西部三個省的土地,行程超過五千公里,在走過那麼多已知和未知的行程之後,在經歷了許多激動震撼驚嘆的時刻之後,我們又回到城市,回歸於我們的生活。在我寫這篇遊記的時候,這漫長行程的每一步,又在我眼前鋪開,我彷佛又看到飄揚的經幡,華美的唐卡,爛漫的山花,聖潔的雪山,雄偉的冰川… …然而,無論我多麼努力去體味和感受其中的種種,當我回頭看去時,依然覺得過於匆忙和草率了。旅途如是,人生亦如是,所不同的大概是,旅途可以再來一遍,而人生,我們只能堅定地、永不回頭地一步步走向歸途。

青海湖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