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古國,消失的精絕古城– 記20天新疆大環遊

0

我想,我是要去往遠方,去尋找那消失的文明,看一看在那遙遠的古代世界,曾孕育著多少歷史文明。。。

是的,我想我瘋了,當一口氣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看完,我竟迷上了這個神秘的地方,那消失的千古之謎,那失落在大地深處的龍樓寶殿,就靜靜的矗立在那兒,歷經千年風沙,塵埃零落。它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深處,保存了早期人類文明的歷史,是的,這裡就是位於新疆的精絕古城,它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卻似乎又近在咫尺。

於是,我們打包了行李,一行六人便開始了這段新疆探秘之旅。。。可笑的是,我們六位都不是資深驢友,或許連個入門級都有些不夠格,但還是腦子一熱,拎上個睡袋,背起了55L的大包,就這麼出發了。。。

我們從遠方趕來,恰巧你們也在, 那冰封的湖面,皚皚的雪山,五彩斑斕的土地,和童話般的小村莊,讓人痴迷般的流連於人間仙境,我們一路追隨她而去,為她癡狂

對於我們而言,進入荒漠尋找精絕古城只是一個念想,更重要的是,能在這片遼闊、風景優美的土地上走一遭,才不枉這年輕時的滿腔熱情,一邊唱著還有多少個十年,一邊得瑟一下我們的青春

於是,我們在冰天雪地的賽里木湖旁,啃著大西瓜;在沙海茫茫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裡,搭起了小帳篷;在長河落日下,唱起了小山歌;在浩瀚無際的星空下,吹著自己的牛BI史。。。

對了,這裡還有美麗的維吾爾族妹紙,載歌載舞,獨特風韻~看到這,你會不會也有點心動呢

Cpt 1 那些在路上的記憶

當真正要啟程時,你會發現,遠方其實並不遠,只是一杯下午茶的時間,便能到達一個陌生卻又熟悉的地方。如果說一個人的旅行,是用來享受寂寞,那6個人的旅行,一定是用來回憶鬧騰的,我們來自不同的城市,卻奔赴同一個目的地,為的是同一個遠方,同一份美色。。。

從上海出發到張掖,一個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天氣晴朗的剛剛好,沒有過多的雲彩,也沒有耀眼的陽光。從南方城市到大西北,總是會被這遼闊的疆域而莫名的震撼。那無盡的沙漠,延綿的雪山,荒蕪的戈壁以及赤紅的丹霞地貌,活生生的闖入視線,在三萬英尺的高空,俯瞰眼前的一切

到達張掖時,下午時分,大家陸陸續續在這裡集中,為什麼選張掖作為出發點,只是因為那個誰,在群裡吼了一聲,要走,就要走最完整的北疆。。。於是,大家顛簸960公里,從張掖驅車進入新疆,到達第一站巴里坤,只為了滿足一份旅行的儀式感。

進入新疆境內的那一刻,竟有些小激動,好似到達了夢中的香巴拉。由於新疆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路程太長,所以除了跟團外,最合適的方式,莫過於包車了,我們6人,正好2輛suv,在那一望無際的公路上馳騁,蔚藍的天,大朵大朵的棉花糖雲彩,兩邊的花兒開得正艷,路程雖漫長,卻在沿路的美景中,忘卻了疲憊

傍晚時分,經過哈密市區,開始進入山區道路。沒有了高速柏油路的暢快,卻多了更多自然風光。我們一行人都是攝影狗,每到一處靚麗的風景,都希望能夠停下來,一邊催著師傅怎麼還沒到巴里坤,一邊不停的讓師傅這裡停一下,那裡停一下的,把師傅搞得一頭霧水

新疆的夜,來的特別遲,5點多的時候,太陽還曬得正猛,直到8點左右,天空才開始慢慢的漸漸的暈紅,染出天邊的一抹絢麗雲彩

4月的新疆,還沒有褪去寒意,原本就裹著衝鋒衣的我們,經過一處叫寒氣溝的山谷,還是冷不襟的打了個寒顫,寒氣溝位於哈密地區,由於在海拔3000米處,自然要比低海拔處冷了不少。

進入白雪皚皚的山谷,兩邊時而高山草甸,時而茂密森林,都籠罩在了銀裝素裹的世界裡,對於南方極少下雪的城市而已,潔白的雪,是最純潔美麗的景色了。天色漸漸暗去,車裡鬧騰的聲音也漸漸停息,暗冰是夜晚行車過程中尤為需要注意的地方,冰天雪地,非常容易打滑,而此時,我們卻已死死的睡去,這種路,只管交給老司機就行。。。

歷時12個小時,長途行車,眼睛睜開又閉上,失重的頭從左邊晃到了右邊,終於在晚上11點多,到達目的地,巴里坤,那個誰。。。還記得那個誰說要有旅行儀式感的,給我站出來!風景雖美,可是長途顛簸,還是把我們給整餓了,幸虧還有館子亮著燈,蹭蹭的一大碗拉麵下肚,店裡那姑娘笑著,原來南方人胃口也不差呀。。。

Cpt 2 巴里坤,重走古絲綢之路

新疆的夜來的特別晚,但是天亮的卻不含糊,睜開眼,我躺在巴里坤的酒店裡,望著窗外的天氣,又是一個艷陽天。巴里坤在古代稱為蒲類國,而現在則作為一個自治縣,隸屬於哈密市。

巴里坤縣城四周由古城牆包圍,古城牆,在許多地方都有,但多是殘垣斷壁的,只剩下短短的一小截,沒天多看點。而巴里坤的城牆,則是意外的完整,將縣城包圍在內,當然,也是因為巴里坤的老城,是出奇的小,也就那麼順其自然的在裡面,城牆內是民宅,住著許多哈薩克族人,城外是大片的麥田,微風拂過,連綿不斷。此處本該多放一些古城牆的照片,但是還是被自己蠢哭了,在最後幾天,因相機內存不夠,竟把照片錯刪了,只剩下幾張提前導在手機裡的照片,得以慰籍。。。

巴里坤縣城有多小,或許步行半個小時,便可將其逛完,所以沒有做過多的逗留,變搭車去了巴里坤湖,距離縣城西北18公里處。巴里坤湖是一個由自然泉水匯流而成的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蕩漾。

巴里坤湖的四周是草場,遠處的山峰和白雪還清晰可見,成群的鳥兒,從湖面飛過,在冰靈的湖面上,組成一幅如夢的畫面

沿著浮道,向湖中心走去,驚起了棲息的鳥兒,一群一群的從草叢中飛出。似乎每個美麗的湖,都會有一段淒美的故事,而巴里坤湖,則是一位漢族姑娘和哈薩克族小伙合力打敗山魔,一同沉入海底的故事,好吧,相比於這個故事,我還是願意靜靜的欣賞眼前這篇美景

從巴里坤湖到烏魯木齊,全程500公里,行車大約7個小時,到達烏魯木齊時,已是晚上10點多,作為新疆首府,現在才是夜生活的剛開始,街道上還是一片熱鬧。

Cpt 3 烏魯木齊, 短暫的停留

每一個清晨,睜開眼,都是不同的地方,都是一份不一樣的體驗,今天的烏魯木齊,有最美的日出,低沉的雲彩,依然擋不住強烈的陽光,透出的紅光,暈紅了整個城市,只見過落日時的火燒雲,原來這裡的日出,也能如此的迷人

原本以為是個大晴天,但登上天山天池時,天色卻突變,風猛猛的往身上吹。但作為新疆旅遊的第一張名片,這個景區似乎就成了必不可去的景點之一,於是,風再大,天再冷,也硬著頭皮往上走了

天池景區自駕車不得進入,門口有停車場可供停放,需要搭成景區內的班車,班車並不到達頂峰,停在半山腰處,離天池觀景台約15分鐘的步行路程

4月份的天池,還在眠中尚未甦醒。整個天池,都被皚皚白雪覆蓋,遠處的千年冰峰,銀裝素裹,神駿異常。湖面還結著厚厚的冰層,彷彿堅不可摧

景區不算大,沿著湖邊步行,走了約半個小時。看著那湖天一色,這是陰陰的天氣,反而顯得有些應景。倘若7、8月來此,湖光山色,藍天白雲,雪山延綿,或許又是另一番動人景色。

烏魯木齊作為一個城市,自然景觀雖不及周邊,但是著名的大巴扎,還有大巴扎里的歌舞表演,作為第一次來的遊客,也倒是值得去看看,也倒是有幾分異域風情。而我們因為趕行程,便沒有做過多的停留,沿216國道直接去往達布爾津縣,全程700公里,歷時9個小時。看著就瘆人的路程和時間,誰讓我們大新疆疆域如此般遼闊呢。。。

Cpt 4 白哈巴, 遇見童話裡的世界

當看到美麗的景色時,你便會覺得,路程上消耗的一切時間,都是值得的。禾木村位於新疆布爾津縣,從布爾津到禾木,約180公里的路程,途徑的道路基本都為山路,彎多路窄,4月的山路兩邊,冰雪尚未融化,所以路程雖短,但耗時卻不少。

在新疆並不太容易視覺疲勞,因為每到一處,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色,從布爾津到禾木,小小的公路兩邊,零星的點綴著一顆顆樹,金燦燦的葉子,黑黑的樹杆,彷彿從大雪飄零的冬季,又來到了秋色宜人的深秋,時不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小村莊,一棟棟小房子,或是紅頂,或是藍頂,嵌在這宜人的景色中,分外撩人。

淡季出行很大的優勢便在於,便宜。在去禾木的路上,會經過喀納斯檢查站,在這裡就必須購買喀納斯景區門票,淡季票價僅為110元(90元喀納斯景區門票加20元白哈巴門票),淡季的時候,自駕車可以駛入景區,相比旺季的需要背著大包小包的搭乘景區大巴,真是方便很多

由於喀納斯處於高緯度地區,4月份道路兩邊的山坡,依舊被白雪覆蓋,好似來到了北國的冬天。。。冷。。。

到達禾木村時,由於淡季,村子裡的客棧幾乎都處於歇業狀態。我看了看車,嗯,空間還算大,後面還有睡袋,應該不至於露宿街頭。。。

同行的妹紙們當然是一百個不願意,於是在原本就不大的禾木村里,進行了地毯式搜索,總算發現了一家剛剛營業的客棧。

客棧剛剛營業,也沒有餐飲可以提供,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去當地的市場裡買了些蔬菜,充當晚餐。由於地處偏僻,所以這裡的食材價格真是驚人,猜,一棵白菜多少錢。。。40塊大洋,是不是連白菜都能吃出肉的味道呢。。。

DIY的晚餐,給我們司機徐哥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論一個司機的重要性,必須懂得十八般武藝,會開車,會講解,還要會給我們這群懶鬼做飯。。。洗菜、燒菜,不一會的功夫,一桌40元的大白菜便閃亮登場。。。雖沒有大魚大肉,但這一桌子人,要的就是這樣的氣氛~ 沒有浮誇的排場,也沒有我愛吃的肉。。。但有回憶,有你們。。。

晚餐後,漫步於童話般的禾木村,淡季的禾木村,沒有如織的遊人,也沒有喧鬧的集市。安靜的村子,反而更能顯出它本來就該有的樣子。那一棟棟的小木屋和遠方被白雪覆蓋的山峰,構成了這裡最美最獨特自然景觀。

這裡的小木屋已成為圖瓦人的標誌,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裡,以抵擋這裡將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嚴寒,特別的原始古樸,又帶有游牧民族的傳統特徵

都說秋天的喀納斯是最美的,但是春天的喀納斯也有著它特有的韻味。冰雪慢慢消融,河水靜靜流淌。最後一抹餘暉,灑在河流之中,泛起粼粼波光。

Cpt 5 喀納斯,湖怪出沒地

寒冷的天,大清晨要從被窩裡起來,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再睡5分鐘,再躺5分鐘,這溫暖的被窩,使勁的挽留我,我是如此的動搖,但當腦海裡浮現出禾木日出的景象,還是毅然決然的從床上一躍而起。

慶幸這裡的太陽一樣擁有懶癌症,早上7點多,才慢慢從山坡中爬起,照亮了這片沉睡中的土地。

圖瓦人的小木屋也被太陽的光芒染成了金黃色,一片靜好~

村子依舊是那麼安靜,靜靜的等待著這裡旺季的到來。難以想像一個熱鬧的和木村,是不是還會給前來旅行的人們,留下如此般恬靜的美好印象

喜歡現在的禾木,喜歡看第一縷陽光,照在小木屋上,照在靜靜的湖中,照在我的身上,大地開始漸漸有溫度,有色彩。。。

看完日出,回到客棧,收拾行囊,準備去向湖怪出沒地,喀納斯湖。

到達喀納斯前,會經過賈登峪的接待站,淡季的時候,這里基本都關門歇業,短暫停留之後,繼續向喀納斯前進,由於淡季,自駕車是可以直接駛入景區的,沿著山路,直驅而入

喀納斯湖,是新疆的又一大招牌,有著東方瑞士的美譽。作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最先讓他名揚在外的,並不是他湖的本身,而是由一個湖怪傳說開始的。

據當地牧民說,看見湖中有巨型水怪,常常將放養的馬匹拖入水中,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在這樣一個高山湖泊內,由於湖水營養含量非常低,本不會有大型生物的,而如今,一而再的出現湖怪,倒是將人們的好奇心掀起了一陣高潮。

然而,除了湖怪傳說外,喀納斯本身也是頗有幾分姿色的。喀納斯是蒙古語,意味美麗富饒,神秘莫測,也非常好的詮釋了她的特色所在。

喀納斯有好多道灣形成,而第一灣便是臥龍灣。臥龍灣有專門可供停車的場地,遊客可以下車,沿木棧道到達湖邊。近距離感受一下臥龍灣的氣勢。

喀納斯第二灣 — 月亮灣,離臥龍灣大約10分鐘的車程。月亮灣也是三灣中最漂亮的一個灣。整個河道成s型,綠水映襯的藍色天空,背後皚皚的白色雪山,河道兩邊茂密的綠色森林,組成了一副完美的自然畫卷。

第三灣為神仙灣,河道離觀景台比較遠,景色並沒有之前兩灣壯美震撼,但以雪山為背景,也是極為美麗

汽車駛過三灣之後,到達喀納斯旅遊區的服務中心,這裡的客棧、酒店、商店、飯店都比較集中,旺季時這裡游客主要休閒購物住所的場所。不過4月份淡季的關係,這里大多數的服務設施都處於歇業狀態。

另外需要去往白哈巴的遊客,需要在服務中心附近的邊防派出所,憑身份證辦理白哈巴的邊防證。辦理邊防證時,一個團隊只允許一個人進入派出所辦理。趁著辦理邊防證的閒暇,在喀納斯景區內,隨便走走,到處是一幅優美的畫卷。

辦理完邊防證,沿著景區內的道路,向喀納斯著名的觀魚台出發。觀魚台位於正對喀納斯湖的山坡,需要先自駕車行駛一段山路,之後還需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可以到達觀魚台。

在半山腰處,有一個停車場,自駕以及景區班車,都只能停在這裡。上山的路,基本都是台階路,需要一定的體力,這裡的4月份,部分的上山路都被雪所覆蓋,走起路來,一深一淺的,一不小心,腳就會陷到雪裡,默認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徒步翻越雪山吧,雖然到了上面就沒了雪。。。

到達山頂觀魚台後,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整個喀納斯湖,還處於沉睡之中。偌大的湖面,都被冰雪覆蓋,好似一條白色的大河,橫臥於山野叢林之中。

雖然沒有見到最美的喀納斯,不過有這群小伙伴的陪伴,旅程一樣精彩難忘。

離開觀魚台,可以選擇另一條路下山,那看不厭的沿路景色,依然是那樣的壯美。

回到停車場,下一站白哈巴。白哈巴離喀納斯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白哈巴也已是傍晚時分,正好趕上白哈巴的日落。

白哈巴村被稱為西北第一村,這裡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之一,位於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的邊境線上,距哈薩克斯坦東錫勒克僅1.5公里,有國防公路相通。

夕陽下的白哈巴映襯金黃色晚霞,一切彷彿都要回歸安靜。

深夜,這裡的一切,都以進入夢鄉,唯有漫天繁星,高掛深藍色的星空。

一道璀璨銀河,橫臥於村子之上,路邊的樹木,也折射出與白天不同的顏色。

路邊的樹木,也折射出與白天不同的顏色。

一個靜悄悄的夜,一個靜謐的白哈巴

Cpt 6 五彩灘, 打翻了的調色盤

連著拍攝星空和日出,是個很累人的活。拍完星空差不多已經深夜2點,為了感受白哈巴的日出,早晨六點又背著器材去拍攝日出

此時的白哈巴,人們都還在睡夢之中,新疆和南方城市雖然都統一用北京時間,但其實還是有2個小時左右的時差的,所以這裡的6點,對於他們還早的很,村子裡一片安靜

從入住的客棧到觀景台,步行大約15分鐘。觀景台靠近武警邊防哨所,在這裡可以一覽整個白哈巴村的全景。

早晨七點多,太陽慢慢的爬過村子後的山坡,陽光照射進這沉睡的山谷之中

隨著太陽的逐漸升高,村子也慢慢開始甦醒。圖瓦族人的木屋上,升起了裊裊炊煙。

炊煙與清晨山谷裡的晨霧,把整個村子點綴的如仙境一般,好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太陽灑向山谷的同時,我們的守衛邊疆的戰士們,已經開始了他們一天操練,整齊列隊,進行早操。

辛勤的工人們,也開始了一天辛勤的工作。

沿著步道,下了觀景台,村子裡已是另一番景象。

對於自駕來喀納斯遊玩的伙伴,務必在進景區之前,給汽車加滿油,整個景區內,沒有加油站。而且各個景點之間的距離也相對較遠。
白哈巴村附近,還有一個中哈邊境大峽谷,離白哈巴村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整個景點,就是一個觀景台。在這裡可以飽覽整個大峽谷

 

 

結束了大峽谷的遊玩,也就結束了喀納斯景區的行程。驅車返回布爾津,用午餐。等待著五彩灘的絢麗落日。中午時分,回到布爾津縣城,相比前幾天的匆忙,今天有了更多的時間,還體驗布爾津的美食。
布爾津的冷水狗魚,是這裡的美食特色之一。狗魚是額爾齊斯河的特產,肉質倒是鮮美,但卻絲毫沒有發現他有任何狗的特質。。。

煮熟的樣子,連魚樣都沒了,就更沒有狗樣了吧。。。

用完午餐,短暫休息之後,前往五彩灘景區。五彩灘是典型的雅丹地貌,也被號稱為新疆最美的雅丹。五彩灘最美樣子是在落日的時候。在落日的陽光照射下,這裡的岩石以紅色為主,間以綠、紫、黃、白、黑及過渡色彩,色彩斑斕、嬌豔嫵媚,因此得名五彩灘。由於到達景點的時間比較早,新疆的落日一般都在8點以後,只能在景區內慢慢等待,等待落日那一刻的到來。

晚上8點多,太陽漸漸西斜,岩石在夕陽的照耀,開始顯現出不同的顏色。

我國唯一的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穿將五彩灘一分為二。河流在岩石與叢林中穿行而過。

身處如此美景之中,讓人陶醉不已

 

 

太陽慢慢從地平線上消失,留下的餘暉,依舊那麼的震撼,觸動人心。

離開五彩灘時,已大約是晚上10點多,在晚霞的照耀,前往下一目的地,烏爾禾。

Cpt 6 五彩灘, 打翻了的調色盤

連著拍攝星空和日出,是個很累人的活。拍完星空差不多已經深夜2點,為了感受白哈巴的日出,早晨六點又背著器材去拍攝日出

此時的白哈巴,人們都還在睡夢之中,新疆和南方城市雖然都統一用北京時間,但其實還是有2個小時左右的時差的,所以這裡的6點,對於他們還早的很,村子裡一片安靜

從入住的客棧到觀景台,步行大約15分鐘。觀景台靠近武警邊防哨所,在這裡可以一覽整個白哈巴村的全景。

早晨七點多,太陽慢慢的爬過村子後的山坡,陽光照射進這沉睡的山谷之中

隨著太陽的逐漸升高,村子也慢慢開始甦醒。圖瓦族人的木屋上,升起了裊裊炊煙。

炊煙與清晨山谷裡的晨霧,把整個村子點綴的如仙境一般,好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太陽灑向山谷的同時,我們的守衛邊疆的戰士們,已經開始了他們一天操練,整齊列隊,進行早操。

辛勤的工人們,也開始了一天辛勤的工作。

沿著步道,下了觀景台,村子裡已是另一番景象。

對於自駕來喀納斯遊玩的伙伴,務必在進景區之前,給汽車加滿油,整個景區內,沒有加油站。而且各個景點之間的距離也相對較遠。
白哈巴村附近,還有一個中哈邊境大峽谷,離白哈巴村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整個景點,就是一個觀景台。在這裡可以飽覽整個大峽谷

旅途中,總會遇上很多朋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好像在這種氛圍下,總是能夠找到共同語言,於是,便有了下面這張大合照

結束了大峽谷的遊玩,也就結束了喀納斯景區的行程。驅車返回布爾津,用午餐。等待著五彩灘的絢麗落日。中午時分,回到布爾津縣城,相比前幾天的匆忙,今天有了更多的時間,還體驗布爾津的美食。
布爾津的冷水狗魚,是這裡的美食特色之一。狗魚是額爾齊斯河的特產,肉質倒是鮮美,但卻絲毫沒有發現他有任何狗的特質。。。

煮熟的樣子,連魚樣都沒了,就更沒有狗樣了吧。。。

用完午餐,短暫休息之後,前往五彩灘景區。五彩灘是典型的雅丹地貌,也被號稱為新疆最美的雅丹。五彩灘最美樣子是在落日的時候。在落日的陽光照射下,這裡的岩石以紅色為主,間以綠、紫、黃、白、黑及過渡色彩,色彩斑斕、嬌豔嫵媚,因此得名五彩灘。由於到達景點的時間比較早,新疆的落日一般都在8點以後,只能在景區內慢慢等待,等待落日那一刻的到來。

晚上8點多,太陽漸漸西斜,岩石在夕陽的照耀,開始顯現出不同的顏色。

我國唯一的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穿將五彩灘一分為二。河流在岩石與叢林中穿行而過。

身處如此美景之中,讓人陶醉不已

看多了情侶在這裡你儂我儂,不如看看這對cp辣眼睛的搞笑之作吧

太陽慢慢從地平線上消失,留下的餘暉,依舊那麼的震撼,觸動人心。

離開五彩灘時,已大約是晚上10點多,在晚霞的照耀,前往下一目的地,烏爾禾。

Cpt 7 魔鬼城,大自然的天府神工

魔鬼城距離克拉瑪依市約100公里的路程,因為在佳木河下游烏爾禾礦區內,又稱烏爾禾風城。這裡的風蝕地貌非常特別,每一塊石頭都形狀特異,歷經了千年風沙的模樣。

魔鬼城景區規模很大,景區內每個景點之間,可以乘坐景區小火車前往,體力好的朋友,也可以選擇步行,沿路可以拍到更多東西,不過在炎熱的夏季,對體能也是個挑戰

在魔鬼城,各式各樣的造景地貌琳瑯滿目,惟妙惟肖,你若把他當作一堆石頭,那他就真的是一堆石頭了,但凡能浪漫些的,便能天馬行空般,給這些石頭賦予最美的寓意。

如果想要看到更美的魔鬼城,一定要選擇在日落時,進入景。在夕陽的餘暉下,這些令人驚嘆的雅丹,又會給你帶來另一種震撼美景。

正如之前所說的,但凡是景點,總會有一個匹配他的故事,關於魔鬼城還有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傳說這裡原來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城堡裡的人們勤於勞作,過著豐衣足食的無憂生活。然而,伴隨著財富的聚積,邪惡逐漸佔據了人們的心靈。他們開始變得沉湎於玩樂與酒色,為了爭奪財富,城裡到處充斥著爾虞我詐與流血打鬥,每個人的面孔都變得猙獰恐怖。天神為了喚起人們的良知,化作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來到城堡。天神告訴人們,是邪惡使他從一個富人變成乞丐,然而乞丐的話並沒有奏效,反而遭到了城堡裡的人們的辱罵和嘲諷。天神一怒之下把這裡變成了廢墟,城堡裡所有的人都被壓在廢墟之下。每到夜晚,亡魂便在城堡內哀鳴,希望天神能聽到他們懺悔的聲音。

在魔鬼城景區的對面,便是著名的克拉瑪依油田,各式的機器設備不停的運轉著,好似小雞啄米

離開烏爾禾,一路翻山越嶺,去往下一站,阿拉山口口岸

陽光灑向公路,指往前行的方向

新疆的傍晚,一般要比沿海地區,晚兩個小時,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太陽才會慢慢落下

阿拉山口市的口岸位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的鐵路、公路並舉的國家一類口岸。到達阿拉山口口岸時,天色已經漸漸暗淡。整個口岸正在休整,只能從遠處,隔著大門,一睹阿拉山口口岸的真容。

離開阿拉山口口岸到達博樂市,也已近深夜。博樂的市區,已經很熱鬧。找了家當地評價比較好的燒烤,感受一下這裡最特色的海陸空大串燒。

Cpt 7 魔鬼城,大自然的天府神工
Cpt 8 賽里木湖,落入凡間的一滴眼淚

 

清晨,踏著初升的朝霞,開啟了今天的行程。離開博樂,第一站,去往號稱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的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古稱“淨海”,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風光秀麗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的說法。

記得上次來到賽里木湖,厚重的陰雲籠罩著整個湖面,這次的賽里木湖依舊被陰雲籠罩,不同的是,如今的賽里木湖,還處於冰封期,整個湖面被厚厚的浮冰所覆蓋,感受不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

湖岸邊的浮冰,已經開始慢慢融化,讓人依稀可以看到賽里木湖那清澈見底的湖水。

這時防水手機的優勢就體現出了。把手機插入冰冷的湖水之中,一飽賽里木湖傳說中的清澈湖水。

賽里木湖景區內,有一處天鵝樂水的景點。寒冷的天氣下,幾隻天鵝,悠閒的在水中游弋,似乎感受不到天氣的寒冷,依舊展示出天鵝那特有的高貴氣質。

陽光穿破厚厚的陰雲,把一道道亮光,灑向了的賽里木湖遠處的雪山之上,彷彿看到了日照金山的奇景。冰封中的賽里木湖,依舊有著它獨特的景色。不過最美的賽里木湖還是在7-8月,希望下次再來賽里木湖的時候,能夠得到天氣的眷顧。

離開賽里木湖,駛上G30高速繼續向西,不多久,就可以看到果子溝大橋。
果子溝大橋是國內公路第一座斜拉橋,橫跨與山巒之間,到達大橋時,傾盆大雨,突然而至,只能把手機伸出車窗外拍照,只留下片刻的身影

沿著高速,繼續向西,大約2個多小時,便可以到達G30高速的終點,霍爾果斯口岸。他在中國的最西端,是與哈薩克斯開展貿易的重要口岸,也是國家一帶一路經濟帶中與其他國家開放交流的一個重要節點。

到達口岸時,不盡被眼前的一切所驚呆。莊嚴威武的國門前,被劃出了一個由簡易棚搭建的販賣小商品集市。威武的國門就隱藏在這個小商品市場的背後。。。

下面這張照片是一年前,霍爾果斯口岸的樣子,莊嚴而神聖。對比如今的霍爾果斯口岸,不盡讓人唏噓。希望上面那張照片只是暫時的景象,希望這裡的政府,能夠還一個莊嚴的國門,給所有來到這裡的人們。

進入霍爾果斯國門景區,景區內有一碑亭,這裡是清政府時期的中俄18號界碑。這是根據1881年清政府與俄國簽訂的不平等《中俄伊犁條約》豎起的界碑,據說由清政府出資、由沙俄政府製作。但是,在埋設界碑時,清政府竟沒有派官員到現場監督,俄方乘機將界碑向中國境內推移了20公里,立在伊犁河南岸察布查爾縣境內的特奇勒干山上。對此,清政府一直未予承認,拒絕以石碑作為界碑,由此形成了40多平方公里的爭議地區。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積極捍衛領土主權,在解決領土爭端問題上進行了不懈努力。1994年4月26日,中哈兩國總理在阿拉木圖簽訂了協定,對歷史遺留的40多平方公里的爭議區進行了重新劃分。

沿著景區通道,走到盡頭,便到中哈的國境線上,景區內有一觀景台,從這裡可以看到遠處的哈薩克斯坦的邊防哨所。

目前整個霍爾果斯口岸周邊,都處於建設過程中,比較髒亂,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過看到一個嶄新的、莊嚴的霍爾果斯口岸。

Cpt 9 庫車大峽谷,中國式羚羊谷

4月份獨庫公路還出於封閉狀態,原本計劃的庫車行程,不得不繞道庫爾勒。全程650公里,需要11個小時。

今天是漫長的一天,翻越了冰雪覆蓋的天色山脈,深夜時分到達了目的地庫爾勒,就此也開始了新疆南疆之旅

到達南疆的第一站,便是庫車大峽谷,它位於國道217獨庫公路邊,離庫車縣城大約70公里。庫車大峽谷是天山支脈克孜利亞山中的一條峽谷,由紅褐色岩石經過大自然億萬年的風刻雨蝕形成。紅褐色的山體群直插雲天,在陽光照射下,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庫車大峽谷的迷人之處,不僅僅在於它的雄奇、險峻,還在於它的幽深、寧靜和神秘。站在谷底仰視高山,只覺得陡峭的峰巒似乎隨時隨刻都會壓下來,令人感到窒息、眩暈。

沿著高速,到達庫車後,向北駛入獨庫公路。公路的邊的岩石,大多泛著紅色,而且造型各異。

行駛大約1個多小時後,便可以到達庫車大峽谷。

到達景區,也已將近黃昏,這時的光線是最適合拍攝的,在太陽的照耀下,形態各異的岩石,泛出這里特有的紅色

庫車大峽谷谷口開闊,深入谷內,便是時而寬闊,時而狹窄。整個谷底比較平坦,兩側是高聳的石壁,腳下是細沙,有些路段還一層淺淺的積水。

步入峽谷深處,一路上還會有不少景觀,比如南天門、幽靈谷、月牙峽、虎牙橋、魔天洞、雄師淚等。這些景觀需要充分發揮您的想像力,才能真正體會的到這個景觀的深意。

從景區谷口進入,步行大約半個多小時,便可以到達景區的終點。這裡由於有落石塌方,阻擋了道路,必須原路返回至谷口

太陽西斜,餘暉灑落山頂之上,泛出耀眼的金黃,此時的大峽谷,安靜而又壯美。不過在大峽谷內還有很多令人不寒而栗的傳說。

如穀內千佛洞峰體腳下,在清晨或晚間,瞬時會從谷底升起一團如煙似霧的白氣,沿山體繚繞移動;有時突然會從地下冒出一個狀如八卦圖的霧狀陰陽球體,沿崖壁滾動上升,當然這些都是傳說,若要親自驗證,也需要憑幾分運氣。

Cpt 10 和田挖玉,奪寶奇兵

今天的行程由庫車去往和田,全程650公里,需要八個小時。其中最令人興奮,莫過於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離開庫車沒多久,車子就開始駛入了荒漠地帶,路兩邊沒有了村子、行人和牛羊,剩下的只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三四月份是這里沙塵暴高發的季節。大風捲起沙塵,好比一座高大無比的沙牆,緊緊追隨著我們。

沙塵暴發生時,濃密的沙塵鋪天蓋地,遮住了陽光,行車時能見度下降,就像在夜晚一樣。

沙塵剛剛過去沒多久,一場暴雨又好像如約而至。原本炎熱的沙漠,瞬間溫度就下降了不少。

沙漠公路旁還有一些小的景點,時間充裕,可以去看看,多是一些遺址類的紀念

深夜時分,經受了一天沙塵暴和暴雨的洗禮,終於到達和田市。和田位於新疆最南端,說起和田,最有名的可當屬和田玉了,在這裡,大多數的人都在和玉石打著交道,這裡的玉石也讓不少當地人發家致富,這座城市也被玉石打上了深深地烙印。

在和田,即使你不懂玉,也不妨礙你感受一下玉石交易市場的氣氛,一大早,這裡早已是人聲鼎沸,攤販用並不標準的普通話,盡力的吆喝自己的玉石,還時不時往玉石上打水,保持玉石的光澤度。如果您是位把玩玉石的老手,說不定可以在這里淘到不錯玉石,但對於大多數來這裡游玩的遊客,還是以看為主吧,而且如果要買玉石,還是必須要討價還價,原本開價幾百上千的玉石,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說不定幾十塊錢就可以成交。

經過向當地人打聽,說這里市場賣的玉石基本都是天然玉石,只是成色質地有好有壞,選購時還是需要仔細鑑別。

離玉石市場不遠的地方,就有一條玉龍喀什河,河裡盛產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來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整條河流河道很寬,不過大部分的河床都裸露在外,有不少當地人和遊客,都會在這里河裡碰碰運氣,說不定,也會有不少的意外收穫。

既然都已來到和田,當然也要去體驗一把挖玉石了,脫了鞋子,捲起褲管,全副武裝,下河挖玉。

和田地處南疆,4月份的溫度就已經高大30多度,中午的太陽又是那樣的猛烈,挖沒多久,就已經滿身大汗了,但是除了撿到幾塊比較漂亮的石頭之外,一無所獲。恰巧,在挖玉的時候,遇到一位當地維族大叔,大叔給我們介紹了挖玉石和識別玉石的一些小技巧,同時也給我們講了一個讓人振奮的故事,說前段時間就在這條河道裡,有人挖到了一塊玉石,價值十幾萬。於是大家抖擻精神,繼續開挖。

原本是平坦的河道,已被這位小胖同學,徒手挖出了一個偌大的水坑,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小胖同學收穫了兩塊玉石,這幾個小時的努力,還是很值得。想要真正的挖到玉石,需要的不僅是體力,眼力,更需要不少運氣。

小胖同學挖到的玉石

挖完玉石,體力消耗殆盡。前往和田夜市,感受下和田當地的夜市、美食文化。

和田夜市不同於我們平時印像中的夜市,和田夜市處於一個全封閉的大棚內,門口有武警檢查。不過在南疆,安檢主要的對象為維族人,其他人可以直接進入夜市。

和田夜市內美食種類很多,而且都為維吾爾族的特色美食。尤其是這裡的各類燒烤,香味撲鼻,刺激著人們的味蕾。

夜市裡的特色之一,就是烤蛋。雞蛋、鵝蛋、鴕鳥蛋,大大小小的,就好像一個蛋類的展覽會。

拷完的雞蛋,蘸上佐料,味香可口。

夜市裡的甜品,種類也不少

最為推薦的就是這裡的冰激凌甜筒,新疆的冰激凌,但凡是現做的,都是用鮮牛奶製成,味道醇正,奶味十足,價格也很實惠。

Cpt 11 穿越沙漠公路,探秘精絕古城

由和田到民豐全程300公里,大約4個小時的車程,這離我們想去的精絕古城,又近了一步。民豐縣本是一個不太知名的小縣城,但由於精絕古城的存在,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精絕古城又稱為尼雅遺址,就位於民豐縣尼雅河流域的北邊。

在來之前,翻閱了許多相關資料,但記載內容並不算多,僅有斯坦因這個人,被反复提及了無數次,他是一名考古學家,也是一名探險家,在1901年時,發現了尼雅遺址,同時也掠走了尼雅遺址內的大量古文物。在這片被譽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內,竟然存在了一個悠久、古老、光輝燦爛的沙漠古代文明,那些人是如何生存的,古城又是如何在一夜之間消失的,這千百年之謎,讓大家對這個地方更蠢蠢欲動。

出了民豐縣城,沿著尼雅河,向北行駛。路邊的草原,寧靜的湖泊以及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組成了一副廣闊而壯美的自然畫卷

沿315國道,行駛至沙漠公路時,轉向沙漠公路,向沙漠的腹地行駛。公路兩邊,只有胡楊林在如此惡劣的環境,堅韌的生存著。春天氣息,帶來的那一抹綠色,給這片浩瀚的沙漠帶來些許生機。

出縣城後,大約行駛80公里,便到達了尼雅遺址的入口大麻扎附近。不過這裡已有當地的村民守衛,不讓外來車輛及人員進入。經向他們詢問後才得知,目前尼雅遺址屬於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需要向當地的國防大隊申請,才有可能進入尼雅遺址,並且除非是專業的考古工作人員,一般的申請基本都會被拒絕。聽到這裡時,這心可涼了大半截的。。。

但是。。。還有但是。。。不過還是有很多戶外愛好者,從沙漠公路直接徒步進入尼雅遺址,整個徒步來回全程大約60公里,大約需要4天時間,而且盡可能選擇在發生沙塵暴的概率比較小的冬季進入。

我們剛覺得燃起了希望,卻被大爺一碰冷水潑下來,他瞅了瞅我們的裝備。。。嗯,好吧,幾乎沒有裝備,語重心長的說道, “在沙漠徒步,不比在平地徒步,需要有很好的體力、相關的專業設備及戶外經驗都需要很豐富。”
“你們之前有徒步過嗎” “爬過個江浙小山算不算。。。”
“你們之前有戶外過嗎” “搭過個帳篷露營算不算。。。”
大爺樂開了花,“年輕人,愛惜生命啊。。 。這段時間,這里沙城暴也多,氣候也不太合適啊

嗯。。。這盆冷水有點涼,我們的精絕古城探秘之旅,就要這麼泡湯了
可是哥們儿姐兒們我們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日子要活,還沒過膩歪呢
於是正派反派開始吵成一團,有堅持要進去看看的,有想要打道回府的,最終達成了協議,先驅車返回民豐縣城,了解更多的信息後,再議。

雖沒進入沙漠腹地,但偶遇的沙漠日落,還給我們帶來了些許安慰。
此時此景,我想想吟詩一首。。。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雖然沒有去成嚮往已久的尼雅遺址,不過在民豐縣城內,有一個尼雅遺址博物館。
我們去參觀的那一天,整個民豐縣城正好停電。博物館內一片漆黑,只能靠著手電筒,來欣賞這裡的歷史文物。博物館內還有幾具乾屍陳列著,在這一片漆黑的環境裡,不盡讓人有些害怕。
博物館開放時間為周一至週五,免票參觀,不過在博物館禁止拍照,包括手機。

聽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出縣城沿315國道東行40公里處,有一魚湖,風景優美。魚湖維吾爾語為”比勒克力克”,意思是有魚的地方。魚湖也是民豐縣重要的水產基地

沒去精絕古城,時間上自然充裕了不少,所以選擇了在民豐周邊逛逛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是廣闊的草原和零星的湖泊,牛羊在草原上悠閒的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路邊的小馬駒用著好奇的眼神,看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

草原邊零星的幾顆胡楊林,很真實的詮釋了胡楊林的精神,生長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為一方土地抵御風沙,保持水土。

由於意見達不成一致,大家最後取折中的方式便是,進入沙漠徒步,能走多遠走多遠,任何一個隊員的不適,大家都要集體返回。於是沿著沙漠公路,我們再次進入沙漠深處

還沒選定進沙漠的入口,這一陣陣大風便開始吹來,捲起漫天沙塵,預示著一場沙塵暴的到來。太陽在漫天的沙塵之下,也失去了原有的光芒,透出的微微黃光,讓人才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沙塵暴進入沙漠,絕對是找死的節奏,沙丘本都長的一個模樣,風一吹,更是變幻莫測,讓人摸不著方向,同時,沙城暴來臨時,定是伴著大風的,沒個老驢友帶著,一般新手是很難抗住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

好吧,沙漠是進不了了,但既然都來了,總得和沙漠親近一番,睡袋帳篷可不能白帶呀。於是,在沙漠公路邊,選擇了一塊可以避風沙坡後,安營扎寨,今天晚上就在這裡過一夜,感受一下,塔克拉瑪幹的夜。沙漠夜間,溫度會下降到很低,晝夜溫差大約要20度以上,所以夜間沙漠露營的保暖工作必不可少

清晨,還在睡意朦朧之中,太陽已經慢慢的爬過山坡。沙塵暴雖已停止,不過浮塵依然瀰漫在空氣之中,沙漠中的一切都好像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經過一夜大風的洗禮,沙坡上留下了一道道整齊的波紋。

蒼勁的胡楊林,依舊屹立在沙漠之中

收拾完行裝,向下一個目的地輪台出發。今天需要穿越新疆的另一條沙漠公路,全程600,大約耗時9個小時。

沙漠公路整體路況較好,基本均為柏油路面,偶爾會有些小坑,只要小心行駛,各種車型都可以通過。沙漠公路上有一段區間測速,長達280公里,限速60公里,自駕經過這裡的伙伴們需注意

另外沙漠公路上加油站幾乎沒有,穿越沙漠公路時,需要注意油量

深夜時分,終於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輪台

Cpt 12 吐魯番,瓜果之鄉,體驗民俗

在小學課本里,常常不忘將吐魯番的瓜果給誇上一遍,全國著名的瓜果之鄉,便是這裡了。上一次來到吐魯番,正是烈日炎炎的6月,40度以上的高溫,只能讓人匆匆離去。這次終於有機會,停下腳步,慢慢感受一下吐魯番。

由輪台縣出發至吐魯番,全程大約550公里,歷時大約7個小時。

清晨的輪台縣,淅淅瀝瀝下著小雨,空氣中帶著些許涼意。今天的行程為全程高速,路況都不錯,在翻越天山山脈時,山區路段,路窄彎多,而且全程都有區間限速,不用自己開車,真是100個省心

吐魯番不愧有著火爐這個稱號,到達吐魯番時,溫度已經攀升到30度以上。吐魯番的第一站便是葡萄溝,不過葡萄溝不僅只是一個出產葡萄的地方,也是一個匯集著吐魯番風土人情的地方。

葡萄溝內的桑椹,正是豐收的季節。溝內的桑椹樹上結滿了果實,桑椹果實有兩種顏色,紫色是我們常見的,綠色看著酸爽,但味道都是一樣的甘甜可口。

葡萄溝內也有不少當地村民居住於此,晚上村民聚集在村內的夜市裡,喝酒燒烤,其樂融融。

葡萄溝內也有一些維族特色的民宿,住宿條件雖不算高檔,不過也能體驗一把濃濃的維族風情。

入夜的葡萄溝,異常安靜。這裡沒有城市的喧鬧,只有悅耳的昆蟲鳴叫。漫步葡萄溝,一切都好似靜止,隨走隨拍,感受下難得的寧靜。

還記得有一集《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取景地,便在吐魯番,也著實的將這裡又帶火了一把。

清晨的葡萄溝,依然是那樣安靜。整個村子正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村道上,兩個維族孩子,垂涎桑椹的美味,渴望的小眼神,望著高掛枝頭的桑椹,同時向每個路過的成年人,投去尋求幫助的目光。

這裡的孩子在地裡摸爬打滾慣了,所以身上總是滿滿的灰塵,黝黑的皮膚,兩條哈喇子耷拉在鼻尖下。。。

收拾完行囊,向這裡熱情的民宿老闆告別之後,我們車緩緩的駛出這個美麗而又特別的小鄉村。

離開葡萄溝,去往吐魯番另一名勝景點,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島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最早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

進入景區,需通過一道長廊,長廊兩邊,詳細的介紹的交河故城的歷史和發展變遷

在景區可以乘坐班車,去往各個景點。進入景區後的第一個景點便是交河古村

古村里詳細的介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一些特殊的生活方式。

離開古村,繼續搭乘班車,去往景區內的精華,交河故城。進入古城之前,都很有很嚴密的安檢,三腳架,無人機等均不可以帶入景區。

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滄桑之後的交河故城,因吐魯番地區高溫乾旱,才得以比較完整的保存,建築全部由夯土版築而成,形制佈局則與唐代長安城相仿。城內市井、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寺院佛龕中的泥菩薩都還可以找到。

CPT 13 拜拜,我的新疆

遊玩交河故城,也意味著結束了此次為期19天的環新疆之旅,雖然最終沒有一睹精絕古城的真容,但一路上的景色已感覺美不勝收。

和小伙伴們分離,找了一位包車司機,從吐魯番市區,送至機場,費用30元。由於是清晨的飛機,達到吐魯番機場的時候,機場大門竟還處於緊閉的狀態,整個機場還未上班。。。好吧,這種情況也是頭一遭遇到,在離開新疆的最後一刻,又漲了見識。

環新疆的19天行程,到此結束。

你好,新疆。
再見,新疆。
我們還會再見~

行程安排

Day1 上海———-張掖

Day2張掖———巴里坤
Day3巴里坤——烏魯木齊
Day4烏魯木齊—-布爾津
Day5布爾津——-禾木
Day6禾木—- ——白哈巴
Day7白哈巴——-烏爾禾
Day8烏爾禾——-博樂
Day9博樂———-伊寧
Day10伊寧———-庫爾勒
Day11庫爾勒——-庫車
Day12庫車———-和田
Day13和田
Day14和田——– –民豐
Day15民豐
Day16民豐———輪台
Day17輪台———-吐魯番
Day18吐魯番
Day19吐魯番——-上海

新疆安全嗎

很多人去新疆之前,都會擔心新疆的當地治安,不過就兩次新疆自駕旅行的經歷,感覺新疆還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每個城市的公共場所,大街上都有荷槍實彈的武警巡邏,而且規定接警到達現場的時間,必須在5分鐘之內,相比內地的一些城市,已經強出了不少。高速公路國道上,也都有安全檢查站,確保車輛通行安全。

在新疆安全檢查是最普遍,進入任何的人員密集場所,包括機場、酒店、餐廳,市場等,都必須使用身份證,進行安檢。另外加油時,也只允許司機進入加油站,同乘人員,只能在加油站外等候。
經過這幾年的整治和打擊,新疆的旅行安全狀況,相比幾年前,有了大幅提高,因此想去新疆旅行的朋友們,大可不必擔心。

新疆行前準備

 1、新疆部分地區屬於邊境地區,前往遊玩,需要辦理邊防證,一般的可以在戶口所在地提前辦理好,避免當地辦理造成時間上的耽誤
2、新疆面積為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因此南疆和北疆的溫度差異非常大,北疆春季溫度都還在5度以下,而南疆溫度卻要在30度以上,而且一天之內的溫差也要在20度左右,因此去往新疆旅行,必須帶好足夠的衣物,防暑抗寒。
3、攝影設備,此次旅行拍攝設備,相機sonya72、黑卡3;鏡頭fe15-35、fe70-200。航拍大疆禦;新疆的各個主要城市及機場周邊,都為禁飛區,而且新疆有很長的邊境線,建議在邊境附近時,避免航拍。冬季在新疆旅行,需要做好攝影設備的保暖工作

關於新疆旅行交通

新疆面積廣闊,景點與景點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路途遙遠,而且部分路段,處於山區,路況比較複雜。自駕游新疆,需要有很長的旅行時間,而且也必須有很好的駕車經驗和體力,不然長時間的駕駛,會讓人產生疲勞,遊覽新疆的興致,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如果想要自由行新疆,建議還是飛機到達烏魯木齊,然後直接在當地包車比較合適。現在的包車市場,魚龍混雜,服務參差不齊,要選擇一家比較好的包車公司,不僅行程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旅程中,還能夠帶來更多的歡樂,了解更多的當地風土人情。

關於新疆住宿

相對於南疆,北疆的住所條件比較好。新疆的大多數著名景點,都處於北疆區域內。而且北疆的旅行業發展也較快,配套設施比較完善。而且如果在淡季旅行,這裡的房價,更是讓人驚喜

布爾津旅遊酒店,四星級酒店,淡季時房價也就100多,整個酒店裝修豪華,室外還有很大的花園,房間內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全

喀納斯大景區內的住宿,基本都以名宿為主,住宿條件比較一般

北疆的酒店,大多數都還是以快捷酒店為主,選擇範圍大,而且酒店的環境及配套設施,都比較完善。

南疆地區的酒店,相比北疆,選擇範圍就比較小,比如和田這樣的南疆大城市,整個城市中,酒店數量也不多,

關於新疆美食

 

對於肉食愛好者來說,新疆絕對是天堂。這裡的餐食主要以各種肉類為主,不過不包含豬肉。牛肉和羊肉是這裡最主要的肉類食材。主食以麵點類居多。新疆餐飲,價格並不便宜,基本略高於沿海發達地區。新疆的美食,口味比較鹹辣,南方人未必適應。新疆的特色美食很多,所以來到這裡還是一定要滿足一下味蕾

新疆大盤雞

新疆囊坑肉

烤羊排

海陸空總匯燒烤

手撕羊肉

手抓羊肉飯

椒麻雞

布爾津狗魚

新疆的美食有很多,而且每個區域的口味還各不相同,等待著您到新疆時,慢慢品嚐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