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腳書櫥遊倫敦

0

“兩腳書櫥”者,鄙人自嘲之謂也,從小學習老陶“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精神,長到今天30多歲了,好像亂七八糟的雜學,從詩詞歌賦到擊劍中醫,什麼也都懂一點,什麼也都不精。偏好呢,還是有的,歐洲歷史文化方面比較有心得,蓋因從小看父母書架上的藏書,八成以上是翻譯過來的外國書籍。後來去年暑假拿到綠卡,總算出入美國國境無礙了,於是憋著一定要去歐洲看看,可是心裡又犯怵:德語是大學二外的水平,法語意大利語只會說你好謝謝(就這,還是誇張:其實我只會說法語的你好,和意大利語的謝謝,哈哈),所以第一次歐洲遊先選了倫敦,起碼語言通,等對衣食住行有個概念以後,今年暑假,再上歐陸折騰去者。

倫敦的冬天,應該說不是一個適於旅遊的季節,各個景點開放時間短,很多下午4點就關門,還有些地方冬季關門維修,更兼陰雨連綿難得晴天,拍出來照片效果不好。

其實對旅遊發燒友來說,只有不會玩的人,沒有不適合玩的季節,你信不信?旅遊淡季出行的好處很多呢:旅館便宜( 倫敦的旅館在平時可不是一般的貴) ;機票便宜(我從紐約飛倫敦往返票才300美元,包含全部稅費) ;景點開放時間短?正好下午5點以後可以去利茲飯店Ritz Hotel用午茶,去邦德街Bond Street逛名牌店,去西區看音樂劇,去科文花園Covent Garden泡吧,這些倫敦精華的文化活動,全都不必佔用白天去景點的時間,不亦樂乎?陰天拍不出好照片?那倒正好給我糟糕的照相技術找個藉口,否則我的遊記照片跟網上那些攝影大牛們貼在一處,相形見絀之下,豈不有損我光輝形象?

在倫敦呆了8-9天,基本上倫敦市內想去看的地方都看過來了,外圍則去了溫莎,漢普頓宮廷,格林尼治,牛津和劍橋。這麼多地方要記逐日流水帳會很雜亂,所以我把所有這些地方按照主題重新編排。另外,在歐洲這樣每一塊石頭都浸潤歷史的地方旅遊,懂得各國的歷史背景很重要,否則很難完全體會到那些教堂和宮殿的精妙之處,我另外寫了獨立成篇的英國王朝千年史話,和國際貨幣兌換技巧,一篇務虛,一篇實用,作為這篇遊記的附文。

第一章“我不是一個人”—-王室倫敦

(本章提要: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 Abby,倫敦塔Tower of London,溫莎堡Windsor Castle,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 Parliament,白廳宮White Hall Palace,聖詹姆斯宮St. James Palace,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漢普頓宮廷Hampton Court Palace。這章涉及很多歷史典故,對英國史不太熟的朋友,最好參照我那篇“英國王室千年史話”的附錄) 。

第一節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 Abby

我這次去倫敦是一個人獨行,好像又回到10年前大學時代,背包族獨行俠走遍天下的情境。想到“我不是一個人”這句,最初的本意是因為一個朋友,很好的朋友,很私人的想法。

後來突然想起,黃健翔激情解說的那段,倒正好可以歪用來形容我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裡面突如其來的一種歷史感:“我不是一個人在遊蕩,不是一個人。。。狮心王,愛德華一世,亨利第五,他們與我同在。。。在這一剎那,納爾遜,威靈頓,靈魂附體。。。偉大的英格蘭的偉大的君主和名將。。。我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不列顛萬歲” 。搞笑吧?其實我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時候,的確是有種歷史的感動。個人覺得,倫敦兩處最給人歷史感慨的地方,一是威斯敏斯特教堂,一是倫敦塔。

千年王國,古蹟繁多,從哪裡說起呢?還是話說從頭吧:今天倫敦古蹟裡面,最早的應該就是倫敦塔和威斯敏斯特教堂了,都在1066年諾曼人征服前後。威斯敏斯特教堂始建的年代已經不可考,不過作為國王加冕的教堂,今天的格局是聖者愛德華國王奠定的,聖愛德華1066年病死,繼位的是內弟哈羅德國王,哈羅德在同一年的黑斯廷斯戰役中陣亡,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國,這就是諾曼征服,所以聖愛德華是第一個葬在這裡的國王,而從哈羅德以後,歷代英王都在這裡加冕,包括1953年的當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從建築藝術史上,希臘羅馬時代的古典建築,現在在希臘和意大利本土之外保存特別完好的遺跡不是很多,象英國的巴斯,好像我僅從遺跡照片看不太出當年羅馬浴場的全貌。中世紀歐洲經典的建築樣式就是哥特式,最顯著的標誌是尖窄的塔樓和窗戶,還有券拱。之所以造成那樣,除了宗教方面的原因,技術上是因為那時候人不會造大跨度的拱,把側向力變成向下的力,所以房子都是尖窄的,牆特別厚而且不能開寬窗戶,再加上牆外面的側牆,都是為了支撐側面受力。雖然聽起來笨,可這樣造出來的教堂,直窄的線條是真漂亮,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哥特風格在法國,德國,英國的代表作。哥特之後是文藝復興式,特徵是簡潔的線條和柱廊,再往後是巴羅克和洛可可風格,倫敦和牛津有一大批克里斯托弗-蘭恩爵士的建築Christopher Wren,象聖保羅教堂,牛津的New Theatre,都是巴羅克。巴羅克和洛克克在藝術史上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國內的藝術史評論的書,不過我個人是特別喜歡巴羅克式。然後18世紀末19世紀風行過新古典,新哥特之類。你看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築風格,跟街對過的議會大廈挺像的,其實年代差很多呢:威斯敏斯特教堂是正宗的哥特建築,議會大廈是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蓋的“哥特復興式”建築,大致就是那個時代的仿古建築,假古董吧。

這是透過中庭長廊的花窗仰望威斯敏斯特塔樓。

可惜教堂內部禁止照相,我只是趁周圍沒人,偷拍了一張教堂內部。真正教堂裡埋名人的重要地方,人太多,沒法偷拍。

看威斯敏斯特教堂,一定要懂英國史,否則看不出名堂來:進門左手走,第一個Chapel,葬的是愛德華一世,就是電影“勇敢的心”裡面的長腿老國王,歷史上是一代戰將,威爾士的征服者,蘇格蘭之鎚。可他根本不是埋在chapel的空間裡,他的棺材是在分隔chapel和主過道的隔牆上,一般人不有意去找的話,根本不會注意。再向裡走,進聖母小教堂的時候,門口正中放的一把靠背三尖的木頭椅子,那是愛德華一世製造,名字叫聖愛德華椅(指的是更早的聖者國王) ,歷代英王坐在這把椅子上加冕。加冕椅旁邊就埋著愛德華三世,英國又一位戰士國王,英法百年戰爭克萊西戰役的勝利者,就是電影勇敢的心裡面蘇菲瑪索肚子裡的孩子,不過不可能是華萊士的兒子,那是梅爾-吉布森瞎編的,愛德華三世出生的時候華萊士死了8年了。

教堂內部不准拍照,我找了張當今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坐在這張椅子上加冕的資料圖片,她手裡拿的權杖頂上,鑲著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鑽石。

進了聖母小教堂以後,還沒到頂端,左手埋著伊麗莎白一世和瑪麗一世姐妹女王,這對姐妹生前她們的母親是仇敵,宗教不同,政見又是對頭,瑪麗還把妹妹關進倫敦塔 3年,死後,倒是葬在一起,也有點讓人感慨。走廊對面,埋著蘇格蘭女王瑪麗,這真的是個苦命人:在蘇格蘭被臣民推翻,流亡到英格蘭投靠表姐伊麗莎白,可是因為對王位形成威脅,給表姐囚禁了18年,最後被表姐砍頭。我想唯一能讓這位苦命女王安慰的,大概是她的親生兒子,後來在伊麗莎白死後繼承了英格蘭王位,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兩頂王冠,這就是斯圖亞特王朝的開端。

威斯敏斯特教堂還有詩人角,英語文學之父,“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喬叟埋在這裡,迪更斯,基普林,托馬斯-哈代,德國音樂家亨德爾,科學家牛頓,以詮釋莎翁作品聞名的演員勞倫斯-奧立弗,都埋在這裡。

跟威斯敏斯特教堂一街之隔的議會大廈,又叫威斯敏斯特宮,最早不是議會,而是英國王室第一座正式住址的王宮(當然有其他離宮) ,從諾曼征服之前,一直到亨利八世,都是住這兒,可是後來被大火所毀,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重建的議會大廈,哥特復興風格美輪美奐,大本鐘已經成了倫敦的象徵。不過說實話,我覺得它要遠看才好看,近看議會大廈挺失望的:黃色的外牆在雨淋之後陰天看起來臟兮兮的,質感比較粗糙,要遠處從整體上看,才覺得壯觀。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進議會去免費聽辯論,如果時間緊,可以在對過的Jewel Tower看看議會歷史的展覽。

照片上近景的塔樓,是古代威斯敏斯特宮失火之前唯一留下來的一部分。

第二節聖詹姆斯公園三角

從威斯敏斯特宮和議會大廈,順著白廳街向特拉法爾加廣場走,這一路有幾個地方可看:白廳街為什麼叫白廳White Hall ?因為這條街上有英國王室第2座正式住址的王宮,白廳宮White Hall Palace,亨利八世從威斯敏斯特宮搬出來,就住在這兒(不過他更喜歡鄉下的漢普頓宮廷Hampton Court Palace) ,一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以後的威廉和瑪麗夫妻共治時代。不過今天看不到白廳宮了,白廳宮毀於大火,今天留下來的,是其中一座宴會廳Banquet Hall,本來我的London Pass通票可以免費進這裡參觀,我也確實想去看看,但宴會廳冬天修繕,不開門,於是作罷。

白廳宮對面是騎兵近衛軍司令部,Horse Guard Parade,門口有威武雄壯的近衛軍騎哨步哨,是跟近衛軍合影的好地方,因為其他宮殿門口哨兵離開公眾太遠了,沒法合影。

說到近衛軍,正好順便提一下看換崗儀式:白金漢宮門口隔天早晨11點的換崗儀式,在旅遊旺季經常會人山人海,要提前去佔位子,既費時間又擁擠,其實有點徒有虛名:近衛軍換崗是英國王室儀仗的重要部分,看是一定要看的,可是不一定非得要在白金漢宮門口湊熱鬧。溫莎城堡的換崗儀式也是11點鐘,或者騎兵近衛軍的馬隊從聖詹姆斯公園的威靈頓兵營出發來Horse Guard Parade換崗一樣好看,而且可以避免擁擠。如果實在運氣特別好的話,碰到女王舉行國事活動,全套儀仗出行,就更完美了。說近衛軍本身:騎兵近衛軍當然好認,步兵近衛軍現在有5個團:擲彈兵團,寒溪團,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近衛團,各個團有它自己驕傲的歷史,我在英國王室史話的附文裡有簡單介紹,如果有人有興趣,想認一認這些哨兵屬於哪個團的話,他們的領章和鈕扣上有各自團的徽章,我把5個步兵近衛團徽章列在這裡,以後大家去倫敦可以比對一下。

擲彈兵近衛團

寒溪近衛團

蘇格蘭近衛團

愛爾蘭近衛團

威爾士近衛團

從騎兵近衛軍總部順白廳街向北一點,右手是舊蘇格蘭場,大名鼎鼎的倫敦警察廳,福爾摩斯探案集裡面常提到的,不過跟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一樣,不能進去,只能在門口拍張照片。

白廳街走到頭,特拉法爾加廣場,國家畫廊,國家肖像畫廊都在這兒,廣場背後離開劇院區,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科文花園Covent Garden都不遠,可以步行走到。這些地方,我在下一章“文化倫敦 ”裡面再講。

從特拉法爾加廣場折轉,沿著The Mall大道向白金漢宮走回去,首先經過海軍拱門,旁邊紅色的是舊海軍部大樓。雖然這裡不是開放景點,但我自己比較喜歡這樣的紀念性建築,宏偉壯觀,想當年英帝國鼎盛時代,海軍部掌控全球的海洋經濟,交通,軍事命脈,聖文森特,納爾遜,坎寧安,一代代海軍名將出入這裡,何等強大而榮耀的過往。

 

在到達白金漢宮之前,右手邊有兩棟小房子,一是馬爾巴勒宅邸Malborough House,當年馬爾巴勒公爵約翰-丘吉爾在倫敦的住所,不過經常住在這兒的是公爵夫人薩拉-詹寧斯(馬爾巴勒公爵的故事詳細可以看我寫的歐洲近古名將傳裡面的馬爾巴勒和歐根親王傳) 。現在這棟房子一年大概有三四天對公眾開放。我這次沒有趕上。馬爾巴勒住所旁邊是聖詹姆斯宮,當年白廳宮毀於大火之後,英國國王的第3座正式王宮,一直用到維多利亞女王搬進白金漢宮為止,這一百多年,英國國王和女王們就擠在這麼小的宮殿裡,跟同時代的奧地利美景宮,法國凡爾塞相比,的確寒酸了一點,(當然國王們還有作為離宮的漢普頓庭園宮和溫莎城堡 ) 。現在聖詹姆斯宮仍然是王室住所,住在這兒的是查爾斯王子,所以這裡不對外開放。

白金漢宮是從維多利亞女王到今天王室的正式住址,除了看門口的衛兵換崗儀式之外,夏天女王不

這一條三角形的“王室路線” ,從地鐵威斯敏斯特站開始,到維多利亞地鐵站結束,如果不進白金漢宮的話,只有國家畫廊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要仔細看,其他多數都是走過拍照即可,少數是小的景點,總共一個白天正好,或許還更快。不過如果以為倫敦的王室景點都看全了,那就大錯特錯:最精彩的,其實根本不在這個區域。我的評價,倫敦與王室有關的景點,三處最好,絕不可錯過:倫敦塔,溫莎城堡,威斯敏斯特教堂。這三處都是諾曼征服時代就存在的古蹟,大概相當於我們的北宋初年。

第三節倫敦塔

倫敦塔最早是征服者威廉造來鎮壓當地民眾造反的要塞城堡王宮,後世長腿國王愛德華一世經常住在這裡,所以在倫敦塔的聖托馬斯塔里面,有復原的愛德華國王寢宮,可以看看當年的國王生活條件是怎樣的—-說句實在話,那個時候的英國國王長腿愛德華,比他同時代南宋末年的杭州皇帝,生活條件舒適程度可是相差太遠了,就跟今天普通中產階級老百姓相比,除了住房寬敞和一呼百應這兩條以外,舒適度也都還不如呢。你想想看:把王宮當監獄,監獄和王宮都不分,那王宮的舒適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倫敦塔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光遊覽這一處,就需要大半天時間:早晨9點半頂門去,看看愛德華的寢宮,在泰晤士河邊的城牆上走走,拍兩張以河水和塔橋為背景的照片

然後趕緊從城牆下來,跟上城堡守衛Beefeater帶的遊覽講解免費Guided tour。這“吃牛肉者”Beefeater,本身就是倫敦塔的一景,絕對不可以錯過。這些人除了當警衛之外,主要工作就是每天給遊人講解倫敦塔的歷史掌故,我聽的那位,講起來繪聲繪色,連表情帶動作,還有很多笑料,絕對勝過西區劇院舞台上最出色的演員,難得的是聲若洪鐘,庭院開闊地上幾十上百人的一群聽眾,最外圍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為什麼會這樣?這些人,都是在英國軍隊裡服役幾十年光榮退役的老士官,想想美國電影裡那些對新兵大吼大叫的士官們,你就知道這嗓門是怎麼練出來的了。

這Beefeater的稱謂,據說有幾個可能的來源,我聽到的說法,一是這些人在國王身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可以跟國王一起吃肉的,那個年頭,吃肉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左傳裡面不也有“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話麼?孔老夫子形容自己進入忘我境地的時候說“三月不知肉味” ,可見無論中外,古時候能吃上牛肉,是一件何等值得榮耀的事情。另一個說法,是講這些警衛的工資,就是帶回家牛肉,那個時代貨幣短缺,往往用實物發工資,君不見,英文工資這個詞Salary,就是從鹽變來的嗎?用鹽巴發工資,那麼我們的警衛拿牛肉當工資,比拿鹽巴的,似乎還高了一個檔次,於是,周圍的人把他們稱為“吃牛肉的人” 。其實我猜測Salary的工資,還是要有一點的吧,否則牛肉沒有鹽,真不知道怎麼吃呢。第3種說法,這是個法文詞,這些人是伺候國王膳食的僕人,吃過自助餐的朋友肯定都知道Buffet這個詞,法文的膳食,而伺候進食的僕人,法文叫Buffetier,別忘了英國的諾曼王朝和安儒王朝都是法國來的,講法語,可是到平民這裡,平民不懂高尚的法文,一來二去給傳錯了,變成了Beefeater。個人認為,這第3個解釋最有可能是真的。

我們的Beefeater會帶領你走過城堡的大多數地方,每處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都講得很詳細,重點是倫敦塔歷史上作為監獄,關押和處決的那些著名囚犯。城堡綠地邊有一處玻璃台子,那就是當年把重要囚犯砍頭的地方,所有這些冤魂裡,我看最冤的,莫過於12歲小童愛德華五世兄弟,亨利八世的兩位王后,和“9天女王”簡-格雷。兩位王后中,Katherine Howard的通姦罪名或許真有其事,但Anne Boleyn純粹是被國王丈夫捏造陷害的,所以她們的鬼魂,據說今天還經常在倫敦塔和漢普頓宮廷出沒。你信鬼嗎?

Guided tour在埋葬兩位王后的教堂結束,大約1到1個半小時,也不是完全免費的,人家累了這麼半天,遊客一般每人會給一英鎊左右的小費。一群遊客大概總有50多人吧,多的時候上百甚至數百,這一回就是數百英鎊,他們輪流帶團,一天總能帶兩三次吧,這一天的小費收入就是多少?以前維基百科說如果旅遊業非常景氣的年份,一個Beefeater的小費收入,就有六位數的英鎊,別忘了1英鎊現在相當於差不多2美元,而小費是不用交稅的。

倫敦塔除了歷史以外,另一處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王冠珠寶。這不僅僅是珠寶而已,而是代表英國國家權威和王室尊嚴的全副加冕儀仗,包括劍,杖,袍服,冠冕,酒器等等。這裡面最珍貴的,一是聖愛德華王冠,英王加冕的正式金冠,二是帝國國是王冠Imperial State Crown,國王召開議會時候戴的,鑲2千8百多顆鑽石,頂上十字中心鑲嵌聖愛德華藍寶石,上方鑲嵌黑太子紅寶石,正面鑲嵌世界第2大鑽石317克拉的“小非洲之星” ;國王加冕時手持兩柄權杖:一柄頂上是鴿子,象徵聖靈,代表教會權力,一柄頂上是十字,代表世俗權力,在十字的中心鑲嵌530克拉的世界第一大鑽石“大非洲之星” ,這兩顆非洲之星,都是從同一塊原鑽中琢磨出來的,在1985年發現更大的黃色鑽石Golden Jubilee之前(現在嵌在泰國國王權杖上) ,長期以來這是公認世界最大的鑽石,看起來有雞蛋那麼大,如果我不是事先知道的話,真的會懷疑那麼大的鑽石肯定是玻璃做的。

王冠珠寶禁止照相,這是我從網上找來的圖片。非洲之星(庫里南1號)鑽石

帝國國事王冠。

在倫敦塔中心的白塔里面,有兵器展覽,還有歷代國王的盔甲和戰馬蠟像。這是亨利八世的量身定做盔甲。

白塔

兵器展

倫敦塔的烏鴉也是一景,這是我看到的兩隻。在英國革命以後查理二世復辟的時代,有個說法講,倫敦塔的烏鴉如果全飛走了,那英國王室的氣數就盡了,所以查理二世以後,歷代都在倫敦塔養烏鴉,而且要修剪烏鴉翅膀,保證它們不飛走,所以倫敦塔的烏鴉是不會飛的。有傳說講二戰時期這裡的烏鴉曾經只剩一隻,可見英國國運當時多麼危險云云,其實根據資料,當時倫敦塔里面的烏鴉,因為受不了轟炸的震盪,已經都死光了,一隻也不剩,英國不還是挺過來了?

在倫敦塔遊覽大半天之後,經過門口的塔橋,走到泰晤士河南岸繼續遊覽,是個不錯的選擇,然後可以從南岸經過千年橋(Millennium Bridge,這是一座步橋,沒有車輛) ,再回到北岸去看聖保羅教堂。我將在第四章講聖保羅教堂。

第四節離宮

倫敦另一處宮殿是西南部肯辛頓公園邊緣的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坐地鐵到High Street Kensington站下車。這裡離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 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和諾丁山都不太遠,可以安排在同一天,最好是星期六,因為諾丁山最熱鬧的古董市場在星期六。肯辛頓宮最初是作為光榮革命以後威廉國王和瑪麗女王夫妻的離宮,以後安妮女王和喬治一世二世國王都喜歡住在這兒,因為王室正式住所的聖詹姆斯宮實在太小了。從喬治二世之後,肯辛頓宮只是一些王親的住所,國王和女王不在這兒居住,說起來,這兒還是維多利亞女王繼位前的“潛龍邸” ,現代最著名的主人,則是黛安娜王妃。所以在肯辛頓宮裡有一個專門區域是紀念黛安娜王妃。坦白說一句,我不明白為什麼黛安娜王妃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和紀念:她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演藝巨星,更不是特蕾薩修女和約翰保羅二世教皇那樣的聖人,但是她受到的追捧,比上述三類人中任何一個毫不遜色。僅僅因為她是一個漂亮的好人和灰姑娘童話一樣的經歷嗎?實在是不太明白。

肯辛頓宮內部可看的東西不太多,但肯辛頓花園是出自範布倫之手的巴羅克風格庭園,範布倫也是牛津附近馬爾巴勒公爵府布倫海姆宮的總設計師,Blenheim布倫海姆宮是巴羅克建築藝術的傑作,我去牛津的時候本來準備去看看,可是無奈冬天不開放。

說起英國式的庭院花園,倫敦西南郊外的漢普頓庭院宮,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處王宮,這裡離開倫敦遠,一般遊客如果時間緊張的話,不太會專程來這裡,其實漢普頓庭院才是特別有宮廷氣氛的地方,比倫敦塔更像王宮,又比溫莎堡和白金漢宮可看的地方多出很多。那是一座巨大的紅磚迷宮,開放參觀的部分圍繞三進院落,總共有六條不同主題的參觀路線,你根本不用去想怎麼把房子的結構搞清楚,想也是白搭,就跟著牌子一條路線一條路線走就是了,我覺得路線設計相當合理,既不會讓你走冤枉路,也不會重複。亨利八世最早把這裡作為離宮,所以有一條路線是參觀都鐸時期宮廷裝飾風格的,亨利八世的起居室,臥室,候見室等等。另外有安妮女王路線,歷代喬治王路線,各自有不同的裝飾風格,配以錄音解說,不會覺得重複和枯燥。對比之下,18世紀喬治王時代的宴會廳,起居室,辦公室,明顯奢華舒適了許多。漢普頓庭院宮裡有一條特殊的路線,都鐸廚房,讓你看到宮廷生活背後的另一面:亨利八世時代的御膳房是如何準備飲食的。這是個挺好玩的創意,不過我感覺除了酒窖肉舖和麵包房的規模特別大以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東西,國王吃的也是很普通的肉和麵包而已,再去看看“我的前半生”裡面末代皇帝開出的食譜,那還是皇帝做個擺設不吃的東西呢,真正吃的由小廚房做。對比之下,倒頓時生出幾許“文化沙文主義的優越感”來。

漢普頓庭院宮的遊人比較少,所以可以玩得比較閒暇,而且服務也好,每個小時都有講解之類的活動,有很多穿著都鐸時代宮廷服裝的紳士貴婦們擔任導遊,也可以隨意找他們問問題,聊聊宮廷歷史,很好的體驗歐洲宮廷生活的地方。房子背後是非常廣闊的一系列正式英國花園,大樹看上去象超級大蘑菇,所有的樹冠和灌木花草,一律精心修剪出幾何形狀,整整齊齊,一絲不苟,還有一個花園迷宮。

 

王宮花園

 

宮廷外泰晤士河上的景色,這個自然多了

雖然英國花園享譽世界,但我想我的口味還是更適合於欣賞中國式的園林:無論是以蘇州為代表的私家園林,還是以故宮承德為代表的皇家園林,或者揚州大明寺那樣的佛教園林,都是從小處作文章,不要說小型的蘇州園林,就算故宮,拙政園,有那麼大的地方,也故意要遮擋,要控制視線,絕對不能一覽無餘,力求做到移步換景,每一步都精緻到能夠入畫—-什麼“畫” ?水墨寫意的國畫,絕對不是波瀾壯闊的油畫。歐洲的園林,是對自然的休整和控制,而中國的園林,講究對自然的模仿,更重要的是,欣賞中國園林要求欣賞者有充分的國學文化底蘊:絕對不是每個中國人都喜歡小小的蘇州園林的,很多人覺得它精緻得小氣局促,現代城市的大廣場大草坪,喜歡的人就更多。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後來體會到了:其實欣賞中國園林,更多的要運用欣賞主體的想像和寄託:對著一塊太湖石,你聯想到的是名山大川的雄偉姿態,這叫作“胸中有丘壑” ,看一條永遠開不動的石頭舫,你想到的是“獨釣寒江雪”的孤絕,或者“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悠閒,中國的園林,永遠是在方寸之中對大自然作象徵性的縮微,對欣賞主體—-你自己—-的解讀能力,有很高要求,不但中國園林,日本的造園藝術,包括枯山水,也是得這一精髓。而這些園林背後的象徵意義,往往落到“歸隱”這個主題上,就連皇家園林,乾隆皇帝不是說“大隱隱於朝”嗎?單獨把中國皇家園林的造園思想和實踐拿出來,跟英法的皇家園林作個比較,應該是個很好的建築園林專業的論文題目吧?

第五節溫莎城堡

話題回到倫敦,最後一個王室的景點,就是現在仍作女王住所的溫莎城堡。白金漢宮大部分時間不開放,那麼溫莎堡就是最好的管窺現在王室生活的地方吧?溫莎其實離開倫敦不算遠,火車單程算上轉車的時間不到一小時,還在倫敦地鐵6區之內,因此我用London Pass附帶的7天1-6區公交通票,無論門票或者交通都不用再掏錢。這是我覺得初次去倫敦的人用London Pass划算的地方:所有的可以免費的門票外加7天公交全部6個區通票,總共110英鎊。當然,幾百個可以免票的景點6天肯定走不到,而倫敦眼,蠟像館,威斯敏斯特教堂這三處London Pass是沒有用的。但你可以算算,光這7天地鐵通票,加上倫敦塔,溫莎堡,漢普頓庭院宮三處的門票,就是多少錢了?

溫莎城堡在泰晤士河邊,河對岸是著名的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出了包括現任在內的19個英國首相,它也是冬天不開放,不過我倒不是很遺憾:這樣的地方主要看看學校建築,拍幾張照片也就可以了。進入溫莎城堡的長長夾道上,有意思的是那些極厚石牆上開出的又高又窄的十字形射孔,可以向兩側射箭,之所以做得那麼高,據說是因為要容許弓箭手向天空射箭,增加射程。溫莎堡上午11點的換崗儀式比白金漢宮的擁擠程度好得多了,這是我喜歡的看近衛軍換崗儀式的地方,人少的時候,甚至可以在觀眾區從前到後追著他們照相。溫莎城堡裡面分兩區,上半區是王室住所,只限期開放國事大廳,和doll house,素描收藏,武器收藏,下半區主要是聖喬治教堂。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聖喬治殺龍的故事,聖喬治是英國王室和國家的主保聖人,這個教堂就有點像英國王家的私人教堂的性質,六個老婆的亨利八世和他最愛的王后Jane Seymore埋在這裡(第3位王后,因難產而死),上了斷頭台的查理一世埋在這裡,另外,從18世紀的喬治三世開始,一直到當今女王伊麗莎白的父親,二戰國王喬治六世,近300年幾乎所有德國王朝的英國國王都埋在這裡。聖喬治教堂建造了很長時間,幾經改建,外形風格不太統一,與其說象哥特式(有飛簷和外側支撐牆) ,倒不如說象巴羅克。外牆是黃色的,象倫敦的議會大廈。裡面的玻璃花窗很漂亮。這個教堂還是嘉德騎士團的總部,英國最高的騎士團,世界最古老的國家騎士團,正式成員限定只有25人。我去溫莎的那天下雨,雨不大,但風力非常強勁,在山頂上有時會有站不住的感覺。那天不巧,國事大廳和兵器展覽都沒有開放,只去了Doll House和素描畫廊。Doll House其實不是給小孩過家家玩的,而是給王室的禮物,代表了一百年前英國工藝最高水準,1比12的王宮大廈模型做得精益求精,連模型書架上的聖經都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所有房間的上下水設施都是可以通水使用的。不過我對這一類“奇技淫巧”的東西不太感興趣,倒是在素描收藏那里花了不少時間,那裡據說是世界上收藏米開朗其羅,拉斐爾,達芬奇等文藝復興大師巨匠素描作品最多的畫廊,雖然不是大師的巨幅油畫作品,但是能得一見也是難得的機緣了。因為回倫敦的時間還早,跟王宮的守衛警官聊了些時間,也長了點見識:王宮的警衛,包括倫敦塔的Beefeater,為什麼制服前胸都寫ERII的字樣呢?問了才知道,EII是伊麗莎白二世的縮寫,R是拉丁文Regina統治的意思,就是“伊麗莎白二世陛下統治” ,如果是喬治國王,那就改為GR,如果是亨利國王,就是HR,數字表示幾世。另外,那天風大雨急,戶外呆不住,我在溫莎堡的禮品店里花了不少時間。我還挺喜歡白金漢宮,溫莎堡的禮品店的,因為是王室專營的緣故,這裡會有很多外面別處找不到的精美工藝品,大多都與王室有關。這次在聖喬治教堂裡面的禮品店買了送給女孩子的生日禮物,當天就在溫莎小鎮的郵局寄出,除了東西本身很精巧以外,這個地方其實也滿有意義的—-這是嘉德騎士團的總部,我相信懂得嘉德騎士團來歷的朋友,一定會理解我的想法吧。

溫莎城堡的國事大廳那天正好不開放,但是我跟守衛警官聊天的時候,人家指點我,可以在出門的時候,用導遊冊子上的表格登記一下,保留今天的門票票根,這樣,一年之內,再回來溫莎城堡參觀,憑今天的票根免費。因為溫莎作為現在的王宮,經常有突然不開放的時候,這個措施會給失望的遊客一定程度上的安慰。我很高興,畢竟,就像麥克阿瑟的名言所說:“我,會回來的” 。

(未完待續)

第二章夜夜笙歌—-文化倫敦

上一章寫了倫敦周圍王室有關的景點,長篇的介紹性質文字,很少講到自己,看起來不像遊記,倒有點像旅遊手冊,那是因為王室的紀念建築和宮殿,跟自己個人息息相關的東西畢竟不是很多。這一章,來講講人性化的主題,藝術氣息的倫敦。倫敦就像個千面女郎,有各種各樣的側面可以令到所有的人神魂顛倒,我麼,作為旅遊者的我,彷彿是懂得欣賞優秀女人的善解風情者,懂得欣賞並崇拜她的每一個側面。

上面這一長串比對,好像兩位絕代風華的美女在選美才藝大賽上一樣,倫敦比紐約年紀要長,但由歲月積澱下來的高貴氣質和典雅風度,是對方所不敵的,可是她也有唯一的弱點,是廚藝不佳,不會做菜!

因此,我寫文化倫敦這一章,就偏偏要從吃開始,從最難處下筆開題。

第一節英國下午茶

首先告訴我,什麼叫美食?應該不光是菜本身的味道好吃吧,還要講究色香味俱佳,此外,“美食還要美器” ,更高一層,還要講究環境,氣氛—-外灘三號外灘十八號之類地方所以貴,不是因為食品本身多麼出眾,而是因為那個地段,那個氣氛,那個環境,“酒不醉人人自醉” ,此之謂也!以此標準觀之,還有什麼吃飯的場合,比下午茶更英國,更文化,更英國文化呢?下午茶要去倫敦最有歷史感的豪華飯店之一,其他地方的茶食也許更好,但環境和感覺,要弱很多了。倫敦的歷史性豪華旅館不少,在我個人評價,最有份量的只有利茲,薩伏伊,和克拉利奇,這是看多了寫英國生活的小說以後得來的個人印象,就像紐約的旅館裡我只崇拜瓦爾道夫旅館和廣場飯店兩家一樣(雖然這些旅館沒有一家我能住得起)。三家之中,據著名的Fodor’s旅遊指南上講,在倫敦,除了你能被女王本人邀請,去白金漢宮 “Have a cuppa”以外,利茲飯店Ritz的下午茶是倫敦最好的,我看到網上也是利茲飯店的下午茶最貴,36英鎊,每天下午三場,如果是晚上7點半的香檳下午茶的話更貴,好像是將近60英鎊的樣子。豪華旅館這個檔次上的服務,真正是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我相信,就去這裡了。我選擇的是下午5點半的第三場,為的是不佔用白天遊玩的時間。午茶在一樓的Palm Court進行,富麗的巴羅克風格的進餐環境,這是照片。

我座位正對面的雕塑噴泉

屋頂天花板

利茲飯店下午茶要求正式著裝,這一點事先要特別注意,男士必須穿西裝打領帶或領結,牛仔褲和旅遊鞋不能入場,對於遊客來說,是很不方便,我自己就不得不白天拎著盛西裝領帶的購物袋在倫敦玩,去喝茶前在飯店裡臨時換正裝。不過也正因為這樣,保證一種上流社會鄭重其事的氣氛,其實來喝茶,不就是為的這種氣氛來的嗎?每個桌子是同樣的一套三層茶食,上層四種水果甜點,好像蛋撻一類,中層Scones,下層三明治,包括熏三文魚,炒蛋,火腿,雞肉蛋黃醬,黃瓜五種,每種兩份。我是一個人去的,根本連一半也吃不了,有的桌子四個人,但是也不用擔心不夠,有侍者隨時會來添上。茶有很多項選擇,我們中國人的口味大概對茶單上的綠茶,花茶,烏龍比較習慣,但是我建議你選印度茶或者摩洛哥薄荷茶,既然來了這裡,自然就要找點不一樣的感覺,對不對?我選的是味道比較重的印度大吉嶺茶葉,然後加上全套的牛奶方糖,要在會品茶的國內行家來說,這大概得算是不可想像的野蠻方式,在英國,這就是三百年來上流社會的喝茶方式,入境隨俗吧。

說句實在話,雖然我自己是一個人去喝茶的,但是我不建議別人也一個人去,這種場合,要么一群朋友一起去,大家熱鬧,要么最適宜是兩人世界,電影虎口脫險裡面那首鴛鴦茶怎麼唱的來著?“Tea for two and two for tea” 。單獨前往,就算像我這樣習慣了背包獨行的老傢伙,還是會有點傷感的。

真正好看的是那套茶具,美食美器,細瓷的茶杯茶碟,盛黃油和果醬的瓷器也很講究,果醬是用無污染無農藥的生態水果自製的,奶油是德文郡產的cream 。還有茶壺,牛奶壺,方糖罐,過濾器那套銀器。這張照片就是我自己桌子上的那一套,架在茶杯沿上的是過濾茶葉的銀器,旁邊檯燈裡面不是燈泡,是蠟燭。

於是,我們可以說倫敦這位不善烹調的美女,聰明地用環境格調上的優雅細緻,彌補了廚藝上的不足。

第二節倫敦戲劇

作為藝術之都,倫敦西區的舞台劇之劇目豐富,製作精良,絲毫不比紐約百老匯遜色,而且很多百老匯上演的熱門劇,象歌劇院幽靈,悲慘世界,芝加哥,音樂之聲, Mama Mia,Evita,Spamalot,Marry Poppins,這裡一樣上演,就演員來說,我們知道好萊塢在文化上是有點崇英的,英國舞台劇的成功演員在好萊塢拿奧斯卡獎項司空見慣。我這次在倫敦抓住機會,一口氣前後看了六場音樂劇,說是“夜夜笙歌” ,一點也不過分,基本上在倫敦的每晚不是看戲就是去泡吧了。

倫敦的所謂“西區”劇院,集中在Leicester廣場到科文花園Covent Garden附近一小片區域,萊斯特廣場是中心,看戲最好的辦法,是去那裡買當天的半價票,就像紐約時代廣場46街那家著名的半價票售票中心一樣,倫敦也有這麼一家,在Leister廣場西南角,非常醒目的大字TKTS,這是倫敦劇院聯合會的售票亭,每天上午10點到晚上7點專門賣當天各個劇院演出的半價票,售票亭門前的電子顯示屏會顯示哪些戲還有票,大約都在20-40英鎊一張票,有時可以趕上非常好的座位,一般情況座位都不會太差。這家是最有信譽保證的。其實Leister廣場附近還有很多很多票房,標榜出售打折戲票,有些很不錯,有些折扣不像他們說的那麼深,一般情況下都還可靠,有時候TKTS沒有的熱門票,在別的售票亭能提前買到,像我去買“音樂之聲”的票,TKTS那裡根本沒有,就是提前兩天在Leister廣場另一家售票亭早上9點剛開門的時候去買的,也打了折扣。

我以前在紐約百老匯看過少數幾部戲,多數情況是在波士頓和紐約聽音樂會去了,這次因為有好朋友熱衷此道,給我推薦哪部好哪部好,就看了很多,把倫敦和百老匯所看的幾個熱門戲綜合起來評價評價:我覺得倫敦看戲的瘋狂勁比紐約厲害,有時候一票難求,我的親身經歷,象音樂之聲和悲慘世界,倫敦劇院門口爆滿,拿著票擠進門都不容易,紐約倒沒有這麼瘋狂,應該是紐約劇院多的原因吧。從佈景道具設計上,獅子王絕對是冠軍,對動物造型和大場面的處理(比如舞台上如何表現牛群踩死老獅子王) ,舞台設計極具創意。

音樂上,不容易比較,因為音樂之聲裡面的歌曲我們已經耳熟能詳,首首都是經典,實在很難跟其他幾部在同一基礎上相比。單曲我最喜歡的,還是歌劇院幽靈裡面的主題旋律。另外,歌劇院幽靈裡那幕地下湖,滿檯燈影霧氣造出來的湖面星海場景,真是美輪美奐,讓我目眩神迷。要講到編舞,我喜歡芝加哥,裡面的現代舞不同凡響,而且很幽默。要講究感染力,(說白了就是煽情啊) ,首推悲慘世界,畢竟是雨果的名著,(附帶說一句,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兩個人,從大學時代直到今天,都是我最喜歡的作家) ,音樂劇上半場還看不出什麼太多出彩來,越到後面越煽情,街壘的犧牲達到高潮,真的很感人,怪不得連我這個從小意識形態都是保王黨的老頑固,看完這場戲,都對法國大革命產生出幾分同情來。如果換個評價標準,要看異域風情,那首推阿伊達,古埃及的經典故事,威爾第的原作,埃爾頓-強的作品。

第三節科文花園,諾丁山與海德公園

在萊斯特廣場劇院區附近,步行不到十分鐘的地方,是另一處風情十足的休閒所在,科文花園Covent Garden。這裡有小小的,古舊的餐館和小吃排檔,有幾十家連排的舊物店和工藝紀念品店,有名牌專營店,還有數不清的酒吧。科文花園很像波士頓的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舊金山的漁夫碼頭,或者西雅圖的Pike Place Market,是個讓人放鬆的好地方,在中心food court經常有街頭藝術家表演,在這裡可以看到嚴肅音樂,爵士樂,戲劇片斷,雜耍,就我看到的幾次來說,水平相當不錯,而且街頭藝術家的熱情和與觀眾互動不是劇院裡能看到的。從科文花園向北走,鑽進了倫敦的小胡同,古舊狹窄的街道邊一棟棟連排舊房子背後,連綴起另一片市場,比科文花園還要古舊,也更有趣,這就是Neal’s Yard,屬於七面鐘地區Seven Dials,這是真正的老倫敦,大概莎士比亞時代的街道市場就是這個樣子的,經過90年代重新規劃,這樣的舊城區現在成了吸引遊客的觀光點。Neal’s Yard相鄰的兩三條街道上,夜裡會亮起巨大的燈籠,很漂亮,也很東方。

 

科文花園到七面鐘(那是7條街道的交匯點)附近的路很不好認,但是距離並不遠,迷失在這裡的狹窄街道,其實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這裡是晚上泡吧最好的地方,只是到夜里和週末,人會很多,每家酒吧間都會很擁擠,尤其是有足球比賽的日子,我可是見識過酒吧里人山人海的情景。挑個非週末沒有比賽的日子,晚上去科文廣場附近轉轉,隨便踱進一家酒吧,不經意地要一品脫英國啤酒,放鬆奔波了一天的身體和心情—-誰知道呢,艷遇就最可能在這時發生?

在科文花園北面,Neal’s Yard附近,有家很有名的色情咖啡館,除了經營咖啡館生意之外,會有很多畫展,賣很多色情主題的咖啡杯,紀念品,明信片之類,不是很露骨的色情,更多是性為主題的藝術和幽默,這家咖啡館在很多旅遊指南上都特別提到過,叫做Coffee, Cake, and Kink,地址是Endell Street 61號。

我自己在倫敦那幾天,一般是下午5點來鐘去萊斯特廣場買晚上的戲票,步行到科文花園吃點東西,看看街頭表演,逛逛店,有時是去酒吧或咖啡館消磨一個來小時,6點半到7點之間,就步行到附近的劇院,匆匆來去,泡吧的時間也不對(6點太早,等看完戲10點半,酒吧基本都擠滿了,而且必須回旅館睡覺,明天還要早起去玩) ,所以艷遇什麼的,也就無從談起了。

跟科文花園有點類似,但更加“文化”得不得了的,是諾丁山 Notting Hill。看過朱莉婭-羅伯茨和休伊-格蘭特演的同名電影吧?那個著名的小房子和書店是真的有這個地方,不過現在不容易找到了,因為太多電影的粉絲去那裡找,主人不勝其煩,把電影裡那個著名的藍色門賣了,換了扇了跟其他房子一樣的黑色門。休伊-格蘭特在電影裡開的那家書店也有,門臉是橙色的,玻璃櫥窗上有大字寫著“We are almost famous now” 。不過真正的主人當然不是格蘭特。其實我自己不是那個電影的粉絲,第一遍看那個電影是在越洋飛機上,看了一半睡著了,這次到倫敦之前看那麼多旅遊手冊都提到那個地方,這才看了第二遍電影,總算看全了。

諾丁山出名其實遠在同名電影之前,從地鐵Notting Hill Gate出來,走10分鐘,沿著路牌找“Portobello Road Market” ,Portobello路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諾丁山,倫敦最好的古玩舊物市場,尤其周六人山人海,平時人也不少,週日相對冷清一點,真正要找好東西,最好是周六早上9點之前來淘,無論你想找的是什麼,這裡一家連一家的老古玩店舊書店和小攤,一定會給你驚喜,很多我根本想像不到的好玩的東西,隨處可見。只是別輕易相信人家告訴你,這是維多利亞時代,甚至伊麗莎白時代的真品。跟北京的古玩市場一樣,真的古物,這里肯定是有,但你自己一定要懂行才行。一般遊客如你我者,在這裡買些稀奇古怪的紀念品,是再好不過。

第四節溫布爾登

要談文化,體育運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我在美國發覺自己“融入主流文化”的障礙之一,就是對橄欖球和棒球完全缺乏興趣。哼,缺乏就缺乏吧,就憑現在的我,也沒有必要去改變自己來刻意“融入”什麼了。倫敦呢,英國佬的板球,我也不了解,足球是英國和中國大眾都熱衷的,我自己卻不是球迷,這點我跟美國人的觀點相同:踢兩個小時的球,總共只進一兩個,不是很沉悶?所以在美國我是NBA的粉絲。倫敦是兩支非常著名足球隊的主場:切爾西和阿森納的主場我倒是這次都去過了,不過我不是球迷,切爾西是去找陸軍博物館的時候無意中路過,阿森納的主場我倒是專程去了兩次,那不是因為我自己,是因為有朋友是阿森納的粉絲。在倫敦,我真正專程去看的,是溫布爾登草地網球俱樂部,因為我是網球的發燒友,全世界四大滿貫賽,在職業網壇的地位絕對高於奧運會。這是網球界保守傳統的一面:奧運會地位再高,對於職業網球運動員來說,還是不如每年都有的四大滿貫賽事重要。而在四大滿貫賽之中,地位最高,最講傳統的,就是溫布爾登。可以說,我去溫布爾登是抱著朝聖的心態去的。這裡有一個草地網球博物館,可以看到歷屆溫布爾登單打冠軍留下的紀念品,象博格,桑普拉斯,費德勒這些巨星,還有莎拉波娃這樣的美女新秀,只要是溫布爾登的冠軍,就有球拍,球衣,髮帶,球鞋之類的紀念品留下來。這裡還有一個guided tour,帶你游覽溫布爾登中央草地球場,只要不是大賽期間,一般都對外開放。如果去溫布爾登的話,千萬不要在地鐵溫布爾登站下車,而要提前兩站,在south field下車,然後走大約20分鐘上坡路,幸好這是唯一的一條大路,很好找,不會走丟的。因為去漢普頓庭院宮的火車要在這條地鐵的終點站轉車,所以建議採取我那次的行程:早上坐地鐵先去漢普頓宮廷,回程去溫布爾登參觀,如果參觀完了時間還早的話,可以繼續坐地鐵去博物館區玩,博物館區在城市西南,相對比較近。

第五節藝術博物館

衡量一個城市的文化水準,最客觀的標準是看它博物館的水準。倫敦頂級的那些國家博物館全部免費,這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怪不得英國的稅比美國高呢) ,這一點只有華盛頓可以相比。我這次時間有限,只去了三個最重要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V&A。很多人說Tate Modern很好,我自己對現代藝術不太感冒,所以這次就算了,下次去倫敦的時候會去參觀。

國家畫廊就在特拉法爾加廣場上,要將這裡展出的畫全部欣賞一遍,那是不可能的,走馬觀花也要有重點。我喜歡看畫,美國華盛頓,紐約,費城,波士頓的主要藝術博物館的收藏基本看過來了,所以這次去倫敦之前也在博物館方面做了很多作業:事先把最著名的收藏品是哪些,分別在哪幾個展室,分別畫出草圖,這樣,時間緊的話,可以學大家去盧浮宮找蒙娜麗莎然後出門一樣,時間寬裕的話,可以隨處走,看看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喜歡的作品。不過我也不是什麼流派都能接受,西方繪畫在印象派以後就不喜歡了,太現代的美術我覺得過於自我表達,而缺乏美感,包括畢加索我也不喜歡。現代美術中,我只對以達利為代表的超現實主義還覺得不錯,起碼精緻。倫敦有一個Dali Universe,專門展出達利的美術和工藝作品,就在倫敦眼旁邊,郡政府大樓,跟倫敦水族館在一起。

國家畫廊裡最著名的,可能要數凡高的“向日葵”了,因為它曾創造過拍賣紀錄:1987年日本商人以4千萬美元買得一幅凡高的向日葵。其實,凡高的向日葵是一系列畫作,12朵向日葵,15朵向日葵,色彩差不多,各自都有3-4幅,另外還有3朵,5朵向日葵之類,色彩偏紅。就凡高的向日葵系列畫作而言,倫敦國家畫廊的這幅,是凡高第一幅15朵向日葵,另外,費城藝術博物館裡也有一幅他的向日葵,我也看到過,第一幅12朵向日葵,現在在德國慕尼黑的博物館,另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也有一幅向日葵。創了拍賣紀錄的那幅向日葵呢?其實現在在日本東京的藝術博物館裡。

國家畫廊最精華的還是佛蘭德斯畫派的作品,最著名的,是凡-艾克的Arnolfini Portrait,這是我從網上引的鏈接。

看過正在播放的美劇Desperate Housewives瘋狂主婦片頭的,對這幅畫不陌生吧?這幅畫最奇妙的是,夫婦之間牆上的鏡子裡,仔細看能看到畫家的自畫像。荷蘭來的英國宮廷畫家凡-戴克的宮廷人物肖像,在倫敦可以看到不少,這裡的巨幅查理一世騎馬像,可能是最著名的。倫勃朗的自畫像也可以在這裡見到。魯本斯的作品也有。另外,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傑作也不少,畫家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美神與戰神Venus and Mars” ,達芬奇的“岩間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 ,拉斐爾的“Madonna of the Pinks” ,提香的Titian“Bacchus and Ariadne” ,還有米開朗其羅,卡拉瓦喬,貝里尼等意大利大師們不那麼出名的作品。可惜這裡不讓照相,我無法在此貼出照片對這些畫作一一講解。

大英博物館:如果在倫敦只能有時間去一個博物館的話,那一定是大英博物館。在大陸念過書的都知道,課本里有“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勤奮讀書,座位下面的地毯被踏出一條溝”的課文。大英圖書館和大英博物館現在是分開的,但馬克思那個時代,圖書館的確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央大閱覽室,這就是馬克思當年讀書的地方。

當然,不必費心找那塊帶凹陷的地毯了,你想,當年馬克思把人家的地毯踩壞了,難道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不會換地毯嗎?其實曾經在這裡勤奮讀書的名人也不只馬克思,那時候他也還沒寫出資本論,大英博物館沒有理由非要保留他的座位和一塊舊地毯作紀念。

大英博物館的收藏之珍貴,可以說舉世無雙,除此之外,我真的再也找不出其他詞彙來形容了。看看這些最著名展品的名單吧:第4展室中央是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這塊石碑上刻有四種文字,就因為這塊石碑的發掘,19世紀末人們才最終破譯了古埃及文字。這是埃及學的鑰匙(現在有個流行的翻譯和語言學習軟件叫羅塞塔,就是用的這個典故) 。

後一間展室是Nereid神廟,發掘於小亞細亞半島公元前4世紀希臘文化全盛時期的雕塑,再向後一間,就是額爾金浮雕Elgin Sculpture,第6代額爾金伯爵出使土耳其,帶回來的雅典巴台農神廟上的浮雕原件,無價之寶。

 

 

當時希臘在土耳其統治下,土耳其帝國政府對希臘古蹟完全沒有保護,曾經有過把雅典衛城巴台農神廟當火藥庫,結果火藥爆炸將神廟炸得面目全非的事情。因此,額爾金從雅典搬回這些稀世珍寶,究竟是應該視為帝國主義的文化掠奪加以譴責呢,還是視作人類共同文化遺產保護當中不幸中萬幸的例子,加以慶幸呢?今天的希臘政府當然有能力保護希臘的文化遺產,可是兩百年以前的情形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像以前有人在辯論當中說“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反過來是“雖然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但科學是無國界的” 。這裡的問題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是屬於國家的,還是屬於全人類的?當一個國家政府無力保護自己境內的文化遺產,甚至自己在野蠻破壞的時候(比如塔利班政府毀壞阿米揚大佛,這絕對是野蠻破壞人類藝術遺產的行為,無論出於任何一種政治或宗教意識形態,都應該譴責) ,別的國家強制性的掠奪或保護,是否應該譴責?

我索性再問得簡單尖銳一點:“人類的文化遺產,和民族尊嚴國家主權,哪個更高?”這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各人有自己的答案。要是中學政治課上,標準答案肯定是“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不是矛盾的,國家強大可以更好地保護本民族的人類文化遺產” 。是,這是個“政治正確”的答案,一般來說也的確是對的。可我問的不是一般情況,而是像奧斯曼土耳其,阿富汗這樣的極端情況。再來個例子:文革的時候我們不強大嗎?但從民族傳統文化的角度,誰敢說那時候我們的政府是個對歷史負責任的政府?我不想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但在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腦海裡想到的,是以前去龍門石窟,看到的那些失去頭顱的殘缺不全的石像。

另外有個有意思的事實:儘管我個人對額爾金從巴台農神廟把浮雕搬到大英博物館的行為持贊同態度,但對他的兒子的行為,只能是嚴厲譴責—-他的兒子,第7世額爾金伯爵,就是第2次鴉片戰爭結尾,在北京下令火燒園明圓的那個傢伙。
大英博物館收藏中,最精華的部分,應該是希臘羅馬和近東部分,除了額爾金浮雕,還有波特蘭花瓶,這是羅馬帝國開國時代(屋大維時代)的羅馬玻璃制浮雕花瓶,以工藝之精美成為後世西方陶瓷玻璃藝術的一面旗幟。還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蹟其中之二的遺跡:哈利卡納索斯陵墓(陵墓Maiusoleum這個英文詞,就是從這兒來的)和以弗所的阿提米斯神廟Temple of Artemis at Ephesos。亞洲和中國部分,雖然沒有希臘羅馬收藏那麼驚人,但也有稀世奇珍,中國館有敦煌壁畫,和顧愷之的手捲。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